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从知识形态的角度讲,知识创新都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显性知识是指正式和规范的、客观有形的、可以清晰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复杂的、隐含的、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主观知识。 关于知识的创新模式,最著名的模式是野中郁次郎(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野中郁次郎基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及其相互作用和促进的深入认识,尤其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在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SECI模型。在该模型中,知识创新分为四种模式,即社会化、外化、整合化和内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创新模式;外化(Externalization)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创新模式;整合化(Combination)是把显性知识转化为更加复杂的、系统化的显性知识的知识创新模式;内化(Internalizat/on)是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创新模式,是显性知识在整个企业内部得到共享,并被员工吸收而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
在企业中,显性知识只是整个企业知识的冰山一角,大量的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因此如何实现知识的社会化、外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人文战略能够创造有利于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环境,从而促进知识社会化。例如,变革企业组织结构,使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转变;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进行交流的设施与环境,每个员工可以自由地约任何人进行谈心,交流思想;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倡导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等都是有效的人文管理战略。再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可视化工具、模型、图标等技术和手段实现知识的外化。同时,在知识社会化和外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系统战略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组件(组件指的是当人们距离很远的时候帮助人们一起共同工作的程序)、企业内部网的聊天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促进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和传播。 如何把企业内部或外部存在的大量的显性知识收集、整合、编辑或加工,以形成新的知识为企业所用,这是许多企业所面临的知识整合化,进而内化的问题。采用系统战略,特别是知识管理系统,有利于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和优化,提高现有知识的转换和转移速度,易于员工吸收而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当知识被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形成了可以共享的智力模型或技术,它就成为一种珍贵的资产。这种个人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与他人共享促进了新一轮的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战略有以下几种分类: 1.在内涵方面,Hansen,Nohria & Tiemey(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系统化战略”与“个性化战略”;
2.在态度方面,Zack(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积极战略”与“保守战略”;
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提出了将知识管理战略分为4类,即保守系统化战略、保守个性化战略、积极系统化战略和积极个性化战略。本文主要采用Hansen,Nohria & Tiemey的观点,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系统战略和人文战略。
系统战略将企业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认为IT及其相关的系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理想的框架,将不同程度的信息处理和商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作为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和结构的正确选择。利用系统战略的企业将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人文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企业知识的社会属性,知识通过直接的人员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人文战略认为人是知识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在社会关系占主要地位的软环境中,IT往往被看作是管理工具而不是成功的本质因素。采用系统战略的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主要以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档案为主导,企业只要将所创新或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的编码、储存、利用,即可维持本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活动,并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一般而言,这种战略多出现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需要依赖于大规模生产来创造最大的效益。若企业内存在着大量难以言喻或只能通过个人心智模式(Mental mode)认知的知识,就该采取人文战略。人文战略适合气氛活泼的企业,鼓励员工在企业内或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知识创新的基础。
知识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同属于企业竞争战略下的职能战略。企业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时必须根据企业竞争战略考虑诸如企业必须拥有的知识内涵(着重于隐性或显性知识)、企业应如何获得知识资产(由企业内部研发或从外部取得)、知识环境的稳定性(是否需要不断更新并创造新的知识)、企业希望创造的竞争优势(低成、差异化或其他)等等。企业为适应企业竞争产生的知识需求和企业自身形成的知识供给并不会完全吻合。有些知识对企业来讲是需要的而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这些知识。这就形成了知识缺口。根据知识需求、知识供给与知识缺口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可以分为:
用长远的观点看待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企业对于关系自身发展的重要知识需求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供给。鼓励员工在企业内或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知识创新的基础。企图以独特的内部知识作为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基础,进而构筑产业的进入障碍。由于内部知识具有隐性的属性,不易被模仿或复制,所以其核心知识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
用实效的观点看待知识,注重知识的引进,对于企业产生的知识需求主要依靠企业外部引进。产业内各企业交流频繁,知识环境变化快速,企业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建立竞争优势。知识的标准化、系统化为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由于系统化的显性知识有助于大量传播,企业可将知识的再利用性与高复制性作为提高利润水平的基础。
介于前二者之间,对于企业知识需求采用内部创新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策略。与之相对应的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划分为:引诱型战略。企业较少培养自己的员工,而是通过薪酬和福利等引诱其他企业的员工,从而形成自己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投资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依靠企业培养来获得高素质的员工,企业主中对员工的开发、培训,视员工为企业最好的投资对象。参与型战略。介于前二者之间,对于企业知识需求采用内部创新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策略。
