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定实验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得标准物质的吸收峰以及其对应波长值(同时可获得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选定的波长范围内(或最大波长值处),分别以(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和溶液浓度为横、纵坐标绘出化合物溶液的标准曲线得到其所对应的数学方程;接着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配制待测溶液,测得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最后用已获得的标准曲线方程求出待测溶液中所需测定的化合物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又因为许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峰,所以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物质分别进行测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基于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
紫外分光光度计具体介绍
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
析谱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190-1100nm 光谱带宽:3.8nm 1670元/台起 光泽度计/光泽度仪 测量范围:0-199光泽单位 供应商:誉德科技联系方式 1260元/台 紫外...
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是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图谱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 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1.0nm范围内。可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
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
3.杂散光的试验
4.波长重现性试验
5.分辨率试验
1 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3 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4 纯度检验
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6 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
7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8 反应动力学研究
9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波长范围 190 nm~1100 nm
光源:进口钨灯 进口氘灯
光学系统:双光束1200线平面光栅
波长准确度:≤±0.3 nm
波长重复性: ≤0.1 nm
杂散光 ≤0.05 %T (220 nm NaI 溶液)
光度范围 -3 A~3 A
噪声: ≤0.0003 Abs/h
基线平直度:≤±0.0005A
光谱带宽:1nm
漂移:≤± 0.0004 Abs/h
光度准确度 ±0.3 %T (0~100 %T)
光度重复性 0.001 Abs (0~0.5 Abs)
测量模式:透光率 吸光度 能量 反射率
显示方式:通过连接PC,方便您的存储和操作方便
扫描方式:快 中 慢 三档可调
波长及设置方式:任意设定
键盘:薄膜式按键
检测器:进口硅光电池
电源:AC 220V/50Hz或AC110V/60Hz
主机:重量30kg
仪器尺寸:658*468*264
编写: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生效日期: 1. 目的:规范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确保检测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2. 范围:适用于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使用。 3. 职责:技术部检验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4. 操作步骤 4.1 开机 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待仪器自检通过后点击“ ENTER”,仪器进入工作界面,点击 “PC控制”。 4.2 打开 UVProbe软件 电脑开机后,双击桌面上的 图标,用户登陆页面直接点确定,然后点击 图标。 4.2.1 光度测定 点击 图标(光度测定) ,然后点击 图标(方法),设定波长参数,点击 ,下一步,输入单位,在此栏中 选择波长,下一步,再下 一步,设置文件保存位置,点击完成,关闭,点击 (自动调零)。编辑 标准表及样品表信息, 放入空白,点击 (池空白),确定。然后放入待测品, 点击 即可。 4.2.2 光谱
铜锌铅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传统分光光度计 | NanoUV-3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 |
★样品体积要求大,一般要50μL以上 | ★所需样品体积小,仅需1~2μL |
★需使用比色皿 | ★不需要比色皿,用移液枪直接将样品滴加到检测平台上,测量时样品会自动形成液柱 |
★每次换样品时,比色杯需要清洗,工作繁重 | ★只需用干净的吸水纸将样品从检测平台上擦拭干 净即可 |
★光程一般为10mm,样品需要稀释,测量浓度范 围小 | ★具有1mm和0.2mm两个光程(由电磁阀调节),样 品无需稀释,测量范围可达常规分光光度计的50倍 |
★需要预热半个小时以上 | ★不需要预热,可随时检测 |
★显示吸光度值,不显示浓度值 | ★显示吸光度值的同时,程序直接给出浓度值(核酸、蛋白和荧光染料) |
★仪器体积大,质量重 | ★体积小(21cm×17cm×11cm),质量轻(1.35kg) |
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简介
NanoUV-3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应用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样品体积只需要1ul,在侦测台上,经上下臂的接触拉出固定的光径达到快速,微量,高浓度,免石英管,免毛细管等耗材侦测吸收值的优点.它可提供200~850nm的全光谱侦测,且不需要暖机,开机后立即使用.搭配高感度CCD array侦测器,侦测吸收值可高达300Abs(dsDNA浓度2~15000ng/ul),大部分纯化后的核酸几乎都不需要稀释即可侦测.
NanoUV-3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侦测时选择不同侦测模式,可以得到最快速的结果:
●Nucleic Acid –吸收光谱,230nm, 260nm, 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
260/280 ratio,260/230 ratio及核酸浓度.
●UV-Vis –200~850nm间所有波长的吸收值及光谱(以1mm光径吸收值呈现).
●A280蛋白质定量法–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260/280 ratio及蛋白质浓度.仅适用于纯化后的蛋白质,须具有已知的质量消光系数(mass extinction coefficient)方可计算.
1、波长范围: 200-850nm;
2、波长精度: 1nm;
3、分辨率: <1.5 nm (FWHM at Hg 253.7 nm);
4、其它: 1mm 光程长度(可调整到0.05mm);
5、检测下限:2ng/μL(dsDNA);
6、检测上限:15000ng/μL(dsDNA);
7、吸光率精确度:0.002 absorbance (1mm 光程);
8、吸光率准确性:2%(at 0.76 at 257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