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质量放大型微悬臂梁液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艳宁 | 依托单位 | 天津大学 |
以生物素- - 亲和素体系BAS为分子识别机制,研究生物分子的金微球质量放大原理的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换能技术。通过检测带有压阻电极的微悬臂梁的频率响应进行定量检测。研究内容包括:液体中微悬臂梁振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微悬臂梁的振动特性与其有效质量、弹性常数以及液体物性间的理论关系和实验修正,微悬臂梁的品质因数Q与液体物性的关系;金微球粒度选择方法的研究;微悬臂梁的弹性常数的实时标定方法,为该类生物传感器的标定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开发交流AC检测法的微悬臂梁品质因数Q控制电路,使其品质因数可调且在液体中提高三个数量级,克服微悬臂梁在液体中形变漂移对检测的影响;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该种换能技术可达单分子灵敏度,结构精巧,是现代传感技术、机械学、信息学、生物学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它的研制成功可以用于构建多种生物传感器,为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超微量分析提供先进的高科技的检测手段。 2100433B
批准号 |
50305025 |
项目名称 |
质量放大型微悬臂梁液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511 |
项目负责人 |
李艳宁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天津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6-12-31 |
支持经费 |
22(万元) |
上下表面均可,要看那里合适,不过双孔肯定是不行的
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一端固定,一端加载,采用钢球传力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受力后能自动调心,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互换性好。产品结构图:技术参数:参数 单位 技术指标 灵敏度 mV/V 2....
悬臂梁与板构成一体,套有梁板。
基于适配子构建了无标记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将ATP适配子修饰在微悬臂梁阵列中的传感悬臂镀金面上,用来识别ATP,而参比悬臂修饰巯基己醇(MCH)防止非特异性吸附。ATP与其适配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使悬臂的上下两个表面产生应力差,导致传感悬臂产生偏转,扣除参比悬臂偏转后其偏转值与ATP的浓度在0.5~5 m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检出限为0.06 mmol/L。该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响应快速、操作简单,并且对AT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针对微悬臂梁压阻桥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非常微弱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该类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采用锁相放大技术来提取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法很好地提取了反映变化量性质的有用信号,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满足了实际情况的需要。
当一侧覆盖有金属和修饰物的微悬臂梁(以下简称微梁)与被测物特异性作用时,由于两侧的应力不同,微梁产生变形,通过测量变形的程度可识别或定量测定被测物质。本申请将电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术与微悬臂梁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研究微梁电极上施加不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在微梁电极上实现微梁变形信号与电化学反应信号同步获取以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外部交流信号激发微梁共振的分析方法;研究当电极与微梁近距离靠近时,电极反应对微梁测定的控制与影响以及用微梁表征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目的是研究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无标记免疫分析、酶催化反应以及其它类型的新型电化学微梁传感器。 2100433B
批准号 |
20675071 |
项目名称 |
电化学微悬臂梁传感器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B0402 |
项目负责人 |
胡效亚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扬州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30(万元) |
微悬臂梁传感器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微观领域形貌探测和参数测量。由于频率参数容易测量,通过微悬臂梁传感器谐振频率变化,间接探测被测对象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近期研究发现,微悬臂梁传感器在流体中振动时会产生流固耦合振动现象,具体表现为:其谐振频率受流体影响强烈,且影响程度无法用经典振动理论解释,并表现出 尺度效应和频率效应。考虑到微悬臂梁传感器主要工作于流体环境,这一现象给以微悬臂梁传感器为工具的定量研究带来了较大困难。本项目拟研制微悬臂梁传感器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试验平台,分析微悬臂梁传感器和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其谐振频率与流体边界条件、粘度、密度和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发展微纳米结构流固耦合振动理论。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揭示流体对微纳米结构动力学特性影响及其表现出的尺度效应和频率效应的物理机制、高灵敏微悬臂梁传感器设计和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