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住宅、公建、道路和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露为基础。住宅平均层数反映了居住区空间形态与景观的特征,它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
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衡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人均公建面积(公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建用地面积
居住区内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内道路担负着分隔地块和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所以应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宽20~30m;小区(级)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路面宽6~9m;组团(级)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路面宽3~5m;宅间小路是通向各住宅入口的道路,路面宽2.5~3m。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居民汽车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应小于10%;(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3)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4)居住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题目: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表述的是:( )。
A.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B.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C.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D.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
答案:(A )
居住区内绿地的规划布置
衡量居住区内绿地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其中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组团绿地不小于每人0.5平方,小区绿地不应小于每人1平方,居住区绿地不应小于每人1.5平方。
2100433B
计算建筑面积:应该是按照自然层数为准。GB/T 50353-2005:“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以计算1/2...
1.住宅的种类(种类很多,你一定要耐心看啊!包括如何区分塔楼、板楼,应该是很全面了,不过序号不太对) 住宅的种繁多,主要分为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别墅等。(1)按楼体高度...
你好,建筑是可以按照层数分类的:一般按层数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国际上,将高层建筑又进行具体分为四类;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小于24m为单...
1 住宅层数设置与确定 一、 住宅层数与造价的关系 仅从住宅建筑的经济角度考虑,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 用、节约用地的优点。据资料分析,多层住宅楼层层数与造价关系如下。 1~30F住宅,根据建筑结构、设备综合、规范要求等大体可以划分为以 下几个层数段: 1~6F:仅从住宅建筑的经济角度考虑, 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 使用费用、节约用地的优点。据资料分析,多层住宅楼层层数与造价关系如 下。 将一层住宅造价定为 100,则二层为 84.72,三层为 78.51,四层为 74.98, 五层为 73.65,六层为 72.37。因此,可得出结论,六层以内住宅的层数越多, 造价越低,且相邻层次间造价差值也越小,多层住宅以采用 5~6层为好。 7~11F:11 层及 11 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可 不设封闭楼梯间 ,但开向楼梯 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且梯间应靠外墙, 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
高层住宅的层数 高层住宅常见层数为什么是 11、18 、26 、33 层? 2015年 03月 11日 07:42 来源:知乎 新浪 QZone 人人网 微信 26 评论 84人参与 高层住宅楼的常见层数是依据什么决定的? 高层住宅的常见层数有 11 层、18 层、26 层、33 层等,这些数字是如何决定的? 此外, 7 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请问为什么是 7 层,而不是 6 层或 8 层? 下面是来自不同知乎网友的回答。 回答一:作者魏昭明 11 层: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 11 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防火门达到乙级。因 此能赚得多又花得少的就是造 11 层(电梯都没有的 7 层多是学校宿舍楼层)。 18 层: 11层以上开始需要安全出口, 18 层以上就要两个了,且 11-18 层楼梯间还 要设计封闭的。因此赚钱、少花钱、少麻烦的就是 18 层。 26 层:19 层开始就是一类防
定义
建筑平均层数是指基地内建筑总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之比。它反映了建筑整体的高度。
建筑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平均层数反映建筑环境的布局特征,同样对环境容量具有控制作用。 2100433B
natural storeys
也意指房屋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计算自然层数。
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计入自然层数;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1.5m的半地下室不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2015年6月1号起,实施新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按照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当中的 A.0.2 规定:
建筑层数应按照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 1.5m 的地下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 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对住宅楼的层数计算作出相关规定,摘录如下: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
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00m时,应对这些超过3.00m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0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计入自然层数;
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计入地上自然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