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主义建筑

《装饰主义建筑》将后现代主义中与装饰密切相关的内容——历史主义和地方主义纳入到一个现代装饰的大谱系之中,它们可看成是从装饰角度对现代主义所作的补充,也就是象征意义的弥补,这与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所强调的美学意义是装饰的两个基本方面。

装饰主义建筑基本信息

书    名 装饰主义建筑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1日 页    数 198 页
开    本 16 开

《装饰主义建筑》第一部分以泛装饰化的视角,对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以来的现代装饰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论述。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等“前现代主义”思潮与历史主义和地方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时间上处于现代主义的前后,其核心内容经历了由重视装饰的荚学意义到强调装饰的象征意义的过程, 即《装饰主义建筑》所说的由“唯美”到“语意”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是19世纪中叶以末,欧美国家经济、技术、思想等因素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其次,对现代装饰的探讨离不开现代主义这个对现代装饰演变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现代装饰和现代主义是互为背景、互相影响的两个范畴,现代主义中的一些核心理念实际上印证和预示了现代装饰由“唯美”向“语意”转变的合理性。《装饰主义建筑》第二部分从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法的层面对现代建筑中的装饰美学和装饰化表现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解读。自然美和几何美以及抽象美和具象美是“唯美”和“语意”两种装饰倾向的四个美学范畴;动感线条和造型符号则是两者所侧重的设计手法载。《装饰主义建筑》第三部分从正反两个角度对现代建筑中的装饰现象进行了剖析,对现代主义以来的本体化的装饰表现的理念和手法进行了分析。结构装饰化和表皮装饰化是其中的两个原型,它们在当代或是今后一段时期将使现代装饰在国际建筑设计领域发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装饰主义建筑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装饰泄爆板 规格(mm)2440×1220×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装饰泄爆板 规格(mm)2440×1220×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装饰抗爆板 规格(mm)2440×1220×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装饰抗爆板 规格(mm)2440×1220×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DP装饰天花板 DP装饰天花板;DP装饰天花板;型号、规格: 603X 603mm;厚度:8mm;品牌:金特;备注:要应用在政府大楼、学校、地铁、车站、机场、公共建筑、人防工程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金特

13% 宜春市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DP装饰天花板 DP装饰天花板;DP装饰天花板;型号、规格:595X595mm;厚度:6mm;品牌:金特;备注:要应用在政府大楼、学校、地铁、车站、机场、公共建筑、人防工程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金特

13% 宜春市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晶格装饰 装饰板规格(mm)2400×1200×3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轻奢主义壁布 2.8m,(综合单价)材质:立体彩泥工艺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米兰壁纸

m2 13% 太原市美客达物贸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3年1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2年8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2年4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2年3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2年1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1年4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0年8月信息价
建筑装饰工程普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珠海市2013年3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 10厘PVC板UV,文字贴5厘亚克力字|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提莫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06-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m×3.2m|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1-19
党建牌(核心社会主义价值) 3.25×1.2m;侧面宽度10cm|10个 3 查看价格 广东双子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0-12-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04#不锈钢面喷红色汽车漆3遍,不锈钢厚1.2 mm15厘高密度PVC板|9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柏诗锐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0-10-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型 1.造型规格:360×200×20cm2.面层材料种类:厚度|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市 2022-11-07
社会主义文化小品款式 长2.5m×高2.5m(不含基础),1.2mm镀锌板,原子灰打磨,汽车烤漆|2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阳江市 2022-08-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宽3m,高2.5m)2详见附件|1套 1 查看价格 广东双子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9-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品 4.5×1.8m|1套 3 查看价格 广西万有引力广告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21-08-12

装饰主义建筑的演进

一、“唯美”装饰主义建筑

二、“语意”装饰主义建筑

装饰主义建筑的特征与表现

一、装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二、装饰主义建筑的表现手法

装饰主义建筑的批判与发展

一、装饰主义建筑的批判

二、装饰主义建筑的发展

结语

参考书目2100433B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丛书名: 现代建筑思潮研究丛书

平装: 19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1828724, 7561828721

条形码: 9787561828724

尺寸: 20.6 x 14.4 x 2 cm

重量: 299 g

装饰主义建筑常见问题

  • 解构主义建筑?

