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受害后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1~2毫米,黄褐色,上生小黑点,这是病原菌的分子孢子器。一般在5月开始发生,6~8月严重。发生初期可摘除病叶,防止蔓延为害。喷1:1:100的波尔多液。
可喷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在6~8月结合防病喷65%代森锌600倍液与40%乐果2000倍液的混合液。
可在清晨日出之前撤生石灰粉或喷洒1%石灰水或每公顷用茶籽饼粉60-75千克撒施。
当苗高6~10厘米时,每穴留两株键苗。并选择阴天拔草,切记别拔掉根苗,并要施淡人粪尿每公顷225~300担,加速植株生长。苗高10~12厘米后,除草松土,株间浅锄,行间深锄。追肥人粪尿每公顷375担,苗高15厘米左右在植株旁插一根细竹竿或树枝条,供蔓茎缠绕, 并和相邻支柱的顶端3~4个扎在一起,使之坚固。天旱时,要浇水,特别在7~8月份高温季节,要勤浇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要清理田园,利于排水,并且结合培土要施肥,厩肥每公顷22500~30000担。第二年施肥量要加大。
直立百部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分春季播种和秋季播种,秋播比春播好,出苗早,出苗率高。春播北方在4月份左右,南方在3月份左右进行。育苗分条播和穴播。条播:按行距6~10厘米开沟,把种子均匀撒人沟土,覆土3~4厘米,播后浇水,用草覆盖苗床,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高9~12厘米时移栽,按行株距24厘米X18厘米移栽。在播种育苗时可在畦沟内播种玉米一行。穴播:按株行距15厘米X24厘米开穴,3厘米深,每穴播种子5-6粒,覆土1.5厘米,盖稻草、麦草或薄膜,每公顷播种量15~22.5千克。当8~9月采种后,南方立即进行秋播,行距24厘米开3厘米沟,把种子均匀播入沟中,覆土4~5厘米厚,每公顷约用种子30-45千克。
在春天萌动之前(3月左右)或结合收获时选二年以上的植株,挖出地下根茎,剪除病根,剪残断根,大个的根作药用。剪大块根时,不能单剪大的块根,上面未膨大的一小段也要剪净。根茎部不需要的部分也要除去,细小的块根不要剪。 取上部根芽,按大小分成3~5株,每株要有芽2-3个,块根2-3个,作繁殖材料。在整好的地里按行株距24厘米X18厘米,穴深15~18厘米栽植,使芽和土面垂直,先覆少量土使根部固定,再放少量土肥,覆土,浇水,覆少量上形成隔墒层。2~3周即出苗。
1.刺吸式害虫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
施药前三天管理处以书面形式告知各住户,使各住户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喷药时应挂放明显的喷药标志。 4.15.1 乔木每月喷一次广谱杀虫剂及杀菌剂,对突出性病虫害应及时针对性的喷洒农药。 4.15.2 ...
防治病虫害的总体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是采用生态、生物、物理、化学、机械的方法,把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内。夏梢抽发形成结果母枝期间,常见主要病虫害有红蜘蛛、黄蜘蛛、举尾虫、黄毛虫、...
