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6年的肇庆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2000年西江大学升格为本科层次大学并更名为肇庆学院后,物理系更名为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07年我校为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三系(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两所(电子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和节能技术研究所)、一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电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光机电一体化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现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505人。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基本信息

中文名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前    身 肇庆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
成立时间 1976年 地理位置 广东肇庆

我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教师队伍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实验师7人,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27人,其中双师型(讲师/工程师)人员4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实验室总资产达1400万元,不仅强有力地支持了各专业的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开放型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的需要,也为学生和老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我院在洛阳拖拉机集团等8家公司建有稳定中/短期实习基地。

我院具有重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传统。2000年以来,科研课题立项6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合作),省部级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30项;争取教学研究项目20项;学院与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密切合作,承担的横向项目8项。先后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肇庆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肇庆学院科技进步奖等共15项。近五年来,我系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共300多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99篇,被SCI、EI等全文索引收录28篇。

2001-2009年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广东省一等奖12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27项,在广东参赛院校中名列前茅。另外,我院相关专业学生还参加广东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竞赛和广东省物理师范生创新竞赛。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电子天平 YP4002 400g/10m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YP6002 600g/10m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YP1000 10001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YP10000 100005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YP40000 400009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MP10K 10kg/1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北京世纪诚达试验仪器(集团)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TP1000 1000g/0.1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金恒

0%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YP1002 100g/10m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汇科

0% 天津汇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7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22年2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2月信息价
电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1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电子信息标签 电子信息标签|7个 3 查看价格 广东鑫业智能标签应用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19-04-12
15mmPVC宣传栏工程学院简介 15mmPVC,面层彩印UV高清画面后雕刻成型|120m² 1 查看价格 广西多胜艺广告有限公司 广西   2022-12-01
电子信息标识器 电子信息标识器|7个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德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0-08-28
电子信息导游牌 详附图,含基础等所有工作内容|7个 2 查看价格 广西精绘广告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22-06-21
公交电子信息 防护等级:IP5555寸高亮低功耗LG工业级显示屏分辨率:1920(H)X 1080(V)带有自适应调光感应器全工业级,32GSD卡存储支持断线重连功能工业级LINUX嵌入式系统包括漏开关,空开,开关源、防雷保护器、继器、交流接触器等|8套 2 查看价格 广州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21-10-22
LED电子信息显示屏 参数型号:物理点间距:10mm ,像素管型号:红管DIP546 ,发光点颜色:1R,基 色:纯红,物理密度:10000点/m2 驱动器件:采用LED专用驱动器件,落地支架墙安装;面积:1.5m2. 3.含源、钢结构支架包边 4.安装调试及系统调试等 5.其它要求详见设计图纸、招标技术要求|2.0套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凯胜工贸有限公司    2016-04-22
电子信息屏插座 250V,10A|360套 3 查看价格 上海璞高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05
一楼学院LOGO 3厘米厚不锈钢精工字,烤汽车漆,丝印80公分|1个 1 查看价格 四川领衔标识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6-29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常见问题

  • 机电工程学院所都有哪些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如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该系所在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2005年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微纳结...

  • 河北机电工程学院是真的吗

    是真的 我在这个学校毕业的

  • 河北机电工程学院是民办的吗?

    公办高职院校。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文献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格式:pdf

大小:705KB

页数: 2页

评分: 4.4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西江大学物理系和肇庆教育学院物理系。2000年,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物理系更名为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07年学校为整合教育资源,以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基础组建了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立即下载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格式:pdf

大小:705KB

页数: 1页

评分: 4.7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立即下载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6月,学院下设5个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工程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通信工程系

通信工程

光电子技术科学系

光电信息科学工程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有140余名教职工,其中,教授46名、博导41名、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四青”等人才1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名、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3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南开百青13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天津市教学团队2支,南开大学教学名师2名、南开大学教学团队4支等。

天津市教学名师:孙桂玲、张伟刚

天津市教学团队:电子技术类课程及实验实践教学团队(2015年,孙桂玲)、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教学团队(2013年,张伟刚)

优秀人才

人才类别

姓名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龚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武鹏飞、龚克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刘海涛、刘艳格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刘艳格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刘晖、赵颖、左旭、刘伟伟、刘海涛、张晓丹、刘艳格

