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载重偏心基脚 | 外文名 | Load eccentric footing |
---|---|---|---|
学 科 | 建筑工程 | 目 的 | 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
类 型 | 砖、石基础 | 比 例 | 1 |
砖基础的质量通病主要反映在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三个方面。
现象:砖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地坪标高(±0. 00) 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基础轴线位移多发生在住宅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原因分析:基础是将龙门板中线引至基槽内进行摆底砌筑。基础大放脚进行收分( 退台) 砌筑时,由于收分尺寸不宜掌握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在砌基础直墙部位容易发生轴线位移。横墙基础的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桩,有的工程放线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尺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有的槽边中心控制桩,由于堆土、放料或运输小车的碰撞而丢失、移位。
预防措施: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 打入地面相平, 四周用混凝土封固),龙门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为便于机械开挖基槽,龙门板也可以在基槽开挖后钉设。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相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均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龙门板。
现象:基础砌至室内地坪( ±0. 00) 处,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
原因分析:砖基础下部的基层( 灰土、混凝土) 标高偏差较大,影响砖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薄不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停歇时间过久挤浆困难,致使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预防措施: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础标高普查一遍,局部凹洼处,可用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 2 cm×2 cm) 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大放脚的砌筑, 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基础防潮层作法大致有三种: 1)抹 2 cm 厚 1∶ 2. 5 水泥砂浆( 掺适量防水剂);2) 100 号砂浆砌二砖三缝; 3) 6 cm 厚 150 号 ~200 号混凝土圈梁。
现象:防潮层开裂或抹压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经常潮湿,使室内粉刷层剥落。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年久后,砖墙表皮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卫生和结构强度。
原因分析:防潮层的失效不是当时或短期内能发现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容易被忽视。 如施工中经常发生砂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或在砌筑砂浆中随意加一些水泥,这些都达不到防潮砂浆的配比要求。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压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失效。预防措施: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 施工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防潮层下面三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 24墙防潮层下的顶皮砖应采取满丁砌法。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对防潮层的损坏。
独立基础分类:按建筑材料分为:砖、石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1)砖、石基础。用砖(不低于MU7.5)、石(块石和毛石)砌筑的独立基础,做成台阶状,台阶级数取决于基础埋置深度。一般适用于作荷载较小的柱下基础。
(2)灰土基础。用石灰、土和水按比例拌合的建筑材料(灰、土体积比为3:7或2:8)分层铺设、分层夯实的基础。适用于作为较干燥地区及荷载较小的柱下基础。
(3)三合土基础。用石灰、碎砖石和砂拌合的建筑材料(体积比1:2:4~1:3:6)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cm,夯至15cm)的独立基础。适用于作为荷载较小的柱下基础。
(4)混凝土基础。用C7.5~C10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独立基础,做成台阶状,台阶级数根据基础埋置深度而定。适用于作为荷载较大的柱下基础。
(5)钢筋混凝土基础。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独立基础,做成台阶状、角锥状或杯口状。当为杯口形基础时,柱子插入杯口内的深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一般为20倍纵向受力钢筋直径;杯底和杯壁厚度应根据柱截面的长边尺寸决定。角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200mm,台阶形基础的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有垫层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无垫层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混凝土标号不低于 C15。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适用于作为工业厂房中吊车荷载较大的柱下基础。2100433B
用砖砌筑的基础。多数用在砖混结构建筑的砖 墙或砖墩的下面。建筑物砖基础一般分为带形砖基础和独立柱砖基础两类。为了适应地基抗压强度,常采用逐皮踏步形放大砌筑的方式,通称大放脚。其挑出 部分b与其高度H之比应受其刚性角α的控制。大放脚:砖基础下部通常扩大,称为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即每砌两皮砖,两边各收进1/4砖长;不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隔,即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再砌一皮砖,收进1/4砖长,如此往复。大放脚的底宽应根据计算而定,各层大放脚的宽度应为半砖长的整倍数(包括灰缝)。
大放脚砖基础的体积计算,通常有查表法、移补法和分层计算法三种。查表法是从手册中查出放脚部分的折墙高度、换算面积及独立柱四角锥体积数据,再与墙(柱)身体积相加求和,这种方法不仅查表烦琐,而且表中数据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移补法主要适用于等高带形大放脚砖基础体积的计算;分层计算法虽适用于所有情况,但计算量太大。
这个用圈梁定义.. 画上即可,调整标高..
