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 | 建 于 | 2002年6月 |
---|---|---|---|
建设单位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门 类 | 工学、理学、医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7个专业,56个班,1700余名学生,开设5门实验课程,共116个实验项目。年实验人时数达27万。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不同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课时类型,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体现了“基本要求加特色”的办学模式。强调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为75.8%。
近5年,实验中心设备投资累计1500万元,更新仪器设备的实验项目36个。5年中实验仪器更新率达83%,保持了实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中心强调现代化的大型仪器为本科生实验教学服务,通过统一管理和调配,大幅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
实验中心通过自行研制、合作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开发了实验预习测试系统、实验视频教学系统、实验选课系统和大型仪器预约系统,建设了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验中心通过教学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课程责任教授负责制,使教学方法的研究制度化,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基本型实验”强调规范化训练,“综合设计型实验”强调启发式教学,“研究创新型实验”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编写和出版了《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程》、《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金属学实验指导书》等实验教材,并自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与技术实验指导书》等实验讲义。积淀了我校多年来实验教学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学科领域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行研发与合作开发装备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了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实验中心现有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56个,其中实验视频材料3个。实验中心积极参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各高校资源共享,使实验中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资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下设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室、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与微观组织分析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设计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教学统一安排、实验场地统一使用、实验人员统一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统一购置与管理。
利用实验中心的网站,实现了网上信息功能、网上预习功能、网上授课功能、学生实验课成绩的登记与查询功能、网上答疑功能。
实验教学队伍由专职人员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其中专职人员包括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和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中心现有人员63人,其中专职实验人员27人,兼职实验教师36人。专职实验教学队伍副高以上职称14人,占51.9%,具有博士学位人员9人,占实验技术队伍33.4%,年龄50岁以下人员21人,占实验技术队伍77.8%。实验教学队伍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符合教育部的要求。
现任实验中心主任潘清林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武汉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系;2000年8月获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1998.10-1999.9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作访问学者。潘清林教授先后担任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及实验、材料物理及实验、材料失效分析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是粉末冶金院,这是两个不同的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专业)教学、科研与新产品试制开发三结合的学科综合基地。现有教职工2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你要读博或者搞研究的话,个人感觉光学可能更有前途一些。材料科学工程这个学科毕竟存在了太长时候,要有所突破是比较难的。而光学工程 的 LED 方向 应该在未来的几年里或者一段时间有广泛的应用。
我在哪会还没这专业,这应该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刚开始鼓捣的东西,师资、经验是什么情况不多说,这就跟朝鲜弄火箭发射卫星一样大家都懂得,我也不多说,毕竟是母校。自己把握,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术业有专攻,只要你...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2年6月,属校、院两级管理,依托的建设单位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等十大门类,共有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两院院士16人,其中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黄培云、左铁镛、黄伯云、曾苏民、金展鹏5位院士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粉体材料、冶金工程和机械工程7个本科专业、56个班、1700余名学生开出实验课程5门,实验项目总数116项,实验总学时达27万人学时,实验教学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性突出、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大”的特点。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组建以来,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211”和“985”工程建设以及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在实验教学理念更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高起点、多学科背景下的融合与发展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所属的公共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实验室组建而成。在“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立了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及微观组织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三性”实验四个实验教学板块,开设了5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配套出版了3本实验教材、4本实验讲义,全面更新了学生实验仪器和设备,实现了实验教学开放运行。
(2)依托国家级教改项目的实践,实现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跨跃发展
作为国家级教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教改实践基地,随着基地建设和教改实践而得到了跨跃式发展。 2002年以来,中心累计设备投资1200万元,共享实验设备投资500余万元,更新实验项目3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承担省部级和学校各类教改项目25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教学成果奖9项。
(3)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追求卓越的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包括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与微观组织结构实验室、材料综合设计实验室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等,现有人员63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27人;实验用房面积3600m2;仪器设备总值2600万元,共934台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实验教学中心的卓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经费主要源自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费用和学校的投入。近5年来,累计投资1700万元,分别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改造和教学研究等,使实验室软硬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并在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验室每年运行经费约40万元。
2002年以来,实验中心共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8项,校级1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篇;获各类教学成果共9项。
2002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共承担科学研究项目146项,进校科研经费1.2亿元;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426篇;申请专利36项,已授权14项;获科研奖励1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0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中南大学重要的专业课教学平台,设备和环境建设得到了教育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建设经费来源包括:“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专项经费。近5年累计投资1500万元,其中对仪器设备的投资为1200万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仪器设备总台(套)数934台(套),金额2600万元。近5年共计改进或自制实验设备 14套。制订了一整套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保证了运行效果良好。仪器设备采取“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模式进行严格管理。2005年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大型仪器管理先进集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覆盖面广,每年面向7个本科专业,56个班,1700余名学生,开出实验课程5门,实验项目总数116项,实验总学时达27万人学时,实验开出率高达到100%。
