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立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和发展地面沉降控制关键技术,为我国城市和地区安全保障提供支撑。主要研究方向为:(1)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新技术研究;(2)地面沉降机理研究;(3)地面沉降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4)地面沉降防治措施研究。
实验室总占地面积10150平方米,由地面沉降实体监测实验室和测试试验室组成,同时建有2个大型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场:宝山顾村试验场、浦东曹路试验场。实验室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和试验设施。地面沉降调查设备有人工地震探测仪2套、地质雷达2台及高密度电法、磁梯度仪等。地面沉降监测设备有GPS18套、静力水准仪184套、水准仪47套和全站仪4台、自动水位计215个等。地面沉降测试实验室配备有静三轴仪、动三轴仪、压汞仪以及常规土工设备,可进行土试样的常规试验、高压固结试验、流变试验、三轴试验以及微观结构变形试验等。
国土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是国土资源部按照《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部署,于2012年5月同意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
2016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会暨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和评议,对实验室给出了95分的高分,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挂牌运行。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过量开采紧密相关,只要地下水位以下存在可压缩地层就会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地面沉降,而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则很难治理,因此地面沉降主要在于预防。1.法制措施上海市为合理开采使用地下水,有效...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学术委员会由3名顾问和16名国内知名的行业领域专家组成。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秉承“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宗旨,“包容、民主、规范”的管理理念,通过全面建设,努力使实验室成为在地面沉降调查、监测、研究和防治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解决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2100433B
GPS测量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 伟1, 2,徐绍铨 1,刘爱田 3,王 超 4 (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2.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 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3.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山东 临沂 276001;4. 山东省泰安国土资源局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为了研究用高精度的 GPS高程测量来监测城市地面的沉降变化 , 在 N 市建立 了 GPS基准网和 监测网。在 观测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以获得高精度的高程分量。顾及到对流 层延迟的影响 ,采用 Saastamoinen模型来计算 对流层延迟的干分量 ,用随机过程模 型来估 计对流层 延迟中 的湿分 量变 化。基线 解算采 用了 高精 度解算 软件 Bemese,网平差使用了 PowerADJ科研版。实际算例表明 ,采用 GPS技术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监测 , 获
·212· 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 5月下 GPS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倪宝龙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近些年,在地表沉降、大坝自动化监测、陆海垂直运 动监测、滑坡监测等方面已得到应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和 精度,也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为替代水准监测提供了 可能。随着 GPS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程分量精度的不 断提高,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的监测服务,提高城 市地面沉降监测的效率。 【关键词】 GPS;地面沉降 ; 水准测量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 1、地质成因 从地质因素看,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几种原因:构造活动形 成的沉降;软弱土层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强烈地震对地面沉降的 影响;海平面上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2、地下水开采引起面沉降成因 超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开采地下水 过程中,因为水取自砂层,所以首先引
本项目深入调研我国地面沉降防治取得显著控沉效果地区的工作成果和成熟经验,建立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体系,统一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技术要求,提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监测网布设、监测方法等关键技术要求,明确地面沉降评价和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及其要求,形成全国适用的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30126 |
项目名称 |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
第一完成单位 |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 |
方正、王寒梅、杨天亮、吴建中、徐安飞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9-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0-12-01 |
任务来源 |
部门计划; |
成果登记号 |
20130124 |
成果名称 |
上海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 |
第一完成单位 |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 |
陈华文、魏子新、王寒梅、俞俊英、刘金宝、吴建中、方志雷、熊福文、杨天亮、詹龙喜、刘映、陈洪胜、李晓、陈明忠、谢建磊、李金柱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6-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7-12-01 |
主题词 |
上海;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防治 |
任务来源 |
地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