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重金属冶炼废水的利用 | 方 法 | 中和沉淀法 |
---|---|---|---|
特 点 | 综合回收重金属 | 作 用 | 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
正文
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综合回收重金属,净化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或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厂重金属废水主要为:湿法冶炼过程中的生产排水以及泄漏和洗涤产品、设备的排水;湿式收尘排水;水淬渣排水;铸型机冷却排水;冲洗地面排水等。
重金属废水除含有某些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砷、氟、氰、酚等有害物质,是危害较大的废水之一,要尽量减少废水外排。对排出的废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采用下列措施:①改革冶炼工艺减少废水;②清污分流;③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④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净化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逐步实现闭路循环,不外排废水,达到“零排放”。
从废水中分离重金属有两类方法:①转化重金属离子为难溶的重金属化合物。例如中和沉淀法、硫化沉淀法等。②浓缩分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例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渗析法、离子浮选法、微生物法等。中国昆明冶炼厂于1973年建成了一座处理能力为2000米/日的废水处理站,处理含铅、砷、氟等重金属废水。净化后的废水全部返回生产系统循环使用,沉泥含铅10%左右,可回收铅。2100433B
主要是电镀废水其它还有电子厂废水,尤其是PCB板厂的蚀刻废水;电池生产废水等
结合国家出台的金属冶炼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标准和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新型的金属冶炼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现场端和上端平台两部分构成,整体采用污染因子数据、污水处理情况和在线监测系统三级监控结合的方式,对污水情况进行有效判别;对未达排放标准的冶炼废水进行自动化监控;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上传错误日志,有效提高在线运营监控效率。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本项目以我国典型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中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离子(Zn、Pb、Cu、Cd等)为对象,以改善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的处理、回用、金属回收、以及最终废物无害化为目标,重点解决废水治理技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1)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新方法、新技术及其机理。利用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物理化学技术)、生物吸附剂(生物方法)、纳米铁(纳米技术)等方法,探讨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特性及机理。(2)处理水的回用问题。针对废水回用中存在的结垢与腐蚀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废水的循环利用率。(3)重金属浓缩产物和转化产物的回收以及最终的无害化处理、处置。针对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这一复杂体系,从微观层次的界面化学、水化学等方面,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过程、回用过程、最终废物的无害化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治理、回用和无害化的系统科学方法,推动我国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治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本项目以我国典型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中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离子(Zn、Pb、Cu、Cd 等)为对象,以开发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为目标,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针对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这一复杂体系,从微观层次的界面化学、水化学等方面,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过程、重金属废物的无害化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合成了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物理化学技术)、生物吸附剂(生物方法)、纳米铁(纳米技术)等新型材料,并进行了表征,开发了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新方法,探讨了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特性及机理。(2)探讨了最终重金属浓缩产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方法,开发了重金属有害废物的高效固化技术。本项目取得的成果为我国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治理及最终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推动我国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治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炼铁、炼钢、轧钢等过程的冷却水及冲浇铸件、轧件的水污染性不大;洗涤水是污染物质最多的废水,如除尘、净化烟气的废水常含大量的悬浮物,需经沉淀后方可循环利用,但酸性废水及含重金属离子的水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