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寺庙建筑基本特点:
⒈高台伟构:一切建筑和佛像均以高大为特点,而且高高在上,进入大殿必须登上一级级高台阶,给人以一种居高临下、与天相接的庄严肃穆氛围.如:杭州灵隐寺.
⒉飞檐翘角:反曲向上的大屋顶、四角起翘的屋角能产生很强的动感.
⒊中轴控制:和其他古建筑一样,寺庙建筑都是群体建筑.2100433B
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白马寺...
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方丈室等。禅宗有“伽蓝七堂”之说,“七堂”一般是指: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
寺庙建筑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一种古老而独具特色的宗教,有其独立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耆那教虽然影响力远不及佛教,但在印度本土却一直延绵至今,并逐渐向世界范围内传播。正是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和广博的积淀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佛教注重沉思内省,佛教艺术便强调宁静平衡,以古典主义的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耆那教崇尚生命活力,耆那教艺术便追求动态、变化,以巴洛克式的激动、夸张为终极目标。耆那教艺术在印度艺术中具有很高地位,并体现在其精美的寺庙建筑之中。耆那教寺庙建筑以其精美细致的雕刻装饰和富丽堂皇、纯净敞亮的内部空间而著称,其造型富于变化,热闹而欢快。华美精致、引人注目的建筑装饰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和谐统一于整体寺庙,而寺庙也通过精美绝伦的暗含了美好寓意的细部装饰吸引着来自八方的信众。
导言
1.历史沿革
2.自然与社会环境
3.人种、语言与宗教环境
第一章 耆那教信仰
第一节 耆那教概况
1.耆那教的起源
2.耆那教的发展
3.耆那教的典籍
4.耆那教的影响
第二节 耆那教的万神殿
1.二十四祖师
2.圣人巴胡巴利
3.从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中吸纳的神侍
第三节 耆那教的文化特征
1.耆那教文化的独特性
2.耆那教文化的折衷性
3.耆那教文化的适应性
第四节 耆那教若干问题浅析
1.耆那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关系
2.耆那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
3.耆那教发展至今的原因
小结
第二章 耆那教寺庙建筑概况
第一节 耆那教寺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耆那教寺庙建筑的起源
2.耆那教寺庙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 耆那教寺庙建筑的时代特征
1.早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2.中世纪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3.伊斯兰统治时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4.殖民时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5.共和国时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
第三节 耆那教寺庙的建筑与文化特征
1.耆那教寺庙的建筑特征
2.耆那教寺庙的文化特征
小结
第三章 耆那教寺庙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第一节 耆那教寺庙的选址
1.城镇寺庙
2.山林寺庙
3.宫殿寺庙
第二节 耆那教寺庙的布局
1. 点式布局
2. 线式布局
3. 面式布局
小结
本规程适用于非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建、扩建、改建、既有、迁建、原址复建、局部复原、历史遗留和修缮寺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防护、竣工验收、交付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