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植物生态学研究报告集·第一集 | 作 者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78年5月 |
统一书号 | 13031.716 [2] |
目录
前言
蚬木的生态与营林问题 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林学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 广西植物硏究所
北京通县公庄晚播高产麦田的群体结构及其形成 北京通县公庄大队科技組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作物生态組
不同群体结构下生态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夏谷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初步观察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作物生态組 北京通县公庄大队科技組
北京地区穿心莲引种过程中温度、日照长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及其对开花结实的影响 刘菊生 黄德华 楊宗貴
北京官厅水库上游地区污灌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环境保护組 中国农林科学院生物硏究所 張家口市防疫站
酚、氰、砷对某些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作物体内积累规律的试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环境保护組
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旗头道湖地区植物群落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林舜华 黄銀曉 孔令韶
从生态学角度看四川盆地北缘地区食管癌的病因问题 鮑显誠
中国农业植被的分类原则、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侯学煜 王紹庆
广西大明山林区的森林概况及其合理经营管理问题 广西南宁地区大明山林場 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林学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
广西152种植物矿质元素间相互关系的相关分析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 北京市計算中心
自由度相等两组平均数显著性的测定方法在柃木、细齿叶柃木、石松矿质元素特点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生态室
《植物生态学研究报告集》第一集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生态室同志几年来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与有关单位开展大协作的一部分研究成果。本集共有12篇文章,包括树种生态、作物生态、环境保护、草场和森林植被的基本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合理利用改造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可供植物生态学和农、林、牧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参考。
嘿嘿,朋友你找对人了!我导师经常和于景华有项目合作!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点由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
佳能在传统相机领域和数码相机领域都处在第一集团,佳能eos7000相机功能都有哪些?
佳能:佳能在传统相机领域和数码相机领域都处在第一集团,其产品线非常丰富、齐全,迷你的IXUS系列、家用的A系列、准专业的G系列、专业的EOS数码单反,每个系列都有大卖特卖的中坚产品。佳能产品往往功能全...
做植物墙的最佳植物为爬山虎,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
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被提高,社会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视,而且生态园林也是我国目前对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要部分。众所周知,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最重要的构成主体是植物,外部的环境与栽培地点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园林的植物是否能够进行良好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能否科学且合理地对城市进行生态园林化的建设,需要首先对植物生态学进行了解与掌握,才能够提高对园林植物栽培的质量,从而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与实现城市的发展状态为可持续性。下文将具体对植物生态学及在城市园林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具体地分析和研究。
以植物造景为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主体,它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的生存、生长状况,以及其群体结构、数量和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多种功能的发挥,支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由于人工建造的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也已被列入城市园林综合功能中的主要方面来进行探讨。随着上述2个主要领域研究的起步和深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种植管理技术依据的趋势正在形成和发展。这是多年来园林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前国际园林界主要学术动态之一。
办刊宗旨
《植物生态学报》立足中国,面向国际。力图反映植物生态学学科热点和生长点,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学报》在中国生态学领域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并保持其国际影响力。
报道内容
《植物生态学报》主要发表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创新性原始研究论文,包括以植物与环境关系为内核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表有新观点的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文章。
读者对象
从事植物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主要栏目
《植物生态学报》设研究论文、综述、方法与技术、资料论文、编辑之窗、论坛等栏目。
根据2010年8月《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2人,特邀顾问6人,编委84人。
编辑部主任:谢巍
编辑:李敏、王葳
特邀顾问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1 |
冯宗炜 |
AcademicianofCA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2 |
傅伯杰 |
AcademicianofCAS,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3 |
蒋有绪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ForestEcologyandEnvironment,CAF |
4 |
李文华 |
AcademicianofCAE,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 |
张新时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Botany,CAS |
6 |
郑度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编委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1 |
白娥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 |
白永飞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 |
曹坤芳 |
GuangxiUniversity |
4 |
曹敏 |
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CAS |
5 |
常杰 |
ZhejiangUniversity |
6 |
陈保冬 |
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7 |
陈世苹 |
InstituteofBotany,CAS |
8 |
陈小勇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9 |
陈吉泉 |
MichiganStateUniversity,USA |
10 |
陈子英 |
IlanUniversity |
11 |
程磊 |
ZhejiangUniversity |
12 |
