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植物学 | 作 者 | 张守润、杨福林 主编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年8月 |
页 数 | 272 页 | 定 价 | 28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 |
ISBN | 978-7-122-00563-2 | 版 次 | 1版1次 |
绪论1
一、植物及植物的多样性1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3
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4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6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特征7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7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7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9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10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形状及基本结构11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1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2
三、原生质体12
四、细胞壁22
第三节植物细胞后含物27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27
二、晶体28
三、次生代谢产物29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增殖30
一、细胞周期30
二、有丝分裂31
三、减数分裂33
四、无丝分裂35
五、细胞生长和分化35
六、细胞全能性35
七、细胞死亡36
第五节植 物 组 织37
一、组织与器官的概念37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37
三、维管束50
本章小结51
思考题53
第二章植物种子和幼苗56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56
一、种子的结构56
二、种子的类型57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59
一、种子的萌发59
二、幼苗的类型61
本章小结63
思考题63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66
第一节根的形态和构造66
一、根的生理功能66
二、根和根系的种类66
三、根尖分区及生长动态67
四、根的结构69
五、侧根的形成74
六、根瘤及菌根75
七、根的变态(课堂实训)77
第二节茎的形态和构造80
一、茎的生理功能80
二、茎的基本形态81
三、芽与分枝82
四、茎尖分区及生长动态84
五、茎的构造85
六、茎的变态96
第三节叶的形态和构造98
一、叶的生理功能99
二、叶的基本形态99
三、叶的解剖结构104
四、叶的寿命及落叶110
五、叶的变态111
本章小结112
思考题113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器官119
第一节花的发生及组成部分119
一、花芽的分化119
二、花的组成部分120
三、花的结构特点126
四、植株性别及在生产中的意义127
五、花程式与花图式128
六、花序129
第二节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和构造131
一、花药的发育与构造131
二、花粉粒的发育与构造132
三、花粉粒的寿命135
第三节胚珠和胚囊的发育与构造135
一、胚珠的发育与构造135
二、胚囊的发育与构造136
第四节开花、传粉和受精138
一、开花138
二、传粉138
三、受精作用140
四、受精的选择性141
五、外界环境对传粉、受精的影响141
第五节种子和果实142
一、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142
二、种子的发育142
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145
四、果实的形成和类型146
五、种子和果实的传播149
本章小结151
思考题151
第五章植物的分类与进化154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54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154
二、植物分类的单位155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155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156
第二节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56
一、低等植物157
二、高等植物166
第三节植物进化概述173
一、植物界的发生阶段173
二、植物界各大类群的进化历程173
本章小结174
思考题174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及常见植物176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纲176
第二节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科176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176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177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178
四、蓼科(Polygonaceae)179
五、葫芦科(Cucurbitaceae)179
六、蔷薇科(Rosaceae)181
七、山茶科(Theaceae)183
八、锦葵科(Malvaceae)183
九、大戟科(Euphorbiaceae)184
十、豆科(Leguminosae)185
十一、杨柳科(Salicaceae)186
十二、葡萄科(Vitaceae)188
十三、芸香科(Rutaceae)188
十四、无患子科(Sapindaceae)189
十五、伞形科(Umbelliferae)190
十六、菊科(Compositae)190
十七、茄科(Solanaceae)192
十八、旋花科(Convolvulaceae)193
十九、唇形科(Labiatae)194
二十、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94
二十一、木犀科(Oleaceae)195
二十二、桑科(Moraceae)196
第三节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科197
一、百合科(Liliaceae)197
二、禾本科(Graminae)198
三、天南星科(Araceae)200
四、石蒜科(Amaryllidaceae)200
五、莎草科(Cyperaceae)201
