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绿色的是接地网用的-40*4扁钢,接地图中除了计算端子箱、红色的管线和配管之外,还计算测试点、接地网或接地母线,有的还要计算跨接线,最后计算接地网调试。
百度地图不提供北京地铁线路图下载(其他城市也不提供),因此没法下载。百度地图提供的地铁线路是矢量图,即便提供下载,也没法直接浏览,必须再提供一个浏览框架,较之直接通过浏览器浏览更麻烦。如果需要较简单的...
WarCraftⅢ World Editor(简称WE),是暴雪巨作《魔兽争霸Ⅲ》所附带的功能强大的地图编辑器。世界上很多地图制作高手已利用WE创作出了类似《反恐精英》、《暗黑破坏神》、《雷电》、《大...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使地图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给制图综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这一特定的信息交换平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建立了以实例数据库为核心的用户需求提取模型.同时也讨论了面向无级比例尺的矢量数据的信息压缩.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使地图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给制图综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这一特定的信息交换平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建立了以实例数据库为核心的用户需求提取模型。同时也讨论了面向无级比例尺的矢量数据的信息压缩。
《GIS与地图信息综合基本模型与算法》是作者毋河海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测绘局科研项目和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等地图综合问题研究成果的集成,书中研究的仅是在地图数据库或GIS空间数据库中存储的地图空间信息。
1.综合的DLM(数字景观模型)观
因为综合子过程多种多样,我们可把它们“再综合”为两类,DLM类和DCM类。第一类包括信息变换算子;第二类包括图形再现算子(数字/图形转换),它原则上不涉及信息量的改变。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把核心问题集中于研究改变地图内容及其细节的第一类算子。所谓的模型综合、数据库综合与DLM综合,它们是完全等价的。综合的对象是DLM,而不是表示它们的符号DCM本身。
2.地图数据库对自动综合的支持
地图数据库对自动综合的支持体现在:综合对象的支持——DLM(数字景观模型),它是地图数据库的用户观点;数据关系支持——语义关系,空间关系和拓扑关系;为综合所需的基于布尔集合运算的多准则数据检索;综合结果(多尺度,多文件)结果的存储与管理。
3.非线性综合思想的提出
非线性综合的思想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中:(1)在结构化综合中,地图载负量的变化是遵循s形(非线性)模型,它是一种受限生长模型或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2)作者提出了扩展分维模型及其在综合中的应用,其中强调指出了通常分维(线性,常量,单参数和自相似)与扩展分维(s形,函数,双参数和非自相似)的本质差别。作者的观点是,综合在宏观上应遵循非自相似原则,即非线性原则。自相似犹如函数的导数或曲线的切线那样,只存在于函数或曲线的无穷小邻域。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多分辨率与多比例尺之间的合理的对应关系。
4.结构化地图综合
GIS与地图信息的结构化综合通过三级结构模式来实现:(1)总体构思子模型,它执行项目的设计任务,遵循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图载负量变化的一般非线性(逻辑斯蒂)规律确定地图的载负量,其主要问题是要确定在新设计地图上要表示“多少物体”。(2)结构实施子模型,它的任务是要确定用“哪些物体”来构成已确定的“多少物体”,此处可用的辅助手段是确定和利用必要的语义关系、几何关系和拓扑关系等,即通过结构关系来选定所需数量的物体,或者说这是一个由多种关系来制导的过程。(3)实体塑造子模型,它的任务是以已选定物体个体为对象,对其细节进行综合,把原物体雕塑成具有新面貌的新对象。
5.上述综合原理在四类几何形体综合中的体现
上述综合原理已在下述四类几何形体中得到初步实现:
点群目标综合的实现步骤为:(1)生成凸壳层的多层嵌套;(2)通过层数的减少或合并进行全局结构上的综合;(3)最后对位于各层(多边形)上的点状物体进行取舍,这一步骤犹如进行一般的曲线综合一样,因此,此方法的实现,意味着方法论上的变换,即将点群目标(面状目标)的综合转换为壳层(线状目标)上点状物体(曲线上的顶点)的综合。
线群目标(以河系为例)综合的实现步骤为:(1)建立河系的等级树(非自然树)结构;(2)根据各条河流在树结构中的地位和它所拥有汇水面积来确定它的重要性,汇水面积可作为统计意义上的河系线状目标的Voronoi图来建立。
面群目标(以居民地建筑物为例)综合的实现步骤为:(1)确定两邻近面状物体的重心连线,并以此作为引力方向;(2)根据两相向侧面的形状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合并。
地貌形态结构化综合的实现步骤为:(1)生成地貌骨架线(山脊线与谷底线)的等级树结构;(2)犹如河系综合那样,此处对谷底线按其在树结构中的地位和它所拥有的统计汇水面积来确定它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决定取舍。因为这里谷底线被看成是谷地的“替身”,所以它的取舍意味着与它相关的一组等高线弯曲的去留。因此,这里发生的是等高线弯曲的成组综合。
最后,作者对下述与空间对象的分析和表达有关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1)斜轴抛物线光滑插值,它确保曲线的最大曲率点(结构点,转弯点)位于原始数据点上;(2)S形分布的数据拟合数学模型研究;(3)I)TM主要因子生成的密集窗口等高线束方法;(4)保留全部原始数据点的不规则四边形DEM生成方法;(5)二次有理插值与逼近,这里有四种实现途径:最小二乘法、五特征点法、五分段和值法以及基于给定结点的插值法。二次有理方法的优点是:多项式次数低(二次)、计算简单和自由度高(五度)。当然,不可忘记,它是不便于驾驭的。
《GIS与地图信息综合基本模型与算法》可供地理、地质、林业、水利、测绘、石油、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管理与规划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参考应用,同时,也可作为地图和GIS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当前,各国又在大力上马“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的多尺度或多分辨率表达已经成为热点,本书对此也有参考价值。
2100433B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