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每年4次考试,安排在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
级别 |
日期 |
考试时间 |
科目 |
涉及科目 |
一级智能建造师 |
每年3、6、9、12月最后一个周末 |
9:00-11:00(2小时) |
智能建造理论(综合) |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原理及技术应用》、《建筑大数据原理与应用》、《建筑智能装备技术与应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与实务》 |
14:00-16:00(2小时) |
智能建造实务(综合) |
|||
二级智能建造师 |
每年3、6、9、12月最后一个周末 |
9:00-11:00(2小时) |
智能建造理论(综合) |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原理及技术应用》、《建筑大数据原理与应用》、《建筑智能装备技术与应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
14:00-16:00(2小时) |
智能建造实务(综合) |
|||
三级智能建造师 |
每年3、6、9、12月最后一个周末 |
9:00-11:00(2小时) |
智能建造理论(综合) |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原理及技术应用》、《建筑大数据原理与应用》、《建筑智能装备技术与应用》 |
14:00-16:00(2小时) |
智能建造实务(综合) |
智能建造师考试分为智能建造理论(150分)、智能建造实务(150分)两个综合类科目,总分为300分,以各科成绩均不低于90分视为合格,最终评定成绩为两个科目加权后的平均分,其中理论科目权重比例为40%,实务科目权重比例为60%。
其中智能建造理论科目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智能建造实务科目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论述题组成。
涉及内容为《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原理及技术应用》、《建筑大数据原理与应用》、《建筑智能装备技术与应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与实务》
(一):一级智能建造师报名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并经考前培训学时达标,可以申请参加一级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等级认定考试:
1.取得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大学本科学历满2年,或取得非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满5年
2.取得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大学大专学历满4年,或取得非相关专业专科学历满6年
3.取得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以上学位;
4.已取得国家一级或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5.取得二级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证书满1年。
(二):二级智能建造师报名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并经考前培训学时达标,可报名参加二级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等级认定考试:
1.取得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具备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工作满2年;
3.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本科或本科学历以上在读生;
4.已取得国家一级或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
5.已取得三级智能建造师满2年;
6.从事建设工程项目工作满3年。
(三):三级智能建造师报名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并经考前培训学时达标,可报名参加三级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等级认定考试:
1.中专学历满2年;
2.专科学历满1年;
3.在校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
4.从事建设工程工作满2年。
一级建造师考试时间在9月的一个周末,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4个科目。报考条件: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以下...
我觉得视频讲座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根本的效果还要从书本上研究出来的,书是肯定要看透的,讲座只是一个导引作用。
建造师考试一共分4科,第一年过几科,第二年考另外的科目
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人员现行等级划分为一级智能建造师、二级智能建造师、三级智能建造师。
一级智能建造师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能够掌握专业化智能建造技术,并具备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人员,是工程建造 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高度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二级智能建造师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能够掌握一定的智能建造技术,并能够进行智能建造过程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三级智能建造师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能够掌握基本的智能建造技术,具备初步管理操作和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职业化培训和考评针对人群广泛,包括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从事工程基础施工、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各领域人员和有志于从事智能建造的各类人员等等。
2021年03月26日,巴中政府采购网发布巴中市中心医院南池院区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项目资格预审,其中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和二级智能建造师以上资格。
2021年06月02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海西州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其中评审方法和标准对服务团队的要求:投标人拟驻派本次项目的项目经理具备信息类高级项目经理证书的得 2分,不提供不得分;项目组成员中具有一级智能建造师证书的得2分,不提供不得分;项目组成员中具有3名及以上高级工程师证书的得2分,不足3名得1分,不提供不得分。
2017年5月4日住建部网站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同时2017年阿里巴巴发布《智慧建筑白皮书》显示,中国智能建筑工程总量已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的总和,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已超过5000家,智能建筑集成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8〕4号)公告,首次将智能建造纳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各地要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后备保障。
自此,智能智慧化建设项目的落地岗位正式形成,即传统建造师 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型人才——智能建造师。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工程建造技术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技能水平,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评价监督,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组织实施的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等级考试和认定工作正式开启,经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颁发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证书。
智能建造师能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智能测绘、智能设计、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管理;能胜任传统和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同时能胜任一般土木工程项目的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是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意识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在未来的传统建筑行业以及新型的BIM建模技术、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等工程建设行业和模式中,智能建造师都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官网首页,(查询考试成绩及证书信息)按照以下顺序;培训评价、证书查询或成绩查询、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证书编号或相关信息即可在线查询。
2016年12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7年05月0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0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129-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9年0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7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129-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智能建造师既具有土木工程师具有的技术能力,又具有智能新土木人才的复合知识结构,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范围广泛。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服务新房地、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和绿色建筑等建筑业新技术单位,据行业预测,智能建造技术人员缺口将大于100万/年,智能建造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在传统工程建造技术和建筑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智能建造师与传统建造师共同承担着我国建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未来。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动,做为新时代的工匠人才,智能建造师也将会是下一个建设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隶属于建设部,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建设行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负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化机构秘书处工作,承担标准规范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部分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 2020年8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复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同意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同有关单位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这是我国在城乡建设领域首次获得筹建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2006年,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颁发的《认证机构批准书》,认证中心作为院开展认证工作的实体,依托院已有的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部)级中心资源支持下,正式对外开展认证业务。
经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颁发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证书。 依据《职业教育法》规定,可做为持证人上岗就业和晋职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深入贯彻国办《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工程建造技术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技能水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决定联合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共同开展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等级考试工作。经学时达标并考核合格人员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改革报进行公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13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各地要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后备保障。
经学时达标并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批准并颁发智能建造师专业技术人员证书,同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发布招标信息网站中国招标投标网对参培人员和单位进行公示。 2100433B
三、著作权 (一)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在我国,著作权等 同于版权。 (二)建设工程活动中常见的著作权作品 1.文字作品 2.建筑作品 3.图形作品 (三)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从事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创作出作品的 作者及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1、单位作品——单位为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往往就是单位作品。单位作品的著作权完全归单位 所有。 2、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与单位作品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 单位作品的作者是单位,而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公民个人。 一般情况下,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
建造师考试心得体会 本文以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实务考试为例说明 本人参加一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已经三年有余。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已经 取得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三个专业,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 (15 年通过)及注册安全工程师( 14 年通过)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这一系列的考 试,多少有点心得体会,虽然不是什么制胜法宝,但也希望对有志于参加建造师考试 的同仁有一定的帮助。我也是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讲讲我的考试历 程。 本人 12 年 9 月转行进入建筑行业从事测量工作。对于这一个行业非常的陌生,一 点基础也没有,就连钢筋型号等级都不懂。所谓的测量工作就是对全站仪的学习。这 便是我建筑生涯的开始。 刚开始,真的很痛苦,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那么的陌生。我想到的第一个事情就 是尽快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于是,我便四处咨询,报读了电大的土木工程本科学历, 并跟我的朋友说,
在传统工程建造技术和建筑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智能建造师与传统建造师共同承担着我国建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未来。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动,做为新时代的工匠人才,智能建造师也将会是下一个建设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
智能建造师既具有土木工程师具有的技术能力,又具有智能新土木人才的复合知识结构,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范围广阔。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服务新房地、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和绿色建筑等建筑业新技术单位,据行业预测,智能建造技术人员缺口将大于100万/年,智能建造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智能建造师既具有土木工程师具有的技术能力,又具有智能新土木人才的复合知识结构,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范围广阔。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服务新房地、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和绿色建筑等建筑业新技术单位,据行业预测,智能建造技术人员缺口将大于100万/年,智能建造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