六、兰科(Orchidaceae)202
七、棕榈科(Palmae)202
本章小结204
思考题205
第七章裸子植物的分类及常见植物
(选学)208
第一节苏铁纲(Cycadopsida)208
苏铁科(Cycadaceae)208
第二节银杏纲(Ginkgopsida)209
银杏科(Ginkgoaceae)209
第三节松柏纲(Coniferopsida)210
一、松科(Pinaceae)211
二、杉科(Taxodiaceae)214
三、柏科(Cupressaceae)216
第四节红豆山纲(紫杉纲)
(Taxopsida)218
第五节买麻藤纲(倪藤纲)
(Gnetopsida)220
本章小结222
思考题223
第八章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26
一、野生植物资源的类型226
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227
三、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227
四、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
要点228
五、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228
六、制定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
合理规划229
七、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
趋势230
实训231
实训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技术231
实训二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绘
图技术233
实训三叶绿体、有色体及细胞后含物
的观察235
实训四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236
实训五植物组织的观察238
实训六根尖及根初生结构的观察240
实训七根次生结构的观察241
实训八茎的初生结构观察242
实训九茎的次生结构观察243
实训十叶的结构观察244
实训十一花药和子房结构的观察246
综合实训一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技术246
综合实训二野生资源植物的识别和
测定技术249
综合实训三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技术250
综合实训四常用植物制片技术252
附录256
附录一植物材料常用的染色液及配制256
一、1%乙酸洋红溶液256
二、苯酚品红溶液256
三、碘碘化钾溶液256
四、苏丹Ⅲ乙醇溶液256
五、番红溶液256
六、固绿溶液257
七、苯胺蓝溶液257
八、橘红G溶液257
九、苏木精溶液257
附录二植物材料常用的各级乙醇配制257
附录三植物材料常用的固定液及配制258
一、福尔马林液258
二、FAA固定液258
三、卡诺液258
四、纳瓦兴液258
五、桑弗利斯液258
参考文献259
本书以被子植物为主线,阐述了植物体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个体发育过程中器官的形态发生及胚胎形成特点;介绍了植物的多样性与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的系统进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科,以及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内容,图文并茂。每章后尚附有本章小结和多类型的思考题,书后还有实训(综合实训)和附录,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分布:绿岛、兰屿、台湾境内 2,500 公尺以下。台湾广见于全岛中低海拔山区森林内,着生为主,偶岩生,数量非常多。用途:1.盆栽、寄植观赏等。其叶片为优良花材。山地同胞取奇芽捣碎敷创伤,而且卷曲嫩叶可...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
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这可以从蔷薇的化石来证明。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它的叶片化石是...
南京林业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林植物学 一、填空题 (0.5*20=10) 1、著名的香花树种有()()()()()等。 2、果是蒴果的树种有()()()()等。 3、竹类植物中竿节间畸形的竹种有()(),竿节间具条纹的竹种有()()等。 4、欧洲气候型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温度不高,一班不超过(),雨水()。 5、在一、二年生花卉中自播繁衍能力较强的花卉是()()()()等。 二、选择题 (1*10=10) 1、下列花卉中术语兰科植物的有 A 球兰 B 韭兰 C 蝴蝶兰 D 春兰 E 蕙兰 2、花中“四君子”是指 A 梅花 B 玉兰 C 兰花 D 菊花 E 竹子 3、在南京地区能露地越冬的树木有 A 椰子 B 三角花 C 香樟 D 孝顺竹 E 杜英 4、以桂花作为市花的城市有 A 杭州市 B 苏州市 C 咸宁市 D 桂林市 E 中山市 5、下列植物中,适于干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植物界基本类群与分类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三章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国外植物学发展大事记
附表2:中国植物学发展大事记
附表3:细胞发现和细胞学相关的大事记
《植物学实验(第3版)》是为了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习惯,编者在征求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教材修订。
《植物学实验(第3版)》编写修订工作由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数位教师共同完成,全书由姚家玲教授统稿。教材在编修过程中还得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有关领导和植物学教研室其他教师的帮助 。
2017年2月20日,《植物学实验(第3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策划编辑 |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印制 |
---|---|---|---|
孟丽、李融 |
李融 |
张楠 |
赵义民 |
课程资源
《植物学实验(第3版)》配套建设有“植物学实验”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包括操作视频、显微图片、分类图片、学生案例、拓展阅读等多项内容 。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植物学实验”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7年2月 |
姚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