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质量管理 | 主要建设单位 | 天津大学 |
---|---|---|---|
课程负责人 | 何桢 | 类 别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0年11月24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100433B
课程负责人:何桢
授课教师:施亮星、曲亮、赵秀杰、商艳芬
质量手册是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项层文件。对内是实施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对外是证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的证据,是实施质量保证的一部分。而公司的总则就相当于国家制定的法律,...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质量责任书 姓 名 覃德芳 岗位证书名称及编号 05031100164 开始承担责任时间 2008.03 工程名称 金玉路、盛景路照明工程 工作范围 全面负责 是否承担技术文件签证 是...
你好,一般的钢筋管理其实说严格吧 他也算不上,你说不严格吧有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点点 1.钢筋的质量要求,按国家的规定,一般未成品钢筋都要拿去实验室试啦,成品钢筋主要时检查钢筋的制作效率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标...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课程教学标准 二、 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课程以 “任务驱动 ”为主线,以单 元、模块、学习任务为层次安排,主要内容包括焊接结构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求、常见焊接缺陷及耐压试 验方法和焊接结构生产领域中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三部分内容。 课程是以近代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为基础的焊接学科之一,又是全面质量管理科 学与无损评定技术紧密结合的一个崭新领域。同时课程是和实践紧密联系,只有掌握大量检测实践经验才 能胜任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岗位。 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熟悉焊接 质量控制的概念及检测设备和常用器材的基本操作,熟悉检测方法基本过程和工艺规程,掌握以下所需职 业能力: 掌握焊接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控制环节; 熟悉焊接产品常用无损检验方法的分类、特点、
在工程管理专业方面《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作为专业核心课,其教学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基本掌握工程相关的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检测方法,为学生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探查实际教学存在问题,细致分析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基于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普通地方高校教育现存问题,以及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的特点对该课程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以期满足时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注:质量管理学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银在线平台的课程大纲基本一致,但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该课程的每一章安排“单元测验”内容。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述 第一节质量及其质量管理 第二节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第三节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常用质量管理方法 第一节质量管理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设计质量管理 第一节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 第二节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 第三节水平不等的正交试验设计及质量功能展开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 第一节质量检验、抽样检验概述 第二节抽检特性曲线及标准型抽样检验 第三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 统计过程控制 |
第一节过程能力分析 第二节控制图原理 第三节控制图作图方法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及工作程序 第二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第三节5S活动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 质量管理新方法 第一节六西格玛管理法 第二节顾客满意度指数 第三节质量成本分析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述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八章单元测验 |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排列)
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实现由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的转变。
质量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对常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设计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方案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内容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质量管理基本方法、思路和程序,具备六西格玛黑带的质量技能和水平。
质量管理学课程适合大学本科、专科的管理类或质量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也适合从事质量相关工作的其他人员学习。
质量管理学课程共八章,第一章介绍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和基本原则等知识点;第二章讲述质量管理常用工具等内容;第三章介绍水平不等的正交试验设计及质量功能展开等知识点;第四章讲述抽检特性曲线及标准型抽样检验等内容;第五章介绍控制图作图方法等知识点;第六章讲述全面质量管理及工作程序等内容;第七章介绍质量成本分析等知识点;第八章讲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