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走向未来的现代建筑 | 作 者 | 刘谭春,吴圣明 |
---|---|---|---|
ISBN | 9787560972909 | 页 数 | 304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装 帧 | 精装 |
开 本 | 大16开 | 纸 张 | 铜版纸 |
序言:走向未来的现代建筑
商业空间
马斯达广场,未来的绿洲
厦门湖里高新技术园中心商务配套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京沪高铁常州站商务核心区规划建筑设计
格兰德水族馆
孟买水平线代码
莱万特区中心
框架酒店
购物中心
蛋形建筑
滨海大厦
R432
广告大厦
清影水晶大厦2100433B
这本书包含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建筑方案,它们往往是复杂的、动态的和有争议的,它们同时也证明了我们面对环境、社会和经济挑战的决心及高新科技产生的可能性。这本书从大胆、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到敏感、沉着的设计一一涵盖,尝试向我们表达——今天的幻想很可能成为明天的现实。
重楼价格目前非常混乱,,干货价格地区差异不大,差不多都在600左右,但是种苗的区域和品种价格就非常大了,品种差的譬如四川,陕西一带的蚂蝗重楼在他们本地差不多也就七八十一公斤,品种好一点的华重楼在一百七...
●2000年底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4平方米,正好处在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住房水平上。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35平方米之前,会保持较旺盛的住房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但中国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超低生育率,这就意味着2025年后结婚买房的年轻人大幅减少。况且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变成二合一,这些年轻不需要再买房子,甚至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因婚姻而节约出一套房子并把它推...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同志的《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是一本装帧高雅、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新书;是一本当前建筑界难得的高水平学术著作;是一部能给人们以多方面启迪,鼓舞学生积极向上而具教育意义的好教材。这部文献按照《学习篇》、《创作篇》、《思考篇》三部曲方式,翔实记录了锦秋同志一贯自强不息,精益求精,
文章介绍了新兴的边缘学科-建筑仿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研究范围,论述了建筑仿生学在繁荣建筑创作、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建筑科学体系等方面所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是张锦秋早年的理论思考和创作总结,分学习、创作、思考三篇,收录了早年求学期间的研究、心得与体验,工作期间众多新唐风作品的创作过程记录与思考,以及关于接续传统与探索现代建筑之路的思想成果。
《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同时也是以张锦秋院士探索现代建筑之路的阶段性记录,其内容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性意义。
——上海近现代建筑的保护
文学大师果戈理曾说过,“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的确,许多优秀历史建筑承载着城乡的历史、文化,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如果说舌尖上的味道,是一种习俗、一个节气,能够勾起人们对故乡怀念的话,那么建筑的留存则更触动人的心。
优秀的历史建筑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的建筑非常丰富,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征战、天灾人祸,我国非常宝贵的传统建筑留存并不多。
在日前举办的中华建筑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上,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唐玉恩通过对上海近现代建筑的考察,提出在寻找历史建筑规律的时候,要小心地保护它的多样性,尊重其原来的生态,让历史建筑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建筑风格从传统走向中西交融
中国各地的历史、地理、气候差异甚大,从中原发端绵延各地又结合当地条件的传统建筑及各民族的传统建筑显示出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据悉,从19世纪中期起,原本依托运河发展的中国江南传统城镇面临从海洋入侵的政治经济的冲突,部分沿海城市建筑风格从传统风格走向中西交融,是沿海城市发展的曲折历史之一。
#p#分页标题#e#
在沿海城市中建筑风格最有特征的要数上海了,据了解,上海是一个发展轨迹非常独特的城市,在地名上出现“上海”二字则要追溯到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设的上海县。唐玉恩说:“上海是明代嘉靖十二年筑城,当时是为了抗击倭寇,原是街巷河道纵横、经济繁荣的江南县城。民国初年也就是1912年,上海城墙被拆。几大城门留存的就是地名,上海的小东门、老北门,目前这些地名都在。至近代,历经战争,西风东渐,租界与老城厢内历史建筑类型众多,风格多样。上海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在屈辱的、被动的情况下发展出另外一条道路的。”
唐玉恩介绍,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程度是既有江南建筑文化的留存,还有大量的近代建筑的留存。年代比较早的是龙华塔,经过了多次维修,包括城隍庙当中的豫园,也是多次重新建设。20世纪30年代,上海外滩大致的形制已经形成了,当时是上海繁忙的码头,是英租界留存至今的。1921到1927年英租界形成之后,就建了杨树浦水厂。此外中共一大会址也很不容易地留了下来。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建筑的变迁
不过上海这个城市母体在上万栋建筑矗立起来的同时,曾经的大量旧制建筑也被拆除。目前,上海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9处,纪念地47处。优秀历史建筑四批,共632处、2138栋。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12个,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32个。
唐玉恩说:“上海的历史并不久远,20年前上海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关领导曾提出过上海要三年大变化,当时我就质疑一个大城市三年大变样是什么效果。不过现在经过几个三年大变样以后,从原来城区几百平方公里,高层建筑是几百栋,到现在变成一个混凝土的森林,一百多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是一万多栋。上海与黄浦江、苏州河和临海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也在20多年里,迅速地从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变成了2800万。”
正是我们国家新兴城镇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让建筑不断更新换代。“在保护建筑的过程中,不光是建筑师,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的思考,我们遇到的是全世界城市历史上没有过的情况。特别是上海,同其他城市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上海近代建筑是距现代最近的历史建筑,其反映的是当时的国际建筑潮流和当时的科技进步,也反映出了地处远东的上海城市经济、文化、材料、技术等特点。”唐玉恩说。
保护需要科学性和可逆性
那么对于上海的近现代建筑,如何才能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唐玉恩表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专业的共同努力,强调科学性。保护和利用设计的原则和内容,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力求保护历史建筑的整体性和真实性,需要科学考证、正确评价历史文化价值,精心保护重点部分,准确确定复原设计,比如和平饭店就是国家文物局审查设计的。
此外,唐玉恩指出,还需要合理利用,适应时代,坚持可识别性和可逆性原则。“我们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保护历史建筑,是为了让它们在延年益寿当中传承文化,通过可持续的利用从而传承下去。”唐玉恩说,“对上海来说,要保存和尊重值得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这要成为我们未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果那些历史原存都不在的话,还谈什么传承。所以保护就变成了很重要的课题。”
唐玉恩强调:“我本来是做新建筑的,但是近些年有一些机会,我也从事一些这方面的课题和设计,我的体会是,尊重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尊重、保护、利用,首先是让这些不容易留存下来的建筑留存下来,上海也经过很多征战,我们要让历史建筑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孙澄等主编的《走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与文教建筑》为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