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是为解决夯扩桩在老粘土层中的夯扩难题,以获得足够大的扩大头,提,拓宽其应用领域而设置的。这是国内首次利用模拟手段对夯扩成桩机研究,而且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具有推广价值。 主要具体1.通过模拟试验,表明扩大头的形态随土性质不同而异,在砂性土中呈纺锤形,有比较明显的最大直径,且最大直径在砂土层与上覆土层的在淤泥质土中的扩大头呈球形,在老粘土中扩大头形状接近园柱体。、扩桩扩大头的形状比较明确的描述,对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有重要的2.从一次和两次夯扩桩进入持力层的资料分析,无论是一次还是两端进入持力层40-70cm时,所形成的扩大头直径最大,即进入持力层为大头最为理想,提出了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佳深度,对夯扩桩施工有指导3.提出了不同土层扩大头直径的计算公式,并在两次夯扩的基础上,推导计算扩大头直径的计算公式,其公式推导严谨合理。经过试验还对公式扩大头直径计算,提出了不同的修正系数α值,是对α值的新概念,对施工均有指导作用。 4.通过模拟与现场试验,在老粘土中应用夯载力从500KN提高到800KN,扩宽了夯扩桩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建筑物的一步发挥了夯扩桩的优势。 5.通过模拟试验,选择扩大头参数的制桩头进入持力层合理深度等措施,提高了在老粘土中单桩承载力。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80336[08964] |
项目名称 |
在老粘土中提高夯扩桩单桩承载力施工技术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 |
主要完成人 |
曹建春、李依平、茅贵文、朱大富、官善友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3-08-04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4-10-04 |
主题词 |
桩;承载力;模拟;老成土;持力层;实验研究 |
任务来源 |
B |
1、最靠谱的办法是静载实验确定,即在场地打若干测试用桩,测试出极限承载力,然后根据规范公式(其实就是把极限承载力除以2)得出承载力特征值。当然,要满足必要的概率分布。 2、如果不做实验,也...
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不产生过大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特征值。符号为Ra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qpa*Ap+up∑qsia*lif,其中Ap为桩的截面积,up为桩截面的周长,lif为桩长度,qpa为桩端土承载力,qsia为桩周土摩阻力。即单桩承载力由桩长、桩径、桩端土承...
在老粘土中提高夯扩桩单桩承载力施工技术研究
高粘剂凹土是利用稀有天然非金属矿--凹凸棒石粘土(Attapulgite Clay)经过浸泡、研磨、脱水、表面活化、粉碎包裹、调配等工艺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种高粘度产品。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注浆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我国注浆技术发展概况
第三节 粘土固化浆液的起源与特点
第二章 粘土矿物学基础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高岭石类粘土矿物
第三节 蒙脱石类粘土矿物
第四节 伊利石
第五节 小 结
第三章 液体流变学基础
第一节 液体流变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浆液流型的分类
第三节 流变学测量仪器
第四章 粘土―水泥浆的流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粘土―水泥浆的流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粘土―水泥浆作用机理
第四节 粘土―水泥浆在圆管中的流动规律
第五节 小 结
第五章 粘土固化浆液固结机理
第一节 水泥的水化反应
第二节 水玻璃与粘土的反应机理
第三节 水泥与水玻璃的反应机理
第四节 水泥土固结机理
第五节 粘土固化浆液固结机理
第六章 粘土固化浆液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影响粘土固化浆液凝结时间的因素
第三节 粘土固化浆液流变性研究
第七章 可注期的概念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可注期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可注浆期概念的量化
第四节 可注期测量仪器的标准化
第八章 粘土固化浆液注浆原理
第一节 粘土固化浆液的可注性
第二节 劈裂注浆原理
第三节 压密注浆原理
第四节 渗透注浆原理
第九章 粘土固化浆液制浆工艺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制浆机具
第三节 粘土的选择
第四节 粘土固化浆液制浆工艺
第十章 粘土固化浆液的注浆工艺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注浆孔钻进成孔工艺
第三节 粘土固化浆液的注浆工艺
第四节 注浆效果的检查办法
第五节 小 结
第十一章 粘土固化浆液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平衡综合治水法
第二节 粘土固化浆液应用实例
附录 塑性强度(Ps)测定仪
参考文献
2100433B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的通知 建标【2001】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