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原理图)
样品前处理→燃烧→涤气→滴定→工作站检测结果
1.样品前处理装置
2.一个滑动器系统和自动进样器
3.双加热高温裂解炉
4.一个控制室冷却器
5.一个完整的滴定室和一个硫酸冲刷器
6.一个合适的样品模型,电脑,Trace Elemental标准检测软件
高纯度氧气、氩气、氮气
测定类型:液体,水,悬浊液,固体
高温燃烧法/库伦滴定法
依据国标GB/T 15959-1995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的检测标准
如水样中溶解的有机炭>10 mg/L,无机氯化物含量>1 g/L时,分析前必须稀释
1.1 电源供给:230VAC +/- 10%,60-50 HZ
1.2 操作过程中温度范围:20~30℃
1.3 相对湿度:20%~80%
1.4 空气中无挥发卤素
1.高温水平炉:最高加热温度1150℃
在一台仪器上,可实现多样品模式测试,同时仪器能够自动识别模式位置和调整过程参数。炉管固定于仪器内部,只需滑进滑出,无需后期维护、炉管替换安装等。回收石英管、石英杯等,无需拆除炉管。
2.尺寸:整机尺寸40 x 28 x 70cm (15.7 x 11 x 27.6 inch)
3.测量范围:0.8- 1000 微克/升 (AOX/POX)、0.1- 1000 微克/升 (EOX)
4.检测时间:3-10分钟(不包括前处理)
5.Trace Elemental 标准控制分析软件:确保顺利操作AOX、EOX,POX与用户友好的控制和分析仪操作,为操作者实现在一个高效、快捷、可靠的方法进行常规分析。仪器操作简单清晰,用户友好的一体化图标。软件具有修改样品队列,评估数据校准的线条,运行分析。结果可以打印报告或以定制多种数据格式。
总有机碳(TOC)测定原理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
测定COD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消耗的氧化剂算出氧的消耗量。用氧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
功能特点:◆传感器与变送器采用一体化结构,铝合金机箱较同类仪器重量轻体积最小◆大屏幕液晶点阵显示,人机对话◆中文菜单式功能选择◆测量数据自动储存,具有无纸记录仪功能◆测量值上下限报警输出任意设定◆量程...
降低了繁杂的人工操做,清洁简单,体积小,软件可监控从炉管至洗涤连接管全部自动化。
有效消除乙酸溶液的蒸气以防腐蚀,优化实验环境。
总有机卤素分析仪EOX扩展
EOX = 可萃取有机卤化物
脂溶性有机卤化物,由非极性的溶剂从AOX中萃取的一部分有机卤化物
对悬浮固体样品, 无机氯化物含量,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过滤等条件没有限制
适用于水质和沉积物样品中非极性有机卤化物的测定(二恶英)
检测限 0.1 微克每升
·POX = 可挥发有机卤化物
·用于检测可挥发性的有机卤化物,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三氯乙烯
·在60 ℃通过氧气对水样进行吹脱洗涤,然后通过高温燃烧微库伦滴定法检测
总有机卤素分析仪全功能配置
江苏省怀仁中学 2009届物化班高考复习—化学 039 有机合成流程图 编写 张志强 审核 陆胜其 魏爱民 1.已知,卤代烃之间能发生反应: C4H 9Cl (C4H9)2CuLi C4H9-C2H 5 聚苯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 试以碳化钙、 苯为基本有机原料, 无机原料自选, 在下 列方框中用合成反应流程图合成聚苯乙烯 2 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 CH 2Cl 和其他无机物合成 最合理的方案。 3 聚乙酸乙烯酯简称 PVA,结构简式为 ,它是由乙酸乙烯酯聚合生成的。 已知乙炔跟另一种有机物 N 发生一步加成反应可制得乙酸乙烯酯。请设计合成 N 的合理路 线 4 根据题示信息,用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 ,模仿以上流程图设计合成路 线,标明每一步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其它原料自选) 5.请设计合理方案从 CH CH3 COOH Cl 合成 CH 2 C CH
郑州昌威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备注: 一、原料区建发酵池四个, 每个长 40m、宽 3m、深 1.2m,共用地面积 700m2; 二、原料区需购轻轨 320m; 三、生产区用地面积 1400m2; 四、原料区需用生产人员 3人,生产区需用人员 20人; 五、原料区需购三吨铲车一台。 鸡粪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报利润高、市场 风险小(有机肥一般至少 5年保质期)、回收期短(一遇农忙,供不应求) ,市场 潜力大(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在河南、东北等农业大省,用量相当大) ,一般 一年就可收回投资并当年产生盈利。 一般的,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包括: 1、高效的复合菌种及其扩繁技术; 2、先进的原料调配技术与生物发酵系统; 3、最佳的专用肥配方技术(可以灵活 根据当地的土壤与作物特点, 设计最佳组合的产品配方) ;4、合理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