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 学 生 | 860多名 |
---|---|---|---|
教职工数 | 30人 | 特 点 | 杭州市CAD推广应用培训基地 |
机械工程系现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CAD/CAM、机械基础和实验实训等四个教研室。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等多个专业。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研室具有很强的传统优势,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该教研室人员87%以上,该专业教研室在研究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同时跟踪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并将开发跟踪时代发展的新专业。其中专业主干课程《夹具应用技术》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贾建华老师主编的《夹具应用技术》教材评为省重点规划教材。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教研室拥有三个博士研究生和四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教研室努力跟踪、应用先进技术,特别是影响机电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CAD/CAM技术的发展应用。机械基础教研室以进行机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研究为契机,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统一协调,加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课程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建设,并就专业基础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行因材施教。
本系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杭州制氧机集团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日发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飞云机械有限公司和浙江新华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知名企业进行了校企间的合作,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还加强了校企联系,促进学生的就业。
我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环节建设,取得了一批教学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参与和承担了学校和社会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参与杭州市重大科研项目1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项,其余科研关项目多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系现有在校生860余人,教职工近三十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70%以上(高级职称占40%以上),多位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目前全系具有硕博学历及在读硕博教职工占40%以上。
我要学工程造价,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台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好一些。在建筑方面还是相对比较专业师资力量还算强的
信息工程系 是 园湖校区 ,离市中心很近四塘校区校 很远,在郊区。交通 只有信息工程系是在 园湖校区 ! 园湖校区很小。有50亩左右这样而已,不过出来就是街道,方便去玩,去人民公园啊 或是 南湖 都...
长工院更好吧,而且前者曾经有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背景!
本系紧紧抓住机电行业特色,积极发展与机电技术相关的高新应用技术,特别是在CAD/CAM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形成了设施先进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机械基础训练中心、传动及控制技术中心,下设开放式工艺工装实训室、拆装测绘实训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刀夹具展示室、机械零件实验室及机械创新实验室,开发有夹具应用技术课程计算机交互练习训练系统,是“杭州市CAD推广应用培训基地”。
我系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4年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比赛中我系学生制作的三辆月球车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并与浙江工业大学一起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并在2005年第二届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比赛继续创造优异成绩我系学生制作的深海探宝机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并继续荣获优秀组织奖;我系学生参加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优秀奖三名,获奖人数占全院获奖人数42%。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成立各类特色鲜明的社团、协会,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专业技能训练,100%毕业生拥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毕业学生能力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就业率连续几年超过95%。
专业设置目前机电工程系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供用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设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师资力量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21名(不含公共基础课教师人数),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副教授6人、工程师以上职称8人。本系90%以上的专业教师接受过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电子专业教师江兵、
机械工程系现有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电梯方向)、工业设计共六个专业及方向,在校学生1200多人。其中"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于2007年被评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位于西安市辛家庙太元路99号。该系前身是西安市工业学校,1959年建校,2004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和市财校、市农校、市经贸学校合并升格组建成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4月在教育部正式备案。
机电工程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承担着全院半数以上的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专职教师6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0人,讲师、实验师等40人,硕士研究生21人,教学队伍强大,经验丰富,工作敬业,乐于奉献。多年来,教师们十分重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先后有二十多位教师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5年我校荣获西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西安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直属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毕业生就业报到工作优秀协作单位,2008年荣获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星级考试站、西安市文明校园。
在“创新、严谨、勤学、笃行”的治学方针引导下,该系学风端正,学生朝气蓬勃。在校生3200多人,68个教学班,各年级配有辅导员,每班有资深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
长期办学实践中机电工程系基本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兼顾中职的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教学体系。专业设置丰富,开设有高职、中专不同学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15个市场前景良好的专业。2005年我校的电工电子专业被陕西省劳动保障厅授予名牌专业称号,2008年我系已成功申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院级重点专业,2009年我系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力争申报省级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
“产教结合”是机电工程系几十年坚持不变的办学特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近几年,机电工程系又根据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路,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大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职毕业生拥有相关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深受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2005年以来培养出3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5﹪,为西安及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始终秉承“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瑞德(1 1 1)模式”、“MAZAK(2 1)模式”、“勤美达(1.5 0.5 1)模式”等。
同时,为了保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2亿日元项目,44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建有一座建筑面积2000㎡的国家级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可满足车、铣、刨、磨等的生产、实习需要,并可承担相关专业培训、进修、职业资格鉴定等。
机电工程系已打造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人,高级6人,专业带头人 4人,骨干教师8人。8名硕士研究生,23名主讲教师具备“双师”资格,分别担任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数控员。 3门院级精品课。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一项获国家新型专利;自行研制机床电气控制示教板等实验实训设备等。
目前,汽车专业已有07、08、09三届1127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双双超过90%。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畅通学生就业渠道,我们与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瑞德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以及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机械工程系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现开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现有在校生达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