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铸铁采暖散热器 | 外文名 | Cast Iron Heating Radiator |
---|---|---|---|
作 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出版日期 | 2006年3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155066127099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 数 | 6 页 |
开 本 | 16 开 | 品 牌 | 北京劲松建达科技图书有限公司 |
《铸铁采暖散热器(GB 19913-2005)》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家用暖气片、上下对丝、回水盒、排气嘴、对丝用的纸泊垫片、油麻丝、蒸汽用水阀和度锌管组成,辅助工具要管子钳和扳手。安装时是两片家用暖气片之间装上上下对丝,然后用专用的工具把对丝分别上紧然后又摆好上下对丝...
自己百度一下找个专业厂家电话咨询吧,我也帮你百度了好多,都是型号,但具体标识什么不是很清楚。
我理解为应该是108管5米长2排计为10米;和108管4米长2排计为8米。
该标准是国内第一个供暖散热器产品的国标。标准中规定了铸铁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定义了普通铸铁散热器和内腔无砂铸铁散热器,明确了各类铸铁散热器的最小工作压力,用金属热强度作为铸铁散热器的热工指标。
由于铸铁采暖散热器具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为满足建设市场和发展要求,铸铁采暖散热器应淘汰陈旧型号、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企业应更新观念、增加科技含量、节能减排、加强环保,改造铸造流水线实现机械化生产使得铸铁采暖散热器持续发展。
本标准规定了铸铁采暖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主参数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设中,热媒为130℃以下的热水或0.2MPa以下蒸汽的铸铁采暖散热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采暖散热器 灰铸铁翼型散热器(JG 4-2002)》主要起草人:张善道、董重成、宋为民、牟灵泉、王俊新。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发布日起,原标准JG/T4-1999将同时废止。
采暖散热器起步较早发展成熟,当属欧洲,尤其是意大利。采暖散热器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
1890年在欧洲贵族宅邸兴起,采用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会。
1900-1920年代,伴随着采暖散热器取暖的方便性、舒适性被厂泛认可和用于上流社会交际场所(如教堂、剧院)的需要,产生了散热量较大的多柱、铸铁浮雕采暖散热器。满足了较大空间的楼堂馆所。
1920- 1930年代间,采暖散热器第一次革命产生了单柱钢质采暖散热器,明显地提高了生产量,较大量满足社会需求。
1930-195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放弃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 追求更高生活水准。从而产生了大众化的采暖散热器,即多柱铸铁和多柱钢质采暖散热器.
1950-1960年,人们已经医治完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工业革命成果,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在满足取暖舒适的同时,在节能环保、美观装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质板式采暖散热器以散热量大、外观简洁、大方、价格适中,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主流产品。
1960-1980年人们考虑到铝材传热系数高的特点,希望其能取代铸铁和钢质采暖散热器。但由于铸铝型材粗犷简单及不能很好解决碱性水质腐蚀问题,故而在1980-1990年期间采暖散热器主流又回归到钢质。可人们要求其外观必须能和现代的家居格调相一致,满足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依据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多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氩弧焊工艺插接式焊接,生产线条流畅的管式采暖散热器。
1996年以后随着超声波自动焊接(激光焊)工艺的普及和焊接成本降低,国内生产厂商经过生产设备改造,大胆采用色彩,运用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创造力,以专业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创造出装饰性与采暖功能完美结合的现代钢质采暖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