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振方法是采用阻尼减振方法的简称,即用附加的子系统连接于需要减振的结构或系统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达到控制振动水平的目的。
中文名称 | 阻振 | 外文名称 | Vibration isolation |
---|
阻振方法是采用阻尼减振方法的简称,即用附加的子系统连接于需要减振的结构或系统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达到控制振动水平的目的。阻尼减振技术能降低结构或系统在共振频率附近的动响应和宽带随机激励下响应的均方根值,以及消除由于自激振动而出现的动不稳定现象。阻尼减振有两种方式,一类是非材料阻尼,如各种成型的阻尼器,另一类是材料阻尼,如各种粘弹性阻尼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目前粘贴在结构上的自由阻尼层和约束阻尼层应用很广泛。前者利用拉伸变形来消耗振动能量,后者则利用剪切变形来消耗振动能量。尤其是多层约束阻尼层,往往较之前种方法更为有效。如美国F-4战斗机的武器发射装置的中央腹板由于宽带激励下的多模态共振而迅速破坏。粘贴了多层约束阻尼层后,由于在其工作温度条件下的多个模态上都提供了一定的损耗因子,解决了这种振动疲劳造成的破坏问题。
复合材料由于它具有重量轻、刚度大、强度高的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底材料的粘弹性能对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有可能提供一定的内阻。对于较大的纤维阻尼,长纤维能够提供最佳的内阻,而对较小的纤维阻尼,一般短纤维能够提供最佳的内阻。另外,对于一些具有小阻尼的结构,当难以安装阻尼器时,利用连接处的干摩擦也可以有效地减振。
在实心方钢阻振的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平板结构受点激励时空心方钢阻振质量对结构中振动波传递的阻抑特性。用振动加速度传递函数和插入损失作为评判指标,对比了在恒定力激励下平板结构布设空心方钢和实心方钢的阻振性能。以某型柴油机的振动作为激励源,分析了在柴油机振动激励作用下阻振质量结构的阻振效果。结果表明空心方钢阻振质量比实心方钢阻振质量结构的阻振效果明显,并大幅度减少了附加质量,在船舶阻振结构设计中具有参考价值。
这种效应与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有关,后者是磁化过程中相应振荡的名称。当绘制成逆磁场的函数时,每个效应的特征都是一个周期波形。磁阻振荡的“频率”表示在费米表面周围的极轨道区域。费米曲面的面积用特斯拉表示。
这一效应是以约翰内斯·德·哈斯和列夫·舒勃尼科夫来命名的。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