    哦!

  • 极少主义建筑的典型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

    当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蔓延到建筑创作中的时候,某些建筑师便不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丰富感,转而去寻找纯洁的、直截了当的美。在此,仅对几个具有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予以介绍、分析。1 ...

  • 后现代主义和晚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反的一股新思潮也开始登上西方建筑舞台。晚期现代主义的一些特点:技术畅想、极端理论性、极端强调交通线、...

装饰主义建筑文献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格式:pdf

大小:111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6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立即下载
论建筑的象征主义 论建筑的象征主义

格式:pdf

大小:111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4

论建筑的象征主义

立即下载

装饰主义,西方后现代主义三大建筑流派之一。主张建筑装饰应该体现人的要素;墙壁作为建筑含义的介质更应该做到这点,才能使建筑的要素适应人的尺度。装饰主义认为,应该破除现代主义热衷于建筑的“空间”的认识,放弃那种把墙壁装饰技术交给室内装饰师去搞的做法;明确提出,装饰墙壁是建筑师的本职,是对一个建筑师的起码要求,是精心的建筑创作不可欠缺的重要因素。装饰主义的代表作,是文丘里和洛奇设计的康乃狄格州格林威治的“普兰特住宅”;其巧妙的砌砖纹样,使正面富有神韵;雨淋板处将后部削弱,使之与邻近的“新英格兰地方住宅”相联,房屋涂刷成绿色,使之与自然风景融合;室内装饰又与房主人的收藏风格相协调。装饰主义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能够消除现代采用标准化部件建成的房屋所产生的单调枯燥乏味,能渲染不同的空间气氛,还可以有生活上和科学上的实用性。

装饰主义,西方后现代主义三大建筑流派之一。主张建筑装饰应该体现人的要素;墙壁作为建筑含义的介质更应该做到这点,才能使建筑的要素适应人的尺度。装饰主义认为,应该破除现代主义热衷于建筑的“空间”的认识,放弃那种把墙壁装饰技术交给室内装饰师去搞的做法;明确提出,装饰墙壁是建筑师的本职,是对一个建筑师的起码要求,是精心的建筑创作不可欠缺的重要因素。装饰主义的代表作,是文丘里和洛奇设计的康乃狄格州格林威治的“普兰特住宅”;其巧妙的砌砖纹样,使正面富有神韵;雨淋板处将后部削弱,使之与邻近的“新英格兰地方住宅”相联,房屋涂刷成绿色,使之与自然风景融合;室内装饰又与房主人的收藏风格相协调。装饰主义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能够消除现代采用标准化部件建成的房屋所产生的单调枯燥乏味,能渲染不同的空间气氛,还可以有生活上和科学上的实用性。

当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蔓延到建筑创作中的时候,某些建筑师便不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丰富感,转而去寻找纯洁的、直截了当的美。在此,仅对几个具有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予以介绍、分析。1 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 他认为极少主义是“包豪斯的真正内涵”,而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则仅仅是建筑发展的死胡同。他推崇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唐纳德·乍德(Donald Judd)的作品,并且欣赏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大地艺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调严谨、简洁。

佩罗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当属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1989~1996)。该建筑是法国塞纳河左岸第一个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给市民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散广场。面对面的L形塔像四本翻开的书,进入图书馆就像走进知识的城堡之中。人行天桥纵横交叉的步行广场包围着“一小块森林”。简洁而尺度巨大的体量清晰地标志出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该作品是城市设计中的艺术精品。它是简约的艺术,感情上崇尚宁少勿多的原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佩罗将木材、钢和金属网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在双层玻璃外墙上,他重复使用格子窗,使建筑表面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一种梦幻般富有动感的奇妙效果。这个方案1997年被授予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

佩罗最近一项工程——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1992~1998)则更是将建筑体量的简化推至极限。

