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空气中的测定:在用有机溶剂吸收本品蒸气后,用硝酸银滴定电导度的方法测定。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水环境和蓄水层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极高浓度或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不清,甚至死亡。液体或雾对眼睛有刺激性。大量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丧失。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可致哮喘。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000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硫化物。
甲硫醇钠(CH3SNa)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臭味,为强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化合物,可用于生产多种农药如灭多威、涕灭威等以及饲料添加剂蛋氨酸等产品,还可中毒的解毒剂。它的生产工艺多采用硫氢...
十二烷基糖苷APG表面张力低,具有优良的起泡性、稳泡性、增溶性、溶解性等性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理想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也耐酸碱。当然没毒了,它是吸附杀菌的,不会起化学反应。用完之后当然...
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
用作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提供硫成分用于PVC的硫锡稳定剂,丁苯橡胶,丁晴橡胶,合成树脂,丙烯酸乳液聚合物的分子量调节剂,PVC,PE,PP稳定剂抗氧化剂,氯丁橡胶,紫外线吸收剂,改性油,聚氨酯泡沫塑料,稳定剂。
在实验室可按下法合成。将125g溴代十二烷、38g硫脲和250ml95%乙醇的混合物加热回流3h。再把30g氢氧化钠和300ml水配成的溶液加入后,将混合物再回流2h。分取的油层即粗硫醇,水层酸化后用苯提取。将提取液与粗硫醇合并,用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苯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65-169℃(5.19kPa)馏分即为产品。约得80-84g,收率80%左右
蒸汽压:2.00kPa/142℃
熔点:-7℃
沸点:266~283℃,165-169℃(5.19kPa),142-145℃(2kPa)
相对密度:(水=1)0.8450(20/20℃);(空气=1)7.0
折光率:1.4589
闪点:87℃
稳定性:稳定
物化性质:清澈液体
危险标记:14(有毒品),7(易燃液体)
溶于甲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正十二烷基硫醇简介
英文名:
1-Dodecanethiol;
Lauryl mercaptan;
1-Mercaptododecane;
Dodecyl mercaptan;
Thiododecyl alcohol
国标编号:61591
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处理方案)——本资料为中国石化编制的2018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文件,共8页,编制于2017年。......一、编制思路二、主要变化三、分解与解读四、时间要求
丙烷气体 应急处理措施 部门 文件编号 制定 版本号 审核 生效日期 中文名称: 丙烷 英文名称: propane 分子式 :C3H8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纯品无臭 分子量 :44.10 蒸汽压: 53.32kPa/-55.6 ℃ 闪点: -104 ℃ 熔 点 :-187.6 ℃ 沸点: -42.1 ℃ 溶解性 :微溶液于水 ,溶液于乙醇、乙醚 密 度 :相对密度 (水=1)0.58/-44.5 ℃ 相对密度: (空气=1)1.56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易燃液体 )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丙烷气体 应急处理措施 部门 文件编号 制定 版本号 审核 生效日期 2.对环境的影响 :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 1% 丙烷,不 引起症状; 10% 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 醉状态、意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