根据竞争战略的特点,形成了知识管理战略预人力资源战略的三种匹配关系:
①效用--引诱型匹配。这种情形最大的目的在于“成本”与“效果”,企业以知识的标准化、系统化为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由于系统化的显性知识有助于大量传播,企业可将知识的再利用性与高复制性作为提高利润水平的基础。同时对于企业的知识缺口通过外部员工的引进加以弥补。通过对外部员工的引进,鼓励员工在企业内或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知识创新的基础。行业内各企业交流频繁,知识环境变化快速,企业不断吸收新员工新知识来建立竞争优势。
②创新--培养型匹配。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培养企图以独特的内部知识作为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基础,进而构筑产业的进入障碍。由于内部知识具有隐性的属性,不易被模仿或复制,所以其核心知识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
③参与--协助型匹配。在这种匹配下企业采取知识的积累与引进。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引诱相结合的策略。
是上30平方 ,刷8遍也是30平方
纳入集采的
战略成本管理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企业中高层、财务人士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
综述
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即如何从全局、最大化企业价值的角度对企业内外知识进行管理。对于企业内外知识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控制企业内外的知识流,从而进行知识转移,同时对转移路径上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管理,实现顺畅的知识共享,并将这些知识在组织层面上沉淀下来,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首先要界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三个区域:个人(个人所具有的知识)、企业内部(企业所具有的知识)和企业外部(供应商、顾客等所具有的知识)。我们发现在这三个区域中的九种知识转移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每一种转移战略都能增加企业的独特知识,进而增强企业的能力。
个人之间的知识转移
个人之间的知识转移涉及到如何使组织中雇员之间的沟通达到最好,其中的战略问题是如何提高组织中人们的知识转移能力"_blank" href="/item/信任度">信任度的建立、促进团队活动、工作轮换、师徒安排等。
个人向企业外部的知识转移
从个人向企业外部的知识转移涉及到组织员工如何把他们的知识向外界转移,其中的战略问题是:组织员工如何提高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能力"_blank" href="/item/麦肯锡">麦肯锡的咨询顾问都被鼓励出版他们的研究著作和方法论,以建立公司的声誉。
从企业外部到个人的知识转移
员工可以从顾客、供应商和社团的反馈中学到很多想法、新的经验和新的技术知识。从企业外部到个人的知识转移涉及到组织员工如何从企业外部中学习的问题。组织常常有捕获这些知识的系统,但是它们是离散的、不标准的,因此不能系统地影响战略的制定,其中的战略问题是:组织的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何提高雇员的能力"para" label-module="para">
从个人能力到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
上世纪90年代,人们花费了巨额投资想把个人所拥有的能力(通常是隐性的知识)转化到数据知识库中,当时的想法是知识库中的信息可以为整个组织所共享,数据库软件的制造商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管理者甚至相信这种方法就等同于知识管理,其中的战略问题是:如何提高个人能力向系统、工具和模板的转化"_blank" href="/item/内部网">内部网、文档处理系统、数据库等。
从企业内部到个人能力的知识转移
一旦个人能力被系统捕获了,那么它需要提供给其他个人以提高行动的能力,否则这个投资就浪费了,其中的战略问题是:如何通过使用系统、工具和模板来提高个人能力"_blank" href="/item/模拟">模拟和交互式的e-learning环境。
外部环境之间的知识转移
顾客相互之间对组织服务的评价是什么"_blank" href="/item/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传递,给传统的顾客满意度调查增加了更丰富的内涵,其中的战略问题是:如何促成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以提高他们的能力"para" label-module="para">
从企业外部到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
从外部到内部的知识转移涉及到组织能够从外部世界得到什么知识,以及学习如何转化成行动,其中的战略问题是:如何使来自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能力有利于组织系统、工具和流程、产品的改进"_blank" href="/item/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来处理顾客投诉、创建联盟来产生新产品的思想、研发联盟等。
从内部到外部的知识转移
其中的战略问题是:组织的系统、工具和流程、产品如何提高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能力"_blank" href="/item/产品跟踪">产品跟踪、电子商务等。
企业内部之间的知识转移
企业内部的知识是组织知识的支柱,其中的战略问题是:组织的系统、工具和流程、产品如何更有效地整合"_blank" href="/item/普华永道">普华永道的内部网整合了企业内部数以千计的数据库,而以前这些数据库都是相互独立的。
价值创造最大化
大部分企业中都存在上述九种知识转移,它们常常包含在一个连贯的战略中,但是企业中还存在很多与之相抵触的现象,比如:许多企业还存在历史遗留下来的系统或者公司文化阻止这种价值创造过程。从个人的观点来看,知识分享也许意味着损失,如工作机会的丧失、外部性和失去重视,如果组织的气氛是高度竞争性的,那么投资在一个复杂的IT系统进行知识共享就是毫无意义的,共享的只会是垃圾;鼓励个人竞争的报酬系统会极大地阻碍知识共享的努力;缺乏标准或者分类不清也会减少文档处理系统的价值;禁止商业秘密共享的红头文件也会使与顾客共享知识的计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将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分析了工程咨询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重要性,论述了在工程咨询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系统化战略,建立专家网络和人才库、客户管理库、项目知识库的整体框架,从而达到提高工程咨询企业信息服务产品中知识的含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企 业 战 略 管 理 ——小天鹅公司战略审计 小天鹅公司战略审计 一.目前情况 A.目前业绩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始建于 1958年。从 1978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的诞生到 2010年品牌价值达 150.16 亿元,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同时制造全自动波轮、 滚筒、搅拌式全种类洗衣机的全球第三大洗衣机制造商,小天鹅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 印证着今天成功的脚步。 B.战略态势 1.使命 (1) 1989 年小天鹅提出以“为客户提供质量过硬、使用寿命更长的、返修率更 低的、以最低成本生产的产品” 为使命,认为质量和可靠性是顾客的最终需 要。 (2) 1991 年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小天鹅了改变一贯信奉的使命, 调整为“我 们的主要业务是打造世界级品质” 。这次使命的调整将小天鹅的使命由高质 量扩大到所有的经营方面。 (3) 1995 年提出:“集中发展北部的业务,专注于洗衣机,并
导论
第一章 企业档案信息化概略
一、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
(一)信息化
(二)企业信息化
二、档案信息化与企业档案信息化
(一)档案信息化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
(一)研究现状
(二)实践现状
第二章 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定位——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
()企业档案知识管理
二、为什么要实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
(二)档案管理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三)深化档案信息开发的必要措施
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定位
(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原则
(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步骤