这个综合项目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共包括两个竞赛场馆,赛车馆为圆形平面,游泳馆为方形平面,极其单纯。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周圈苹果树围起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m,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建筑主体完全隐入地下,在地面上人们仅仅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湖面”,其实那完全是金属屋顶的反光。建筑的整体形态极其弱化,单纯而自然地成为环境景色的一部分,如同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佩罗以一种极少主义绘画的特征来表现建筑作品的纯净性和“消失感”。他大胆地向传统的建筑形式挑战,以改变人们对建筑所抱有的先验的观念。除了自然环境中尺度巨大而单纯的工业化形体本身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以外,整个建筑的屋顶表面和外墙面全部覆以金属板材,给该建筑物以统一的视觉形象,并通过金属板材在不同角度对光的反射,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表现效果。

2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和皮埃尔·德穆隆

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穆隆(Pierre de Meuron)

这两位同是1975年自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毕业的建筑师,均继承了母校追求建筑的完美性以及精致的构造的优良传统,一直以简洁的建筑造型探索独特的建筑道路。他们对极少主义艺术的浓厚兴趣以及与极少主义艺术家富有成效的合作,对他们的建筑创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德国慕尼黑的戈兹美术馆(Goetz Collection)是他们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个坐落在慕尼黑的一片别墅区内的私人美术馆,面积约3 000 m2,建筑仅两层。从外表看来,着实是一个方盒子式的建筑。建筑的四个外立面以同样的手法处理,即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三段,上下两段为半透明玻璃,中间段为木质胶合板做适当的矩形分格。建筑外部形象方方正正,内部空间同样简洁而规则,甚至近乎于刻板,但与周围高直的自然植物产生了丰富的对比效果。

该美术馆的展室朴素无华。墙面上方为高窗,使自然光进入展室。墙面洁白淡雅,木地板平整光洁,天花除平整的灯槽之外别无他物。内部空间平实的处理,避免了喧宾夺主,使艺术品真正成为了展示的主角。虽然美术馆的空间是最基本的几何形态,但是它的构造却充分体现了后工业时代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精美,因此它创造的极少主义空间效果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伦敦的(新)泰特当代美术馆(New 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para" label-module="para">

3瑞士建筑师彼特·卒姆托(Peter Zumthor)

卒姆托大多数作品的形态和技巧较为明显地受到地方风土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出他对材料、表皮、光,以及对质感、构造、生态等方面的关注和敏感。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Lake 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最上的三层为三个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脱开,由三道承重墙支撑。每个混凝土盒的顶面敞开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整个建筑的外表面铺满经过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来像是带有褶皱的羽毛或是一种鳞状的结构。建筑没有明显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划分,仅仅用大的钢夹子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钢框架上。玻璃的侧边缘暴露在外,玻璃与玻璃之间隔着一定的缝隙。整个外框结构独立于内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单独一层皮肤,并使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经过打磨,墙体和天花泛着柔和的光。

在正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被精简为静态的基本要素、建筑的用途以及达到该用途的方法等几方面,建筑的构造、材料和视觉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

4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在亚洲,妹岛和世同样在极其平常简洁的建筑造型要素的构成中探索着对建筑空间价值的独特表现以及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在此以妹岛的日本冈山市S住宅(S-House"para" label-module="para">

这是为一家两代六口人设计的私人小住宅,位于冈山市冈山县的一片高密度居住区内。建筑外形为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里面分两层,一层平面呈“田”字形布置,四个主要房间之间的“十”字分别为浴厕和楼梯,外围是周圈二层通高的走廊;二层为整个起居空间,包括厨房和餐厅。

该建筑在空间上,最具有特点的就是周圈的走廊。走廊的外侧(也就是建筑的外皮)为木骨架双层半透明有机波形板,侧为木质板材。首层各房间分别向走廊开门,二层的条形木板可以沿纵向呈百叶状完全打开,起居空间与周圈走廊空间融为一体。因此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联系与隔离,完全通过这一圈走廊进行调节。半透明的膜被状表皮从檐口一直到地面,遍及整个建筑的外墙(仅仅开了少许必需的门窗洞口),建筑物没有明显的基座。

该住宅在建筑学上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整个建筑的体量或比例韵律,而在于其空间。其外表半透明的膜被,围合一圈交通空间,实际上是以一种现代的手法再现典型的日本传统空间模式:周边用裱纸木框推拉门限定的走廊围绕着核心的居室。