产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省。日本引入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 ,野生种常生长于山谷沟底或灌木林下。冬季受寒冻后,地上茎枯萎,但部分可安全越冬。一般土壤可种植,忌积水。
直立百部形态特征
半灌木。块根纺锤状,粗约1厘米。茎直立,高30-60厘米,不分枝,具细纵棱。叶薄革质,通常每3-4枚轮生,很少为5或2枚的,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具短柄或近无柄。
花单朵腋生,通常出自茎下部鳞片腋内;鳞片披针形,长约8毫米;花柄向外平展,长约1厘米,中上部具关节;花向上斜升或直立;花被片长1-1.5厘来,宽2-3毫米,淡绿色;雄蕊紫红色;花丝短;花药长约3.5毫米,其顶端的附属物与药等长或稍短,药隔伸延物约为花药长的2倍;子房三角状卵形。蒴果有种子数粒。花期3-5月,果期6-7月。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病害 2. 病原 3. 非侵染性病原 4. 症状 5. 病状 6. 病征 答案: 1.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 3.是称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为非侵染性病原。 4.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5.是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6.是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二)填空题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 )、( )、植 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八月病虫害预测及防治 八月份北京地区进入伏旱季节,高温高湿的天气,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扩散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各苗圃和项目基地应切实提高病虫害的防范意识, 充分落实“以防为主,及时防治”的贯彻目标。针对最近一段时间持续降雨的天 气情况,结合永乐店镇小安苗圃基地柳树发生的树干腐烂病, 现将本月有可能发 生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本月病虫害防治以第二代美国白蛾、 第三代国槐尺蛾、 柏毒蛾、刺蛾类(扁 刺蛾、黄刺蛾)、黄杨绢野螟、槐潜叶蛾、小木蠹蛾、光肩星天牛、蛴螬、第二 代火炬螟蛾、蚜虫、叶螨(红蜘蛛)、蚧壳虫、白粉病、黄栌黄萎病、腐烂病为 主。 美国白蛾 1、第二代美国白蛾:八月上旬,仍是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的危害时期, 8 月下 旬至 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危害期。在幼虫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如果有幼虫 危害,就要对所管辖区域进行检查,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药剂选用 bt 乳剂 40
块根含多种生物碱。 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碱。 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华百部碱等。 直立百部:根含百部碱、原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直立百部碱。 对叶百部: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对叶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 尚含糖2.32%,脂类0.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百部-根
蔓生百部和直立百部的块根略呈纺锤形,平直或略弯曲,两端细,长约4-18厘米,直径约1厘米。 表面黄白色至土黄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深纵沟及纵皱。 质硬,易折断。 断面微带角质,淡黄白色至暗棕色,中心柱多扁缩。 气微,味先甜而后苦。 以粗壮、肥润、坚实、色白者为佳。 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此外江西、河南及湖北、四川部分地区亦产。
对叶百部的根较粗大,长约12~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纵皱较浅。 质较坚硬。 折断面微呈角质状,中心柱白色。 以肥壮、色黄白者为佳。 主产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此外,广东、安徽、湖南部分地区及贵州、福建、台湾等地亦产。 云南、四川少数地区,有用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土百部,详土百部条;广西有以石刁柏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小百部,详小百部条。
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其根数十相连,似天冬而苦强,但古异尔。”《本草图经》谓:“春生苗,作藤蔓,叶大而尖长,颇似竹叶,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乃十五六枚,黄白色,二、三、八月采,曝干用。”以上所述与蔓生百部原植物相符。《本草图经》附有“滁州百部”、“衡州百部”和部”图。滁州百部实即直立百部,衡州百部很像对叶百部,峡州百部为百合科羊齿天门冬,《滇南本草》所载百部仨为鞋齿天门冬。
(1) 本品横切面:直立百部:根被为3~4列细胞,壁木栓化及木化,具致密的细条纹。皮层较宽。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9~27个,间隔排列,韧皮部束内侧有少数非木化纤维;木质部束导管2~5个,并有木纤维及管胞,导管类多角形,径向直径约至48μm,偶有导管深入至髓部。髓部散有少数细小纤维。蔓生百部:根被为3~6列细胞。韧皮部纤维木化。管径向直径约至 184μm ,通常深入至髓部,与外侧导管束作2~3轮状排列。对叶百部:根被为3列细胞,细胞壁无细条纹,其内层细胞的内壁特厚。 皮层外侧散有纤维,类方形,壁微木化。中柱韧皮部束36~40个。木质部束导管圆多角形,直径至107μm,其内侧与木纤维及微木化的薄壁细胞连接成环层。
(2)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残渣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 11,再加氯仿 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 滤液分作二份,一份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另一份中滴加硅钨酸试液,生成乳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