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
(二)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增值——知识服务
(三)优化企业知识资源管理——IT平台化
(四)确保知识管理持续发展——制度安全
第三章 企业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集体管理
一、资源建设在企业档案信息化中的地位
(一)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二)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二、企业档案资源的构成与管理现状
(一)企业档案资源的基本构成
(二)企业档案资源的管理现状
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
(一)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含义
(二)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理论依据
(四)集成管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适用性分析
(五)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实施策略
四、资源建设的成果刑事与主体措施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成果形式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 企业档案信息化服务——知识服务
一、档案知识服务简述
(一)档案知识服务的特性
(二)档案知识服务的原则
二、知识服务在企业档案信息化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知识服务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为知识服务提供了平台
(四)网络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适用于知识服务
三、企业档案知识服务体系目标分解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理念
(二)建立档案信息共享的知识服务体系
(三)树立体现企业文化核心的知识服务理念
(四)建立档案知识服务专题数据库
四、基于企业信息化的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一)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二)企业档案知识服务体系建设
(三)企业档案知识服务方式
(四)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对人才的需求
(五)企业档案知识服务展望
第五章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测评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测评体系的建立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测评的目标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标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标计算方法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测评体系的组织和应用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测评步骤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测评组织流程
附录A 企业档案信息化案例
附录A1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案例
附录A2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档案信息化案例
附录A3 广东广清高速公路北段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案例
附录B 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调查
附录B1 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2 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数据分类统计
附录B3 企业档案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知识管理,可使组织获得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宜遵循以下原则:
a)领导作用
对领导者、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是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系统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b)战略导向
不同组织由于其行业环境、组织特点、战略选择和知识特征的不同,会导致该组织在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上方向和路径不同。因此,组织需要基于对自身经营战略、知识管理现状及其需求的分析,将知识管理战略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战略之中,以支撑组织战略目标。
c)业务驱动
组织需要在不同的规划期内,以核心业务为向导,针对业务热点或主题来推进知识管理,实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d)文化融合
知识管理涉及到人员、文化、制度、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实施时,应抛弃单纯从技术出发的观念,宜将知识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与组织现有的文化和行为模式相融合。
e)技术保障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技术设施来保障知识管理的实施,从而在业务或文化角度推进知识管理时,使知识管理的成果固化和持久。
f)知识创新
组织应制定制度鼓励员工创新,将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的创新自主性。鼓励员工勇于试错,并愿意承担员工创新的风险;在员工创新的过程中,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应通过知识管理来固定、分享和保护。
g)知识保护
在组织创造、积累、分享和应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组织内部知识的安全保密,维护好组织知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因人员的流动、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因素导致的知识流失与损失。
h)持续改进
知识管理作为组织内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应定期检查评审,持续改进。
《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内容简介: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影响。在档案工作中,“信息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信息化最活跃的企业,“档案信息化”更成为摆在企业档案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适应形势的要求,近年来广东省档案局十分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2005年4月,省档案局召开了省直和中央驻粤企业档案信息化座谈会,对我省企业档案信息化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要求。同年12月,省档案局又联合省信息产业厅召开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分析了全省当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状况,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档案局有关文件要求和我省档案工作实际,提出了我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对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了贯彻会议提出的要求,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问题的学术研究,为我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省档案局监督指导处积极行动,联合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公司、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时邀请其他对本课题相关内容有过一定研究的同志参与,组成“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正式向广东省档案局申报课题立项,并获得批准和资助。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几年的努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一书的稿本已基本形成。近日,课题组负责人钟伦清同志将书稿送我.并希望我为该书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