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郑州市城市临街标牌和灯饰管理办法 | 颁布时间 | 1999年10月22日 |
---|---|---|---|
实施时间 | 1999年11月01日 | 颁布单位 | 郑州市人民政府 |
第十九条 临街标牌和灯饰由设置单位和个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和灯饰启闭工作。
第二十条 设置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对临街标牌、灯饰的养护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和功能良好,发现设施污损,应当及时予以修复、更换或刷新。
第二十一条 临街灯饰应当与路灯同步开启,冬季22时、夏季23时后方可关闭。但重大节庆活动应当延时关闭。
第二十二条 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临街标牌、灯饰设置与管理情况的检查、指导,并协调解决标牌、灯饰设置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拒不改正的,可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设置的临街标牌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本办法规定安装灯饰的,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不按规定的位置、形式、光源、色彩、期限安装灯饰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改变、移动、拆除灯饰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五)不按规定的时间开启或在规定的时间前关闭灯饰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六)临街标牌或灯饰污损,未在限期内修复、更换、刷新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条 为美化城市容貌,改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郑州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区建成区内的临街标牌、灯饰的设置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临街标牌是指临街单位和门店的牌匾、橱窗以及面向社会公众设置的在城市道路上可以看到的招贴栏、报栏、画廊、标示牌等。
本办法所称灯饰是指临街或在城市道路上可以看到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外体照明光源和标牌、户外广告加装的霓虹灯、轮廓灯、射灯、灯箱、泛光灯、汽光灯、满天星灯等发光体。
第四条 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临街标牌、灯饰设置的监督、管理、指导工作。
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依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临街标牌、灯饰设置的监督、管理、指导工作。
规划、建设、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及供电单位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临街标牌、灯饰的设置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区建成区内所有临街单位、门店及其他有关单位设置标牌均应遵守本办法,并依照本办法规定设置灯饰,美化、亮化城市。
第一条 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n...
设施建成后,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偷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或封闭按规定设置的生活垃圾设施;不得阻挠建设生活垃圾设施。因城市建设等原因确需拆除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拆一还一、先建后拆”...
第一条 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
第六条 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街景专项规划编制城市临街标牌、灯饰的设置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类别、建筑特征、功能特点对临街标牌、灯饰的设置制定相应标准。
第八条 临街单位、门店和其他有关单位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制作、设置标牌和灯饰,改善、美化城市临街景观。
第九条 临街标牌和灯饰应当整洁、美观。用字规范,书写工整、漂亮,不得有残缺字。设置形式和位置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禁止在沿街门面、墙体上书写店名、单位名称、经营商品种类等文字。
第十条 设置标牌、灯饰应当安装牢固,保证安全。设置灯饰必须采取防火、防漏电等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 下列范围内的临街标牌和建筑物、构筑物应当设置灯饰:
(一)繁华商业区;
(二)城市重要道路两侧的公共建筑物、构筑物;
(三)城市主要出入口的高层公共建筑物、构筑物;
(四)城市标志性公共建筑物、构筑物;
(五)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
(六)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设置灯饰的其他范围。
第十二条 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范围内拟建和正在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其灯饰应当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市区主干道、次干道、广场、主要出入口设置的户外广告,应以霓虹灯、灯箱、电动显示器、电子显示屏、外打灯等形式进行设计、安装。
第十四条 临街单位、门店的门面标牌应以霓虹灯、灯箱、射灯等形式进行设计、安装,商业橱窗应设置灯光装饰。
第十五条 市区主干道、次干道、广场、公共场所的照明设施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夜景装饰效果。
第十六条 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应安装灯光装饰,但不得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照明设施,其设计应有特点,成为城市特色景观。
第十七条 临街建筑物、构筑物的外部照明、装饰灯光设施,由产权单位负责安装。
临街商店、餐饮和娱乐等公共场所门面的夜景灯饰设施,由经营者负责安装。
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的灯饰设施,由管理单位安装,也可由户外广告经营者安装。
第十八条 设置灯饰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形式、光源、色彩安装,并限期完成。未经市或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停用、改动、移动、拆除。
第二十五条 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上街区的临街标牌、灯饰设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业经 2015年 7月 8日市人民政府第 29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5年 10月 1日起施行。 市 长 马 懿 2015年 9月 1日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 21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供热与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热源单位、供热单位 的合法权益,节约能源,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 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热与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供热与用热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规范服务、保障安 全的原则。 第四条 市供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供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供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与用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
