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住宅热环境动态特性及控制原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百战 | 依托单位 | 重庆大学 |
在仪器改进方面,通过源后改为源内加高压,设计制造新反射透镜,瞬态记汞仪由40改为100兆赫,特别研制成功95年出现离子延时引出新技术(国内首创)仪器灵敏度提高一个量级分辨率也提高至100兆赫记汞仪极限。在方法学研究方面掌握了微生DNA纯化方法,系统研究液相、液-固相基体,发现了一种新基体,合成了一种新基体,机理研究方向发现溶液PH变化导致紫外吸收峰偏离激光波长影响解吸,提出了负离子形成机理,首次使用激光光散射法研究基体和样品结合状态与激光解吸关系,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使用引进新仪器,获得了高分辨谱图;dT18达8500分辨,36碱基达1500,54碱基谱峰仍可清晰分辨钠加成峰远优检碱基相膦峰,这已达当前国际水平1998年报导最高水平是分辨100碱基DNA相邻峰与实现测序可所需至少200仍有差距。 2100433B
批准号 |
59208072 |
项目名称 |
住宅热环境动态特性及控制原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10 |
项目负责人 |
李百战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重庆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3-01-01 至 1995-12-31 |
支持经费 |
3(万元) |
基本原则,变换前后信号不变,变换的目的是消除交叉。这题不难,将引出点右移到c(s)就可以了。先移上面的,反馈除G4。左侧的变内环,传函G3G4/(1+G3G4),再将左侧的引出点右移到c(s)...
香蒲(Typha latifolia L.)香蒲科香蒲属。别名有蒲草、蒲菜。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植株高1.4~2米,有的高达3米以上。根状茎白色,长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
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因素非常多,并且每一个企业随着事业经营的范围与型态不同,各种环境因素,带来的冲击层面也不一样,因此外部环境分析首先要明确地指出那些环境因素,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怎样影响;并不断地注意这些因素在未来会产生那些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会及威胁,企业应如何提出应对策略。有了这些分析企业才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的制订,从而有效和明智的分配资源,达到规避风险,捕捉机会,给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目的。
本文结合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工程实例,对GPS技术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特性进行监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GPS技术进行建筑物环境激励动态特性监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项目围绕有效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独立除湿方法与过程的实现、强化除湿剂循环性能的研究、除湿剂再生中涉及的高效能源补偿与蓄能方法的研究、以及完整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研究等方面;而子课题则主要围绕采用太阳能驱动固体除湿循环的热力过程特性、热湿解耦型固体除湿循环、除湿基材强化吸附与解吸机理、热湿解耦固体除湿空调循环热力分析与评价进行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总结如下: 项目首先对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热力循环构建原理进行研究:①构建了基于溶液除湿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对溶液除湿、蒸发冷却、太阳能集热、吊顶辐射供冷及置换通风等技术进行全面实验研究。②构建了利用双蒸发温度的热湿解耦分段处理的空调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获取关键参数的优化方法。③利用冰蓄冷方式解决热负荷的处理问题,构建了与深度溶液除湿相结合的带预冷的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④基于固体除湿,建立了采用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双转轮两级固体除湿空调循环,对循环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工况下进行了热力性能测试。 其次,对除湿过程多变量的耦合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①利用平板降膜溶液除湿/再生实验平台对空气与溶液间的耦合热质传递特性进行分析。②通过以新型氧化铝(Al2O3)泡沫陶瓷作为填料的直接蒸发冷却实验系统,对空气与水的跨温区热质传递特性以及填料的性能进行研究。③进行了除湿基材复合除湿剂强化吸附与解吸机理研究;设计了新型热湿解耦型除湿换热器,对其传热传质性能进行研究。 第三,针对除湿剂再生过程低品位热能高效补偿与利用的方法进行研究:①建立了新型电渗析再生器,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在其研究基础上又建立了改进型太阳能溶液预处理电渗析再生系统。②完成了新型热湿解耦太阳能除湿换热器循环的构建和测试。 最后,对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和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①构建了新型热泵驱动溶液除湿自主再生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研究;②建立起双转轮两级除湿空调系统的热力学理论模型,模拟分析了全年的运行工况;③进行了热湿解耦固体除湿空调循环热力学分析与性能评价。 2100433B
批准号 |
59778007 |
项目名称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地下蓄能系统冷热联供动态特性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1 |
项目负责人 |
刘宪英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重庆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8-01-01 至 2000-12-31 |
支持经费 |
7(万元) |
本项目针对传统建筑环境控制方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利用除湿剂除湿或者非单一蒸发温度逆向循环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构建原理,建立其热力循环理论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深入揭示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热力循环的节能特性,获得循环关键参数的优化原理。以强化除湿剂除湿循环性能为目的,通过引入冷/热源干预的方法强化溶液除湿剂与湿空气间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冷/热源干预条件下溶液与湿空气热质耦合传递特性,建立科学描述该传热传质过程的跨区多变量耦合模型。通过合理设计固体除湿剂孔隙结构或者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强化固体吸湿性能,并降低驱动热源温度。提出以太阳能为主的复合能源补偿方法,解决除湿循环中除湿剂再生的低品位热能补偿问题;并辅以除湿剂潜能蓄能方法,来保障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通过对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动态运行特性,构建系统动态模型并获取关键参数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