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第3版)》保留了第2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推进探究式、自主性教学模式为原则,并顺应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植物学实验(第3版)》进一步强化了综合设计性实验,满足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需求。除了纸质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参考选题以外,还提供了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多个实验案例 。
课程资源
《植物学实验(第3版)》配套建设有“植物学实验”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包括操作视频、显微图片、分类图片、学生案例、拓展阅读等多项内容 。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植物学实验”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7年2月 |
姚家玲 |
前辅文 Ⅰ 基础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二 植物的各种组织 实验三 种子与幼苗 实验四 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实验五 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实验六 叶的组成与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实验七 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 实验八 雌蕊、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 实验九 原核藻类与真核藻类 实验十 菌类和地衣植物 实验十一 颈卵器植物 实验十二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一) 实验十三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二) 实验十四 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实验十五~二十一 被子植物分科 Ⅱ 综合实验实习 一、 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显微化学鉴定 二、 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与生境的适应性 三、 常见观赏植物器官颜色的观察分析 四、 植物细胞全能性与器官形态发生 五、 植物传粉生物学观察 六、 杂草调查与种类鉴定 七、 植物资源调查方法与检索表的编制 八、 资源植物的初步定性分析 |
九、 主要抗污染植物、环境监测植物的调查 Ⅲ 基本实验技术 一、 临时装片法 二、 徒手切片法 三、 根尖压片法 四、 组织离析制片法 五、 整体制片法 六、 石蜡制片法 七、 冷冻切片法 八、 显微测量方法 九、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十、 生物绘图法 附录一 植物学实验须知 附录二 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的配制与使用 附录三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类型 附录四 被子植物形态结构演化规律与分类依据 附录五 实验材料的准备与保存 附录六 常用显微镜种类与用途 附录七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及主要种的识别 附录八 中国主要入侵植物名录 附录九 抗污染、净化空气植物名录 附录十 常见杂草植物名录 附录十一 玻璃器皿的清洁 参考文献 彩插 |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
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这可以从蔷薇的化石来证明。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它的叶片化石是...
分布:绿岛、兰屿、台湾境内 2,500 公尺以下。台湾广见于全岛中低海拔山区森林内,着生为主,偶岩生,数量非常多。用途:1.盆栽、寄植观赏等。其叶片为优良花材。山地同胞取奇芽捣碎敷创伤,而且卷曲嫩叶可...
《植物学实验(第3版)》的主要内容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实习、基本实验技术和附录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与上版相同。不同的地方是该版增补了菌类和地衣的实验内容,并将附录六~十一归入数字课程 。
《植物学实验(第3版)》是为了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习惯,编者在征求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教材修订。
《植物学实验(第3版)》编写修订工作由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数位教师共同完成,全书由姚家玲教授统稿。教材在编修过程中还得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有关领导和植物学教研室其他教师的帮助 。
2017年2月20日,《植物学实验(第3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策划编辑 |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印制 |
---|---|---|---|
孟丽、李融 |
李融 |
张楠 |
赵义民 |
姚家玲,女,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水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曾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奖等荣誉,2000主持研制的“植物的繁殖”CAI获湖北省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2100433B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XX 大学 XXX 一、前言 和动物学一样, 植物学野外实习也是植物学学习里面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地学习, 不仅 能详细而形象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 更能确切地了解书上没有的, 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 生活环境的差异,从而对植物有更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目的 ①通过实地观察并辨认植物,认识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②通过大量地观察和对比植物,认识各种看起来不同形态的同种植物。 ③通过参观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环境。 ④通过实地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如绞杀等。 ⑤通过将实习内容和结果总结为报告,培养我们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 (1)实习行程安排 ①6 月 17、18日,在广州大学及其周边的科学中心鉴别植物 ②6 月 19日,前往白云山参观 ③6 月 20日,前往大夫山参观 ④6 月 21日,前往华南植物园参观 (2)实习过程 ①
绘图铅笔两只(一只HB、一只3H)、实验报告纸、橡皮、三角板或小尺子、镊子
电视显微镜、体视电视显微镜、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平台扩大镜、冰箱、恒温箱、烘箱
培养皿、滴瓶及滴管(少量为棕色)、烧杯、树胶瓶、标本瓶、酒精灯、两桶、玻棒、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
解剖针、镊子、剪刀、刀片、枝剪、手铲、采集箱
石棉网、三角铁架、电炉、毛笔、铅笔、纱布、擦镜纸、滤纸、标签、橡皮筋、透明胶带、毛巾、洗衣粉 、火柴、平刷等。
染色剂
碘—碘化钾(I—IK)(iodine Potassium iodide)溶液
苏丹Ⅲ或苏丹Ⅳ(sudan Ⅲ or Ⅳ)
1%醋酸洋红(aceto carmine)
卡宝染色液(Carbol fuchsine)
中性红(neutral red)溶液
曙红Y(伊红,eosin Y)酒精溶液
钌红(ruthenium red)染液
龙胆紫(gontian violet)
苯胺蓝(aniline blue)溶液
间苯三酚(phloroglucin)溶液
橘红G(orange G)
番红(safranin O)
固绿(fast green)
苏木精(hematoxylin)染液
固定液
F.A.A固定液
F.P.A固定液
卡诺氏固定液(Carnoy's Fluid)
透明剂
二甲苯(xylol)
氯仿(chloroform)
粘贴剂
明胶粘贴剂
蛋清甘油
封藏剂
加拿大树胶(Canada balsam)
甘油酸
乳酸甘油
解离剂
盐酸酒精
1mol/L盐酸、0.2mol/L盐酸
预处理液
0.002mol/L 8-羟基奎啉水溶液
对二氯代苯饱和水溶液
离析液
铬酸—硝酸离析液
硝酸—氯化钾离析液 2100433B
本书是一本系统、全面的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涵盖了植物形态、结构和发育及系统分类学等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实验和附录三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植物学实验注意事项、植物学实验绘图基本技术(配有相关视频指导)等内容;实验部分主要包括植物的细胞、组织、根、茎、叶、繁殖器官,以及藻类、菌类、地衣和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校园植物的观察等实验及综合性实验;附录部分主要包括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植物学实验常用试剂的配制,石蜡切片技术,整体封固制片法,被子植物常见科检索表,AI绘制的一些植物结构图等内容。
每个实验包括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试剂与器具、实验材料、内容和方法、实验报告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以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及对科学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将南方使用的植物材料和北方使用的植物材料分别列出。使用时可以根据学校及季节的不同选用方便取材的材料。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第3版)》是在《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第3版)》由王学奎、黄见良担任主编。该教材编委会由包金花、陈翠莲、丰胜求、郝再彬、洪玉枝、黄见良、井文、柯玉琴、李海霞、厉秀茹、刘明、刘延吉、时翠平、王双明、王学奎、杨特武、于虹漫、张达、张方东、张玉琼(按姓氏拼音排序)等来自全中国13所院校的20位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组成。修订初稿完成后由编委互审,副主编审校,主编王学奎、黄见良负责全书统稿。华中农业大学李合生教授、曾汉来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夏凯教授对该教材进行了最终审阅。华中农业大学2010张之洞班(农科)的王喆、凌寒和阮丹娜为该书绘制了部分插图。此外,该教材的出版、发行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吴雪梅、孟丽、李光跃等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的支持。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中国国内外有关资料、论文和实验指导等 。
2015年1月22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职务 |
姓名 |
---|---|
策划编辑 |
孟丽 |
责任编辑 |
孟丽 |
封面设计 |
张楠 |
责任印制 |
刘思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