近5年来,本科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共完成90余项科技研究,成果已汇编成5本《创新论文集》;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预赛作品30余件,获各类国家、省、校级奖励40余项;成立了中南大学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长沙纳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此带动下,学生还创办了“长沙利普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等实体。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校期间在国内外刊期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0余篇。创新教育活动得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社、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均对学院创新教育做过专题报导。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按一级学科专业培养本科生,实行了宽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中国教育报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已见成效”。学院创新教育改革得到了柯俊院士、崔昆院士的赞赏,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改搞得好,实践教学很有成效”。中国材料学会已连续两次邀请学院在中国材料研讨会上就材料类学科教学改革做专题报告。据《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估结果,2004年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居全国同类专业的3/68位,材料物理专业办学水平已连续两年居全国第1位(1/34,1/44)。
近五年来,据统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办与参加全国性教改会议9次,在有关大会上作教改经验专题报告4次。
近5年来,实验中心接待来访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80余所高校,约300余人次。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
特色一
构建了“以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为主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基本操作、研究方法、现代测试分析手段为基本内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平台-综合设计实验平台-研究创新实验平台,‘三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实验课程以“方法论”的普适性贯穿各个实验教学模块,对某些实验安排多个可供选择的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能满足各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的要求,体现了实验课程的普适性和专业特色。构建了全方位开放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实验营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特色二
构建了全方位开放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实验营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对开放实验教学进行管理,建设了大型仪器实验预约系统和实验预习系统,实现了网络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管理以及网络信息交流。将实验教学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有解实验”变为“求解实验”,由“知识积累”变为“智能开发”。贯彻“资源共享”的原则,“实验中心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的开放、仪器设备的开放,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
特色三
推行“三位一体两结合”(即:“教学、科研、学科三位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结合,打造实验教学队伍成长的环境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师资队伍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问题,保证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解决了“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源头问题;通过科研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导为核心,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
依托“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平台,进一步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依托我校多学科优势和特色,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的经验,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的思路,在追求卓越的理念下,把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示范辐射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将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求实、创新、开放、卓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基地,为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作出积极贡献。2100433B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试卷2010
材料实验中心组建于1999年,由原材料测试分析中心及属于各专业自己所属的专业实验室合并,并进行调整重组,成立了实验中心, 2001年合校后改为材料实验中心,与材料工程系、材料科学系一起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的三个二级教学单位。中心建筑面积 6300M2,下设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9个大型仪器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三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先进建筑材料实验室等五个学科方向实验室,及院机房和陶艺制作室。中心拥有固定资产 多万元,其中大型测试仪器设备占1500多万元。材料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 9人,获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人。 材料实验中心每年承担的实验教学工作量约万学时。同时,中心在保证本专科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面向本专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及学位论文,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开放,为教师、优秀的研究生及本专科生提供科研和创新的实验平台。部分开放实验项目可对全校开放。除了教学工作以外,中心承担着 全校科研相关的测试项目及承担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的功能。中心仪器设备较为先进,硬件条件在省内同类高校实验室中处于先进行列,为本专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及为科研工作的全面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材料实验中心承担全院所有实验课及相关院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开设有实验的课程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测试技术、材料工艺性能实验、流体力学与设备、热工过程与设备、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00">CAD)、材料物理、计算机工程应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课程,以及水泥工艺综合实验、陶瓷工艺综合实验、玻璃工艺综合实验、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粉体工程综合实验及热工综合实验及个专业的设计性实验,共计 49个实验项目。其中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为大综合、大设计实验项目,大多数项目的学时数为 30学时。通过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任何一个实验,都能使本专生贯串一门甚至多门课程的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面向重庆大学土木建筑类、资源与环境类10个专业开出各类实验课程22门共158项,每年承担41个教学班约1250名本科生的教学实验(不含研究生实验人数),并接纳和指导200~250名本科学生进行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重庆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各级别的创新实验和结构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以上实验教学工作量达到17.6万人时数。此外,中心还承担了大约50名博士生、300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试验和教师的科研项目试验工作。
实验教材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按照所建立的新实验教学体系,编写了系统的实验教材。对开出的每一个实验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提出实验要求、目标和思考题,以利于学生实验前的自学和提出实验方案。
基于生师双育、教研相长、设备双用、教师双角、全面开放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本中心在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实验设备购进(兼顾系统配套先进性)等方面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实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与人文条件。
队伍年轻齐整、教研设施配套先进和全员团结进取是目前本中心发展的主要优势,这也为其实现“建设国家级高校专业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目标打下基础。本中心的快速成长必然对我省乃至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