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为我国核电建设服务,总院在中心组建了“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核电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所”。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道路交通建设,总院在中心组建了“中冶交通工程检测中心”。近年来,中心作为国家科技部下设的“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的科技优势,在所属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标准编制、开放服务及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心是一个具有第三方见证检验资质的大型、综合性检测单位。中心设有十个专业检测部,九个专业检查部,一个研发室,中心现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2人、高级工程师37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1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5人,注册路桥检测工程师22人,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人员若干,其他专业技术人员70人;现有试验室用房5000多平方米;主要检测仪器设备1200余台套;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403类产品(项目)、千余参数;通过认可的检查能力范围27个检查领域,72个检查项目;通过认可的校准能力范围4大类参数、17种测量仪器产品。中心涉及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千余种,近年共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48项,已获授权专利12项。
中心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土木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结构加固修复、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检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以及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FRP)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已累计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数百项,其中27项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在土木建筑诊治技术方面,中心主编了国内最早有关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方面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在核电检测领域,多年来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的测试仪表和新型检测技术,编制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计算分析软件,主持编制了我国核行业标准。完成了第三代安全壳结构模型(1:10)的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奖励。在地基检测技术方面已取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桩基承载力检测领域,2005年创造出单桩最大加载35000kN的中国纪录。在光纤光栅研究和开发方面,进行了有关光纤光栅传感器制作、监测系统集成、光纤光栅监测实际工程应用和光纤光栅传感监测鉴定标准编制等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完成了北京市科研项目“重大工程结构安全光纤传感材料及监控系统研究”项目。针对大型体育场馆和公共建筑的现场监测,中心研制开发了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处理软件,多次承担大型公共建筑现场改造监测任务,取得显著成效。为有效检测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中心研制开发了一整套与先进的桥梁检测仪器相配套使用的完整的测试系统,先后承担了广西、深圳及上海地区百余座桥梁的静态和动态测试。作为专业从事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评估的单位,中心形成了整套为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进行结构检测鉴定的先进技术和手段,作为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实验室,在结构检测鉴定与评估领域享有极高声誉。
多年来,中心集科技创新开发,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工程检测、监测于一体,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建筑、交通、冶金、电力、石油、化工、核电等行业及国家重点工程的检测、建筑技术攻关、检测设备的研发和检测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承担了宝钢、首钢、武钢、鞍钢、包钢等大型钢铁行业的工业建(构)筑物的检测鉴定工作;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核电安全壳结构动、静载模型试验,并完成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和国内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整体性试验和在役检查;承担并完成北京2008奥运大型场馆(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电视中心、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及北京、天津地铁、城铁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大型工程项目检测鉴定工作;承担并完成山西平遥古城墙等古建筑的鉴定与评估研究,为国内外文物建筑领域的安全性评估填补了空白。中心适应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出一批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仪器和先进的检测手段,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鉴定评估报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中心已成为国内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中能够承担大型综合检测项目的知名检测单位之一。
中心遵循的宗旨是:公正诚实、科学严谨、热情及时地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检查服务。2100433B
答:东莞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的话,还是找到相关部门了解一下是最好的选择,还是比较的。
徐州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地址在徐州市和平新村10号楼。希望能帮到你。
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是: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地方材料及需进行“双控”的材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双控就是除了有出厂合格证明外,还需进行检测,确保合格。比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2、经过对检测数据的分...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重点将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工程进度的管控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以有效协调工程施工的整体节奏,将建筑施工中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其能够得到高效利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按时完工,使建筑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此外工程建设各个部门也要支持与配合检测单位的工作,在平常工作中将检测工作常态化。只有各个部门鼎力配合,才能使工程检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党委书记:刘福明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建伟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美林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丽达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新生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武建院)是原国家经贸委所辖242家转制科研机构之一。2005年完成改制,成为中冶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一亿元。主要从事工业炉窑工程技术研发、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研究、材料检测分析、工业炉窑在线检测维护、民用与冶金工程设计与总承包、耐材及炉窑砌筑工程标准管理与工程监理等产研一体化业务,是湖北省首批高新技术型企业,也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单位。
中国京冶是集经营、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冶建总院,原名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创建于1955年11月,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销售等业务。1999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进入中冶集团,从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中国京冶,是九十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冶建总院核心技术与管理力量为主体成立的公司制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总承包,专业工程设计、施工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1994年经原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获得承接国外工程的经营权。
冶建总院、中国京冶科研实力雄厚,建院以来共获得科研成果26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成果奖近700项,编制修订国家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200余项,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及行业中心依托总院设立。
冶建总院、中国京冶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EPC项目、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程材料、工程焊接和工程检测为主的六大主营业务板块,经营规模和效益快速提升。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