中文名 | 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 | 外文名 | Remanufactur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
---|---|---|---|
标准号 | GB/T 35978-2018 | 发布日期 | 2018-02-06 |
实施日期 | 2018-09-01 | 标准类别 | 基础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J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010 |
归口单位 |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执行单位 |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性 质 | 推荐性国家标准 |
状 态 | 现行 |
《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规定了再制造机械产品的检验分类、总体要求和主要检验内容等相关技术要求,从零部件检验、总成检验和整机检验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同时规定了机械加工检验、表面修复层检验、装配检验、性能检验、涂装检验、包装检验等具体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再制造机械产品的检验评定,可为企业开展机械产品再制造检测时提供依据和参考。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 28618 机械产品再制造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8619 再制造术语 |
GB/T 31208 再制造毛坯质量检验方法 |
参考资料:
质量检验是生产中的“眼睛”,是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是指对组装后的再制造产品在准备入库或出厂前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外观、精度、性能、参数及包装等的检验。对于再制造产品质量检验通常采取新品或更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目的主要是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和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产品缺陷的严重程度。质量检验过程包括测量、比较判断、符合性判定、破坏性抽测、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评价三方面内容。
再制造产品直接对应产业的服役需求,是再制造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所以对再制造产品进行相应检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为满足国内再制造行业发展需求,依据各类机械零部件的材质及修复方式,制定《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国家标准。
2013年8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成立后,广泛收集和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并开展了相关再制造企业的调研。在标准的收集方面,收集了《再制造术语》(GB/T28619-2012)、《再制造毛坯质量检验方法》(GB/T31208),同时查阅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再制造单位质量技术控制规范》(发改办环资〔2013〕19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节〔2010〕303号)等再制造相关的法律法规。
2014年1月26日,国家标准计划《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20131650-T-469)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337(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337SC1(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2014年5月,该标准工作组先后赴中国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再制造企业,征求企业意见,调研了机械产品检测的技术条件、常用方法与分类等内容,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形成了标准草案初稿。针对标准评审会中各专家对该标准的指导意见,起草组对草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和修改,最终确定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最后,再次听取和采纳了标委会委员针对本标准提出的修改意见,完成了对该标准报批稿的修改和完善。
2018年2月6日,国家标准《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8年9月1日,国家标准《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实施。
国家标准《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睿曼科技有限公司、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泰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北京沉知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临港再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重装集团恒图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伟、周新远、刘欢、徐滨士、史佩京、李恩重、于鹤龙、罗建明、吴益文、郑汉东、桑凡、奚道云、刘渤海、王文宇、李凯、董丽虹、程八一、蔡志海、卢正杰、魏敏、侯廷红、田富钛、汪勇、迟永波、李圣文、黄志勇。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图纸自己做一个。
我们公司也是做塑胶的,我也是负责质量的4.2.1注塑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记录,检验产品的外观,巡检员做好开机产品的首件签字封样,并填写《首检记录卡》,生产过程中要按巡检要求进行产品抽检工作,...
