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 校 训 |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
---|---|---|---|
创办时间 | 1978年 | 类 别 | 公立大学 |
类 型 | 综合 | 主管部门 | 浙江省教育厅 |
属 性 | 省属高等院校 | 现任校长 | 苗振清、谢永和 |
所属地区 | 浙江舟山 | 主要院系 |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港航海岸工程系、环境能源工程系 |
谢永和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财务、国际交流与合作
殷文伟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党总支副书记(主持)
主持党总支全面工作,主管党建、思想政治、纪检工作、学生工作、党员管理及宣传工作
李 强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副院长
协助院长分管科研、平台建设、地方合作、培训、实验室、社会服务及工会工作
龚希武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
协助院长分管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教学、国有资产管理,完成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院还设船舶工程研究所、建筑科技研发中心、岩土测试中心等三个研究机构,已经建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船舶与渔具水动力实验室、船舶设计与建造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基础力学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是“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牵头单位,拥有船模拖曳水池、结构静动力加载装置等重型实验设备,有先进的FD/CAE/CAD/CAM软件系统以及高性能工作站等。
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港航与海岸工程系、环境与能源工程系和力学教研室,设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对外合作办公室等行政管理机构。共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13人,硕士25人;设“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拥有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坛新秀1人,省“15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1人,省“151”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111”人才工程人员4人。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寝室是怎么样的?有没有空调?独立卫
我也想问。今年我也去那 你哪个专业的啊
师资还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好,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从2006年就有能力招收硕士了,长春工程学院现在有没有硕士点,我还不确定。工程造价是管理学院下设专业,吉林建工的管理学院有可以招硕士,工程硕士,MBA; 还...
我就是装饰学院的工程管理08级。工程造价在我们这一届才独立出来的。以前大一的时候都属于管理系的工程管理专业。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1.你要说专业好不好,我只能说每个专业的设立都是因为有社会需要。我们学...
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浙江海洋学院“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现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其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制冷与食品加工专业,已经有至少30年的办学历史;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正在建设“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学院还开办两个专科和三个本科专业的成人教育。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
学院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强院”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创新、创特、创优”的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办学方向,充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与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海之帆造船技术中心”、与舟山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岩土测试中心”,与舟山市建筑业行业协会合作成立“舟山市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着力构建产学研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相关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乌克兰、日本等国积极开展合作科研和合作办学,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资助我院优秀学生。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技术、管理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作为浙江海洋学院“十一五”重点建设的学院,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将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大力弘扬“船建”精神,开拓创新,做出更大的成绩。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近海工程、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港口工程、航道工程和海岸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制图、测量、运算、实验、综合分析和书写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工程力学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具有进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的方法,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具备工程造价分析及工程监理的能力。
(4)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制图、主要测试技术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和工程分析能力。
(5)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文献检索等必需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
水利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水利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水文学、结构力学、水工混凝土结构、河口与海岸动力学、港口水工建筑物、港口规划与布置、航道整治与疏浚、水运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33周左右。
六、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弹性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到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等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开发、教育研究、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的相关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建筑工程、地下工程、交通土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数学力学知识、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具有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的方法,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具备工程造价分析和工程监理的能力;
4、掌握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主要测试技术和试验仪器使用的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工程试验和工程分析能力;
5、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文献检索等必需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CAD、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工程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34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混凝土结构实验等。
六、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具有一定竞争力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2、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制冷空调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4、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管理、工程概预算的初步能力;
5、初步具有科学试验、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三、主干学科
热工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
四、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流体输配管网、制冷空调自动控制。
五、主要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认识实习、工程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实验、有关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在30周左右。
六、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是浙江海洋学院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工科学院之一,下设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和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在校本科生900余人。学院在专业建设中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专业建设成果。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成为我校唯一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是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并被授予省级重点专业,建立了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打造了省级教学团队1支。学院近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立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有1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得省级教坛新秀称号,有3位老师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5位老师获得校级教坛新秀奖。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我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经有3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专业的前身为“水产品加工”专业,在专业发展历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定位为制冷工艺、制冷空调方向,先后用名“制冷加工”、“制冷工艺”、“制冷与低温技术”,1999年起,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进行调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直至今。通过多年的建设,专业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就业情况良好。近年来,依托船舶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专业方向有意识的向船舶制冷技术和船舶环境系统方向改造,为浙江省的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生1人。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前身是创办于1996年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船舶修造方向)专业,1998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准招生,1999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正式招生,2003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通过省重点建设专业验收,获得优秀评价,并被授予“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称号,2007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精神为指导,以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立足浙江,面向企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与现代造船模式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具备了一流的实验设施设备、成效显著的产学研生产实习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走出了一条涉海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为浙江的船舶工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工1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生1人。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培养船舶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谢永和)
浙江省高等教育委员会教改项目:
具有海洋工程特色的土木工程创新实验体系建设与实践(李强)
校级重点教改项目:
浙江海洋学院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唐志波)
海洋工程类专业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与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李强)
校级一般教改项目:
工程力学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戎瑞亚)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马惠彪)
船舶推进网络化助学软件的开发(王立军)
DEST在建筑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许光映)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崔肖洁) 2100433B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制冷与食品加工专业,已经有至少30年的办学历史;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正在建设“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学院还开办两个专科和三个本科专业的成人教育。目前,各类在校学生21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950余人。
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设施农业”农业推广专业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培育特色与优势学科,设有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及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中机械设计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主要在船舶、港口、渔业、临港工业等专业相关的领域开展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2006年到2009年近三年的时间里,承担省级重点科技攻关、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新世纪教改、省级精品课程等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4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多名教授、学术骨干在省级、国家级学术机构中担任职务。
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是隶属于学校的下设二级教学单位,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2005年设立建筑工程学院,2014年改名为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逐步形成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小和山校区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规划土地面积169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拥有联合国人居奖美誉的安吉,一期土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五个本科专业,基本覆盖了国家基本建设领域。土木工程专业为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给排水专业为校重点专业。土木工程是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硕士点授权学科。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余名,留学生200余名。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00万元。 2100433B
唐志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财务、师资队伍建设。
冯相忠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主管党建、学生工作、研究生日常管理。
张玉莲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教学(含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国有资产管理。
王春涛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科研(含研究生)、学科、社会服务、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