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降噪措施。做好城市中各项功能区域的科学规划,合理地进行城市防噪声布局,是降低城市环境噪声的有效措施。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于未来的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具有战略意义。
工矿企业应当远离生活区,并且对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混合区等功能区域的规划采用隔离分区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通过建设卫星城等方式,分散城市功能,有助于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噪声水平。城市在道路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周围居民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适当采取建设隔离带、使用隔离墙等措施。如果在立交桥周围增设了隔声板,就能够有效地隔绝噪声对立交桥周边居民的干扰和影响。增加地下交通网以减少地面噪声也是降低城市环境噪声水平的有效方法。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源的焦点在于改进运输工具与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提高有关部件装置的质量,采用吸声、消声、隔声的技术以及发展减震、隔震技术等。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削减噪声的效果相当明显,通过发展绿化带来减小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是公认的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最经济的方法。
(2)噪声传播的控制。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水平的根本办法是控制声源,但往往由于技术或经济等原因,有时候直接治理声源难度甚大,因而采取噪声传播控制技术进行噪声治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吸声。如果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进入吸声材料,则会在材料的细孔或缝隙孔内引起空气振动,振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和黏滞阻力,能够促使声能转化成热能,从而降低噪声强度,该过程称为吸声。成为吸声材料的条件为:应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六个倍频程,其吸声系数(α)的平均值大于0.2,才能视为吸声材料。α值越大,表明吸声效果越佳。常用吸声材料属多孔、透气物质,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麻纤维、吸声砖等。吸声材料适用于高频噪声,其吸声效果较好;而低频噪声,因其波长较长,可产生绕射,减弱了低频吸声效果。低频噪声可采用共振腔吸声结构加以解决。室内声源产生的声波,通常可经墙面、顶棚和空间物体产生反射形成混响,室内混响大则明显影响听觉效果,可采用吸声材料或共振腔结构装饰壁面及顶棚,加强声的吸收,减少反射混响。
②消声。消声主要用于降低空气动力噪声,如空调通风噪声。允许气流通过,又可减少噪声传播的装置,通常称消声器。优良的消声器应具备下述性能:消声能量大--噪声衰减明显;空气动力性能好--力损失小;结构性能优--抗腐蚀性、坚固耐用、体积小。按照消声原理可将消声器区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小孔和多孔扩散消声器等。
③隔声。隔声指采用屏蔽物降低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是噪声控制中常用而有效的措施。如隔声墙壁、门窗,可阻挡室外噪声的传入。声波属弹性波,使用多层门窗屏蔽,隔声作用更为有效。
④阻尼与隔振。机械振动必引起噪声,采用阻尼与隔振措施能有效降低机械噪声。阻尼是利用强黏滞性的高分子材料,涂于金属板上,使板材弯曲振动能量转换成热能而耗损。隔振则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振动的机械与其他刚性结构直接连接,如使用弹簧、胶垫等弹性物间接连接,降低振动的传递而减弱噪声。隔振要求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远远低于机械振动系统的频率,避免产生共振作用。对隔振材料的要求有耐压、耐高温、耐潮、耐腐蚀等。
人体的噪声防护主要是使用听力保护器。常使用的听力保护器有耳塞、耳罩、耳栓、头盔等。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不仅可以预防听力损伤,还可以改善语言联系。对听力防护器的基本要求有下列6点:①具有较高的隔声值;②佩带后要舒适,无明显的胀痛感;③对外耳道及耳部周围皮肤无有害刺激;④在高噪声环境中,不降低语言联系的可懂度;⑤使用方便,便于清洗和保存;⑥价格便宜,牢固耐用。声音的骨导阈值是耳防护器隔声值的上限,即使是最好的耳防护器,也不能把外界的声音完全隔绝,只能阻隔从外耳道传入的大部分声音。
(1)耳塞: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个体听力保护器,造价低,便于普及。优良的防噪声耳塞应具备下列卫生要求:250~8000Hz倍频程范围内,隔声值平均超过20dB;戴耳塞后对语言清晰度无明显影响,不妨碍语言联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戴耳塞后,对皮肤无刺激性,耳部无不适感。
(2)耳罩:耳罩是将整个耳郭套封起来的个体听力保护器。通常防噪声耳罩隔声效果优于耳塞,防噪声耳罩其卫生学要求除同耳塞外,还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连续佩戴2h耳罩不产生明显压迫疼痛感;构造上应不影响眼镜等物的佩戴。
预防生产性噪声危害,除控制声源噪声传播外,应积极开展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监护工作,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还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并对患有职业禁忌症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就业后半年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发现高频段听力下降达到和超过30dB时,应列为重点观察保护对象。
对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有短时间休息和工间操,一般每工作2~3h休息10~15min,可防止听觉疲劳,预防噪声聋。此外,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受噪声的影响,机体内维生素B1、B2、B6消耗较多,所以在饮食上应多些糙米、鸡蛋、牛奶、花生、蘑菇、豆类等含维生素B族较多的食物。
这些的话,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政府部门进行解决的,不是简单的说说就是可以解决的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
根据污染源及污染严重程度,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附件 1: 环境治理措施 做好除“四害”(苍蝇、蚊子、蟑螂)工作,加强环境治理是根本性措施, 因此要深入开展卫生洁化、 道路硬化和绿化活动, 对室内外各类环境进一步进行 全面整治,包括堵洞抹缝、清除杂物、清除存水等工作,以减少“四害”栖息、 孳生场所,提高城区环境卫生的整体水平。 一、水体治理控制措施 1、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做到明沟暗化,流水畅通。 2、整治地面、路面和房前屋后的各类积水,平整坑洼,硬化路面,绿化地 面,清除各类蚊、蝇孳生场所,确需保留的存水容器,实行养鱼或加盖密封,对 加盖密封的存水容器应适时投放药物; 加强池塘、溪流、河道等大中型水体管理, 采取生物防制等方法,做好防制工作。 3、清理建筑物的各类积水。对各类建筑物的阳台、雨棚、屋顶排水沿沟要 进行彻底清理、改造,不得有死水形成。高位水箱必须加盖上锁,防止蚊虫进入 产卵。 4、加强轮胎、废品、陶器存放等易造成积水的特殊场
陕北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之一,煤炭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利的生态影响,加强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