第十二届天津青年科技奖

刘海涛

“十二五”863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张晓丹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张晓丹

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张晓丹、刘伟伟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

刘海涛、张晓丹、刘艳格、刘伟伟、王卫超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团队

张晓丹、刘艳格

天津市首届杰出青年基金

王卫超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天津市线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门,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设有1个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IC设计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智慧城市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科研方法论

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

科研方法论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科研方法论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科研方法论、信号与系统

天津市线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本科生获全国性科技竞赛奖项有: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3项,2017年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8年、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各1项。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多元协同的电子信息类“45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电子信息类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天津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一级学科)

天津市重点学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光学工程、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光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光学工程、电子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刘 忆

女,1956年4月出生,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调研员,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名师。近几年,共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煤炭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徐州市科技局下达的包括省自然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等二十余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研成果A类奖、阜新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杨根喜

男,1966年2月生,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完成江苏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熊永超

男,辽宁省阜新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原阜新矿业学院,1991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2006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任教,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山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无损检测与控制等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20余项,编写出版统编教材和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李菊丽

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省级、校级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奖,主持建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螺杆铣刀数字化设计与加工仿真系统研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敏捷开发”等8项,“单层钎焊金刚石成型砂轮的研究”项目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编写出版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等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得省文明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王树臣

男,满族,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注册ASE)。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0年7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篇;出版教材等4部,其中3部任主编;主持省级教研课题3项,其中两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市科研课题各1项。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杨 莉

女,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近几年主持、完成河南省省级科研项目11项,省级鉴定均达国内领先以上水平,获河南省省、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其中国家纺织总会重点教改项目“热加工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纺织工业局部级教改项目二等奖,河南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书4部。共在“焊接学报”、“中国造纸”、“东华大学学报”、“金属热处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EI收录4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倪宏昕

男,汉族,河南偃师人,教授,徐州市政协委员,1983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江苏省金工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主要从事化学热处理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省部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4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2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编写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2001年和2003年被评为徐州市优秀专家。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黄传辉

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徐州市高校科学技术协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制造工业协会副会长。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EI收录9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教育部国家提名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多项。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于庆波

男,1970年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主讲《金属学》、《专业英语》、《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等课程。另外,多年来一直从事轧制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高强度管线钢DWTT断裂理论,低碳贝氏体钢强韧性机制,有限元模拟,高层建筑用耐的抗震、耐火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结合科研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秦建华

男,1964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湖北工学院(现湖北工业大学)机械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毕业后在湖北恩施轴承厂工作。1992年—2007年先后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5年到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02年评为副教授。2009年至今在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任本职以来在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文章21余篇,其中EI收录1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其中5篇EI收录。发明了机筒成型法技术,以发明人排序第一授权、受理机筒成型法相关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张佐营

男,1969年生,山东费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制造与测试。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车辆与发动机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军区某部从事装甲车辆维修管理工作。2002年至2008年,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技术革新等项目4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石端虎

男,1973年生,中共党员,山东曹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8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焊缝无损检测、图像处理、缺陷分割与识别、缺陷定位、可视化以及堆焊材料的优化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的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结题1项,参与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结题1项,徐州市课题结题2项,在研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校培育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青蓝工程”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10年12月入选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2011年3月-2012年8月挂职担任江苏省睢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2012年8月获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优秀成员称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的基础上于2012年9月组建而成,它是学校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1908年曾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工程底蕴,被誉为是“机电工程师的摇篮”。

学院现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3007人。“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2年顺利通过立项建设终期验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信息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通信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3人,其中专职教师1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为16%,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为70%,教授6人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为5%,副教授29人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为26%。

学院下设电气工程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软件与理论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物联网工程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电工电子学教研室,拥有省级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实训中心。学院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GE自动化集成系统实验室”、“西门子工业网络控制技术实验室”、“德州仪器DSP技术应用实验室”、“富士通半导体物联网技术实验室”、“台湾永宏电机PLC及应用实验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移动通信实验室”、“Freescale嵌入式实验室”,与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嵌入式联合培训认证中心"、还建立了"Cisco网络学院"。同时与多家知名IT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工程实验和实训条件。

该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福富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优良的成绩。

学院与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继承和发扬百年老校“真、诚、勤、勇”的校训,明确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所需信息科学与工程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立志与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以上数据截止2013年1月15日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