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144号 《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业经 2005年 8月 4日市人民政府第 35次常务 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005年 9月 10日起施行。 市 长 王文超 二○○五年八月五日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 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等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 , 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包括已建 成绿地的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的控制线。 第三条 本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及监督管理 ,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 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绿 线
第三十二条 县(市)、上街区城市照明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0月22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郑州市城市临街标牌和灯饰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二条 县(市)、上街区城市照明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0月22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郑州市城市临街标牌和灯饰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同时废止。
第一条 为美化城市容貌,改善城市环境,规范城市灯饰建设、使用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灯饰,是指为美化城市容貌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道路、桥梁、广场、开放性公园、建(构)筑物、临街门店、牌匾上设置的光源及其设施。
城市灯饰的规划、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公用事业行政部门主管城市灯饰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城市区城建部门在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城市灯饰工作。
规划、建设、园林、文物、电业、工商、公安、商业等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灯饰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根据城市道路、街景、广场、旅游景区专项规划及城市道路类别、建(构)筑物特征、功能特点,编制城市灯饰规划,制定相应标准。
城市灯饰规划和相应标准应当公布。
第五条 下列范围应当按城市灯饰规划和标准设置灯饰:
(一)繁华商业区;
(二)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公共建(构)筑物;
(三)城市主要出入口的高层公共建(构)筑物;
(四)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
(五)广场、开放性公园、名胜古迹景区等;
(六)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范围。
第六条 前条(一)、(三)项所列范围以及城市标志性公共建(构)筑物、主要广场、名胜古迹等的灯饰设计方案应当经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 拟建、新建的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其灯饰与主体建筑应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竣工验收的部门应当通知灯饰行政管理部门参与验收。
已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应当按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设置灯饰。设置期限应当根据灯饰的设置位置、技术要求、工程量等,合理确定。
第八条 城市灯饰应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整洁、规范、美观,安装牢固并采取防火、防漏电等安全措施。
第九条 从事城市灯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到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道路、广场、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灯饰设置,由建设(管理)单位或者经营者负责。建(构)筑物外部灯饰设置,由产权单位负责。
第十一条 建(构)筑物灯饰的运行费用由建(构)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责;公益性的灯饰运行费用,由投资建设的人民政府或者委托的管理机构负责;其他经营性灯饰的运行费用由经营者承担。
第十二条 公益性灯饰的日常维护、管理,由投资建设的人民政府或者委托有关专业技术单位负责;其他灯饰的日常维护、管理,由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责。
城市灯饰应当经常保养,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确需移动、改变、拆除的,应当报市灯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城市灯饰在双休日、牡丹花会期间、国家法定假日(元旦、春节、五一、十一)、节日(中秋节、元宵节)、重大活动时应当开启,其他时间鼓励开启。开启时间与路灯相同,关闭时间:4月10日至10月10日为24时,10月11日至次年4月9日为22时30分。
因特殊情况,不能开启的,应当报区灯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依照本办法设置的非经营性的灯饰,在申报电力增容和缴纳电费时,供电部门应当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执行。
第十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灯饰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灯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未按城市灯饰规划或者规定期限设置灯饰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擅自进行灯饰设计、安装的,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三)擅自改变、移动、拆除灯饰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开启或者提前关闭灯饰的,每次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五)灯饰脏污、损坏、残缺,未及时修复、更换、刷新的,每处处以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 城市灯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按本办法履行职责,严重影响城市灯饰建设、管理的,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和吉利区的灯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城市路灯的建设和管理不适用本办法,依照《洛阳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36号)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