程晓莉 |
WuhanBotanicalGarden,CAS |
13 |
储诚进 |
SunYat-SenUniversity |
14 |
邓建明 |
LanzhouUniversity |
15 |
杜盛 |
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ndMinistryofWaterResources,NorthwestA&FUniversity |
16 |
段昌群 |
YunnanUniversity |
17 |
冯晓娟 |
InstituteofBotany,CAS |
18 |
冯兆忠 |
ResearchCentre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19 |
高玉葆 |
Ti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kaiUniversity |
20 |
郭大立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21 |
郭良栋 |
InstituteofMicrobiology,CAS |
22 |
韩文轩 |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 |
23 |
郝占庆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4 |
何维明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5 |
贺金生 |
PekingUniversity |
26 |
黄振英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7 |
康慕谊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28 |
李凤民 |
LanzhouUniversity |
29 |
李凌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0 |
李新荣 |
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AS |
31 |
李彦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32 |
李意德 |
ResearchInstituteofTropicalForestry,CAF |
33 |
李镇清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4 |
梁存柱 |
InnerMongoliaUniversity |
35 |
刘菊秀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36 |
刘秦勤 |
CaliforniaNaturalResourceAgency,USA |
37 |
刘世荣 |
ChineseAcademyofForestry |
38 |
吕晓涛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39 |
罗天祥 |
InstituteofTibetanPlateauResearch,CAS |
40 |
骆亦其 |
UniversityofOklahoma,USA |
41 |
马克平 |
InstituteofBotany,CAS |
42 |
倪健 |
ZhejiangNormalUniversity |
43 |
潘愉德 |
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USA |
44 |
彭长辉 |
UniversityofQuebecatMontreal,Canada |
45 |
彭长连 |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
46 |
彭少麟 |
SunYat-SenUniversity |
47 |
朴世龙 |
PekingUniversity |
48 |
任海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49 |
沈国春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50 |
石培礼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1 |
孙建新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52 |
孙书存 |
NanjingUniversity |
53 |
唐志尧 |
PekingUniversity |
54 |
王传宽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55 |
王德利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56 |
王根绪 |
InstituteofMountainHazardsandEnvironment,CAS |
57 |
王根轩 |
ZhejiangUniversity |
58 |
王国宏 |
InstituteofBotany,CAS |
59 |
王仁卿 |
ShandongUniversity |
60 |
王锁民 |
LanzhouUniversity |
61 |
王襄平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2 |
王政权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63 |
王志恒 |
PekingUniversity |
64 |
韦革宏 |
NorthwestA&FUniversity |
65 |
谢宗强 |
InstituteofBotany,CAS |
66 |
阎恩荣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67 |
杨允菲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68 |
于飞海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9 |
于贵瑞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0 |
于明坚 |
ZhejiangUniversity |
71 |
岳明 |
NorthwestUniversity |
72 |
曾波 |
SouthwestUniversity |
73 |
张金屯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74 |
张守仁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5 |
张文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6 |
张扬建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7 |
张元明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78 |
赵平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79 |
周广胜 |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 |
80 |
周淑荣 |
FudanUniversity |
81 |
朱彪 |
PekingUniversity |
82 |
朱教君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83 |
朱伟兴 |
BinghamtonUniversity,USA |
84 |
邹伯才 |
OklahomaStateUniversity,USA |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共出版文献3743篇。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收录。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总下载1431028次、总被引147930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80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541。
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2002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3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6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8年,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2009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非资助类项目。
201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11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择优支持(三等)。
2011年,2011-2012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201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12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2012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年,第三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期刊)(2013-2014)(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2013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择优支持(三等)。
2013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