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粘土矿物与菌根稳定化修复技术 | 作 者 | 胡振琪,杨秀红 |
---|---|---|---|
出版社 | 地质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年7月1日 |
页 数 | 115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6048911 |
第一章 结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第三节 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和土壤先是标准
第四节 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态系统效应
第五节 国外关于污染土地的的政策
第六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第七节 粘土矿物与微生物菌根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风险性评价分析
第一节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淋溶试验
第二节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异规律
第三节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第四节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作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2100433B
本书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评价了粉煤灰充复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以得金属镉和铜污染土壤的方法及对作物产量、营养和重金属的植物响应规律及对植物株磷营养的;研究了粘土矿物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揭示了菌根修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效果及修复机理,开发出粘土矿物与微生物根联合修复得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材料;为得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化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加工利用、地质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与研究生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一、土壤重金属危害1、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2、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如水俣病等。3、污染饮用水。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1、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环境长期、潜在的污染物;2、因土...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性胶体,它们比表面大带电荷,代谢活动旺盛。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往往富集多种耐重金属的真菌和细菌,微生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方式影响土壤重金属的活性。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
当污染物的溶解性较低或者与土壤腐殖质和黏粒矿物结合较紧时,微生物难以发挥作用,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这是微生物修身的缺点。
菌根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猪粪、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等处理对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各处理pH值大小顺序为,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钙镁磷肥+猪粪>石灰+猪粪、石灰+泥炭、石灰>泥炭、猪粪。经统计分析,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镉、有效铅、有效铜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特定真菌菌丝与植物根联合组成的共生体。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类。外生菌根指真菌菌丝只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外皮层细胞间隙,露在根外的真菌菌丝则形成鞘包。受侵染的根分支增加,形成较多的侧短根。内生菌根由真菌菌丝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内形成,并有菌丝向根外生长和伸入土壤中。菌根中伸出根外的菌丝具有与植物根毛相似的吸收能力,其伸长范围常超过根毛,扩大了植物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面。
特定真菌菌丝与植物根联合组成的共生体。具有这种能力的真菌称菌根真菌或菌根菌。已知能在根部形成菌根的植物有2000多种,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能在植物根部形成菌根的真菌种类也很多,分属于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亚门。
根据生物学特征,菌根可分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类。外生菌根指真菌菌丝只穿入高等植物(主要是林木)根组织的外皮层细胞间隙,露在根外的真菌菌丝则形成鞘包。受菌根菌侵染的根分支增加,形成较多的侧短根。此类菌根菌多属担子菌亚门;亦有少数属子囊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能形成此类菌根的林木主要有松科、桦树科和山毛榉等树种。内生菌根由真菌菌丝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内形成,并有菌丝向根外生长和伸入土壤中。有些内生菌根真菌的菌丝侵入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后,菌根末端在根组织细胞内反复分枝,形成类似寄生真菌吸器的丛状枝;在细胞间或细胞内的菌丝顶端则常形成囊状的泡囊。这类菌根称为泡囊-丛枝状菌根,简称VA菌根,分布很广,且对植物种类无严格的选择性,从只具有原始维管束的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可形成。VA菌根的菌根菌属藻状菌中的内囊霉科。
菌根中的菌根菌伸出根外的菌丝具有与植物根毛相似的吸收能力。由于其伸长的范围常超过根毛,菌根实际上起了扩大植物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面的作用,对于增大植物对在土壤中迁移缓慢的磷以及铜、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尤有意义。一些菌根化植物(指不与相应的真菌共生便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在新区生长时,常因土壤中缺少相应的菌根菌不能形成菌根而影响生长,可用相应菌根菌的纯培体接种加以改善。菌根化植物对重金属的毒害、根部病菌的侵染以及干旱、高温、高含盐量和不适宜的土壤酸碱度等都有较大的耐性。现外生菌根中的某些菌根菌已可通过人工培养基扩大繁殖;但内生菌根的菌根菌和一部分外生菌根的菌根菌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而只能通过植物根部富集扩大。
《农田重金属污染危害与修复技术》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
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主要包括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强化修复技术、高效诱变菌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应用、生物炭质材料的环境影响、生物炭质材料辅助诱变菌的生物强化修复作用等。
本书可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农业及相关专业的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