5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莫尼奥(Rafael Moneo) 莫尼奥虽然一贯以现代派简练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直到他的库塞尔礼堂(Kursaal Auditorium,1990)才可以说真正带有极少主义倾向,而且这个建筑在膜被表皮的表现上也具有突出的特点。

库塞尔礼堂位于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圣塞巴斯第安(San Sebastian),乌鲁米尔河(River Urumea)在此汇入大海。建筑主要包括一个1 828座的音乐厅和一个624座的会堂,还有一些服务和辅助的设施。两个主要大空间被包含在两个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巨大方形体量之中,构成了建筑的主体部分。

两个立方体的外表同样是双层玻璃的半透明结构,外侧玻璃呈凹弧面,内侧则为平玻璃。与S住宅相似的一点是,表皮的内侧同样围合了一圈交通空间,再往内才是主体的会堂和音乐厅。参观这座建筑的时候,观众在建筑的内部和周围流连徘徊,因为不管是从里侧还是从外侧看,半透明的玻璃外皮随着海边的天气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身的色彩和光泽。在夜间,整个建筑更是通体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

库塞尔礼堂除了单体本身的表现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建筑的城市性。当你在城市中穿行的时候,这个新会堂总是不时跃入你的眼帘,形象优雅而令人振奋,并带有一点点神秘色彩。如果是在海面上或是在空中,整个场景则更能给人留下对这个城市的深刻印象。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悉尼歌剧院,却又不像悉尼歌剧院那般自由浪漫。这可能与莫尼奥曾经为伍重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弗兰克·盖里(Frank Gerhy)以其极具动感的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西方建筑主义

西方建筑折衷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西方建筑功能

功能主义建筑是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流派。自古以来许多建筑都是注重功能的,但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有些建筑师为了反对学院派追求形式、不讲功能的设计思想,探求新建筑的道路,又把建筑的功能作用突出地强调起来。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思潮在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一时。本来讲求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是后来有人把它当作绝对信条,被称为“功能主义者”。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现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必须以功能为依据,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该分别表现出来。

二十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另一种功能主义者,主要是一些营造商和工程师。他们认为经济“实惠”的建筑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筑,就会自动产生美的形式。这些极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律,只会给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逐渐销声匿迹,就连强调建筑功能的勒"柯布西耶也同功能主义者分道扬镳了。但无庸置疑,功能主义产生之初对推进现代建筑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西方建筑现代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 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0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些年轻的建筑师 ,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先后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 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西方建筑后现代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 ,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 ,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 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根木制的 、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这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是1984年落成的,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的山墙 ,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约翰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的样式。

美国建筑师史密斯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设计的塔斯坎和劳伦仙住宅包括两幢小住宅,一幢采用西班牙式,另一幢部分地采用古典形式,即在门面上不对称地贴附三根橘黄色的古典柱式。

1980年,威尼斯双年艺术节建筑展览会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世界性展览。展览会设在意大利威尼斯一座 十六世纪遗留下来的兵工厂内,从世界各国邀请20位建筑师各自设计一座临时性的建筑门面,在厂房内形成一条70米长的街道。展览会的主题是“历史的呈现”。

被邀请的建筑师有美国的文丘里、巳穆尔,斯特恩、格雷夫斯、史密斯,日本的矶崎新,意大利的波尔托盖西,西班牙的博菲尔等。这些后现代派或准后现代派的建筑师,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的片断,各自按非传统的方式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看法相关。部分人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他们特别指责与现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式建筑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协调,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环境。

此外,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

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士则认为现代主义建筑会随时代发展,不应否定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 :现代主义把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创作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是正确的,主张建筑师关心社会问题也是应该的。相反,后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主要是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历史,而忽视许多实际问题。

在形式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义和手法主义,是表面的东西。因此,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认为:现代主义是一次全面的建筑思想革命,而后现代主义不过是建筑中的一种流行款式,不可能长久 ,两者的社会历史意义不能相提并论。

也有的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指出现代主义的缺点是有道理的,但开出的药方并不可取 。认为后现代主义者迄今拿出的实际作品,就形式而言,拙劣平庸,不能登大雅之堂。还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并没有提出什么严肃认真的理论,但他们在建筑形式方面突破了常规,他们的作品有启发性。

装饰主义建筑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