检验是指对砂浆强度、稠度、分层度、凝结时间 4 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生产厂方应对所有检验项目做测试。施工单位进行稠度和强度测试。当判定预拌砂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稠度以工程现场检验结果为依据;...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检验分类 |
1 |
5总体要求 |
1 |
6主要检验内容 |
2 |
7涂装检验 |
3 |
8型式检验 |
3 |
9包装检验 |
4 |
参考资料:
再制造过程中对再制造产品的检验是再制造的重要内容,也是再制造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直接影响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GB/T 35978-2018)明确了再制造产品的检验技术要求,为开展再制造产品检验提供了标准依据,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规范机械产品再制造过程中机械加工、表面修复层检验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应用型高校本着\"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承担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任务,其主要载体或途径在于加强实践性教学。本文针对《机械产品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立体化教材,突出\"应用\"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工程的再制造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当前机械产品再制造的研究现状,以汽车零部件为例,阐述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以逆向工程的角度,从旧件检测、旧件加工(配备相关设备)、工艺性能评价和质检等过程分析了典型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研究方法、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提出了机械产品零部件再制造工艺需要解决的法律、技术和政策等关键问题。
产品的再制造过程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即产品清洗、目标对象拆卸、清洗、检测、再制造零部件分类、再制造技术选择、再制造、检验等。
1.产品清洗
产品清洗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一步。清洗的清洁度对于产品性能的检测,再制造目标对象的准确确定等非常重要。其目的是清除产品外部尘土、油污、泥沙等脏物。外部清洗一般采用1~10MPa压力的冷水进行冲洗。对于密度较大的厚层污物,可以加入适量的化学清洗剂,并提高喷射压力和温度。常用的清洗设备包括:单枪射流清洗机、多喷嘴射流清洗机等。
2.目标对象拆卸
通过分析产品零部件之间的约束关系,确定目标对象的拆卸路径,完成目标对象拆卸。
3.目标对象清洗
目标对象的清洗就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材质、精密程度、污染物性质不同,以及零件清洁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设备、工具、工艺和清洗介质,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洗。目标对象清洗有助于发现目标对象的问题和缺陷,在零件再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目标对象检测
目标对象检测不仅影响再制造的质量,也影响再制造的成本。零件从机器上拆下后,需要通过检测确定技术状态。常用的检测内容和方法有:
(1)零件几何形状精度。检测项目有: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等。检测一般采用通用量具,如游标量具、螺旋测微量具、量规、千分表、百分表。
(2)零件表面位置精度。检测项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平行度、垂直度、斜度以及跳动等,检测一般采用心轴、量规和百分表等通用量具相互配合进行测量。
(3)零件表面质量。检测项目有:疲劳剥落、腐蚀麻点、裂纹与刮痕等,裂纹可采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涡流探伤以及超声波探伤等。
(4)零件内部缺陷。内部缺陷包括裂纹、气孔、疏松、夹杂等。主要用射线及超声波探伤检查,对于近表面的缺陷,也可用磁粉探伤和涡流探伤等。
(5)零件机械物理性能。零件的硬度可用电磁感应、超声和剩磁等方法进行无损检测;硬化层深度、磁导率等可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无损检验;表面应力状态可采用X射线、光弹、磁性和超声波等方法测量。
(6)零件重量与平衡。有些零件如活塞、活塞连杆组的重量差需要检测。有些高速零件,如曲轴飞轮组、汽车传动轴等需要进行动平衡检查。高速零件不平衡将引起振动,并对其他零部件形成附加动载荷,加速零件磨损或其他损伤。动平衡需要在专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
5.再制造零部件分类
再制造零部件应根据其几何形状、损坏性质和工艺特性的共同性分类。零件分类的目的主要有:
①用以制定典型工艺过程和成组工艺过程。
②确定通用的再制造设备,以再制造成组的类似零件。
③合理组织工作地点。
④对相同的和类似的零件进行再制造时,消除定额指标的差异。
⑤使得统计、计划生产及其他作业实现机械化。
⑥建立合理的车间内和车间之间的运输图。
⑦对再制造企业的零件再制造工段和车间选择最佳的生产结构。
综上所述,再制造零件的分类为再制造企业采用大批量或批量方法实现再制造提供了条件。
6.再制造技术选择
根据再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目标对象的损坏情况以及各种再制造技术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特性选择适宜的再制造技术。
7.再制造
根据所选的再制造技术,进行目标对象的再制造。
8.检验
对再制造后的目标零件进行检验,看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其具体内容和方法同目标对象检测 。
《机械再制造特种修复技术》在介绍机械再制造工程特种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全面讲述了电刷镀修复技术、微脉冲电阻熔焊修复技术、胶粘修复技术、热喷涂修复技术以及激光修复技术,最后还给出了一些机械再制造特种修复技术应用案例。机械再制造工程是针对损坏或报废的机械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并采用一系列先进的修复技术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处理,使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新品。
《机械再制造特种修复技术》技术内容先进,实用性强,可供机械制造、机械修理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还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2016年8月29日,《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技术规范》发布。
2017年3月1日,《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技术规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