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铸造工艺数字化设计通用要求 | 外文名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design of casting process |
---|---|---|---|
标准编号 | T/CFA 031103.4—2018 | 发布日期 | 2018年12月01日 |
实施日期 | 2018年12月01日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工艺知识库的建立、应用和更新,给出了铸造工艺数字化设计要求。
彭凡、杨军、原晓雷、乃晓文、刘亚宾、黄彬兴、薛蕊莉、宋亮、孟庆文、刘旭东、常涛、马吉海、林凯强。
1.一般程序1)根据产品图及技术条件、产品的批量及需用日期,结合工厂实际条件选择铸造方法。2)分析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判断缺陷倾向,提出结构改进意见和确定铸件凝固原则。3)标出浇注位置和分型面。4)绘出...
1,读懂图纸,2,考虑造型方法,铸造方法,3,分模分型面,4,放加工余量及各种参数5,画出实样制造方法及泥芯数量6,浇口及冒口数量及摆设方法7,浇注温度时间速度8,待箱时间及热处理注意事项9,工艺说明...
1、制造带有抽气箱和抽气孔型板;2、将烘烤呈塑性状态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型板上加热,温度一般在80℃-120℃之间、同时,真空泵抽气使薄膜密贴 在型板上成型;3、将带有过滤抽气管的砂箱放在已覆好塑料薄膜的...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铸造工艺数字化设计。
第三节 铸造工艺图 铸造生产时,首先要根据铸件的结构特征、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铸 造工艺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铸造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 造圆角、收缩率、芯头等)的确定,然后用规定的工艺符号或文字绘制成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 图是指导铸造生产的技术文件,也是验收铸件的主要依据。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 【浇注位置】 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称为浇注位置。 铸件的浇注位置对铸件的质量、 尺 寸精度、造型工艺的难易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按下列基本原则确定浇注位置。 (1)铸件的重要工作面或主要加工面朝下或位于侧面。 浇注时金属液中的气体、熔渣及铸型中 的砂粒会上浮,有可能使铸件的上部出现气孔、夹渣、砂眼等缺陷,而铸件下部出现缺陷的可能 性小,组织较致密。如图所示机床床身的浇注位置,应将导轨面朝下, 以保证该重要工作面的质 量。如图所示的卷扬筒,
铸造工艺设计涉及零件本身工艺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补缩系统的设计,出气孔的设计,激冷系统的设计,特种铸造工艺设计等内容。
零件本身工艺设计涉及到零件的加工余量,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尺寸公差,收缩率,起模斜度,补正量,分型负数等的设计 。
浇注系统是引导金属液进入铸型型腔的通道,浇注系统设计得合理与否,对铸件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容易引起各种类型的铸造缺陷,比如:浇不足、冷隔、冲砂、夹渣、夹杂、夹砂等等铸造缺陷。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内浇口位置的选择及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尺寸的确定。此外,浇注系统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选择正确的浇注系统呢?
对于机械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为了方便生产并有利于保证铸件的质量,内浇道一般设置在铸型的分型面处,根据该铸件毛坯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将内浇道开设在铸型的分型面处是属于“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液态金属在浇注过程中难免会包含有一定的“熔渣”,为了提高浇注系统的挡渣能力,适合于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
在铸造工艺中,铸造工艺的设计对铸造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但是浇注系统的选择方法的选择也不容忽视。
补缩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设计冒口和补贴,以补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和凝固态的体收缩,以获得健全的铸件的一项工程技术 。
出气孔用于排出型腔内的气体,改善金属液填充能力,排除先填充到型腔的过冷金属液和浮渣,还可作为观察型腔是否浇满的的标志 。
内容简介
《包装设计通用要求(GB/T 12123-2008)》规定了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因素、设计方案确定方法、试验验证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产品的包装设计。《包装设计通用要求(GB/T 12123-2008)》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年7月21日,《智能照明系统—通用要求》发布。
2021年2月1日,《智能照明系统—通用要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