你计算错了是吧无论标高怎么变化,反坎的高度是不会变的。设计要求反坎的高度是300,无论 底标高在什么位置,反坎的高度始终都是300你应该是底标高是-0.4时反坎的顶标高是-0.1,这个总高度...
顶标高为层底标高+0.2这样的格式
路基脚墙技术交底书 编号: hjq001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护脚墙 交底人 主送单位 路基三队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本路基脚墙技术交底书适用于 K136+059---K137+220 段路基护 脚墙。 二、采用规范及技术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2-2008)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 三、交底内容 1 材料选择 石料应选择无裂纹、 无风化、成块状的石头, 护脚墙边根块石形 状大致方正,厚度不小于 15 公分,长、宽不小于厚度,顶面和底面 应平整,砌筑前应将石块底座和顶座敲打平整, 原则上不允许在砂浆 铺筑灌浆后敲打石块以免振动砂浆影像粘结力。 拌合砂浆必须用搅拌机, 拌合砂浆前先用衡器称出一兜沙子的重 量,再按配合比决定几兜沙子,砂浆搅拌必须
第 - 1 - 页 共 2 页 中 铁 十 四 局 GGTJ-9贵广铁路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技 术 交 底 单 单位: 编号:GGTJ9-ZTSSJ-3JSJD- 签发单位 签发人 签发日期 签收单位 签收人 签收日期 工程项目 路基脚墙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工区共有路基九段, 自路 -23 至路 -32(无路 -24)。一般路堤坡脚设 有 C25混凝土脚墙,脚墙高度 1.5m,其中基础埋入深度不小于 0.8m,外 露高度 0.7m,脚墙厚度 0.7m,脚墙顶靠近线路一侧设有 20cm*30cm倒角, 顶宽 0.5m。 二、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1、脚墙基坑开挖后应清除基底虚渣并夯实基底。 2、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3、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在路基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及控制要 点。 2、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严格按设
基脚底面所承受之应力分为两部分,一为由柱载重作用下所产生之向上压力,称为净向上压力,如图4之
独立基脚通常使用方形或矩形,常观柱之形状而定。此种基脚最简单的型式,是由一单板组成,如图3中(a),若板厚在80公分以下时,最为经济。图3中(b)为阶式基脚,易于传递载重并能加强其隙缝强度,多使用于大型基脚。图3中(c)为斜坡基脚,须使用人工修饰故经济性较差。
独立基脚之柱体均在基脚之正中央,其作用力向两方向伸展,对柱体而言基脚在两方向上形同悬臂板。因此,由于基脚底部两方向向上之压力作用,产生拉应力与剪力。此拉应力所产生之挠曲应力必须由钢筋承受,剪力则由混凝土承受。於是钢筋之设计须依两向之弯矩大小而定,持两层互相垂直并平行于基脚边的配置方式。而基脚之厚基脚度则由剪力所控制,若基脚之厚度足以抵抗剪力破坏,即可不必使用剪力钢筋,若基脚厚度受限制时应使用剪力钢筋。
当柱体将全部载重传递于基脚上时,柱脚所产生之集中压应力,形成扩散状态伸入基脚中,如图5中(a)是靠近柱脚之混凝土,除受剪力作用外在其垂直方向亦有斜拉力。因而基脚之破坏形成一个锥体,此锥体向外之倾斜角约为45°,其扩张范围约距柱脚四周各d/2处,如图5中(b)。此时临界面积abcd上之穿透剪力强度为:
上式之
基脚亦如梁和单向板,在距离柱脚d处发生剪力破坏,所以在距离柱脚d处,即图5中(b)ef线上之剪力强度,为梁或单向板的剪力强度:
但通常所使用的剪力强度较为保守,我国建筑技术规则构造篇第436条规定为:
工作应力法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