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 | 主管部门 | 浙江大学 |
---|
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组建了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和香港地区长期留学和工作的具有国际化的研究队伍。
现有教学科研岗全职教师13名,8人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11人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2100433B
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成立于,前身为浙江大学燃烧理论与技术教研室。本所是我国高等学校在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点,国家首批“211”和“98...
浙江大学附近房子,那可贵了,2室1厅的房子租金基本都在2500以上。西湖-黄龙-求是新村 2800,两室一厅,这算是便宜的了。西湖-黄龙-黄龙世纪苑要3600,两室一厅,55平。如果有车,或者单车,建...
浙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当然好啊,2月26日,软科发布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 浙江大学显然是国内顶尖名校啊!名校里面的专业都不会差的。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所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兼职教授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依托于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前身是浙江大学低温科研组,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低温工程专业之一。该专业196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197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自创办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包括本科生1348名,硕士生292名,博士生65名,出站博士后10名,其中:外国留学博士生2名,外国博士后1名。学生中,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次、国际制冷学会(IIR)“林德”奖2人次和“卡皮查”奖2人次及重要国际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1篇次。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拥有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教师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6人,93%的教师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学科以国家重大需求引导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制冷、人工环境、节能环保、天然气液化、热声制冷、脉(冲)管制冷、液氦杜瓦、冷冻干燥、低温生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前沿研究。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取得了多项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重视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系列国际制冷与低温会议(ICCR)的发起单位,分别于1989、1998、2003和2008年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并荣获国际制冷学会“国际会议优秀组织奖”。学科还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数十家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人员、科研和教学交流,联合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陈光明教授被选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RTOC)委员,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先后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A2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被选为国际低温制冷机委员会委员,金滔教授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青年委员。。
目前,本学科正以建设全国重点学科为契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大踏步地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材料物理研究所
材料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由材料系电子信息材料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与系中心实验室合并构成,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人,是一个崭新而富有活力的研究所。每年招收本科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5名左右,并接受博士后与国内外访问学者。
该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功能陶瓷、纳米材料、材料微结构及功能晶体。立足于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对材料性能物理本质之理解,力图将材料科学基础应用于电子信息元器件的研究。同时,材料的尺寸效应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具体的研究方向有:微波介质陶瓷,铁电材料,弛豫铁电材料,多相陶瓷,电介质复合结构、纳米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微结构,功能晶体,磁性材料。
该所近5年来,先后共承担国家"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项。2000年陈湘明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年来,本所在J. Am. Ceram. Soc.、J. Mater. Res.、J. Appl. Phy.等SCI源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
半导体材料研究所
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前身是1954年建立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小组,是我国开展半导体材料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1999年进行了调整组合。经过调整后的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以新的面貌出现,组成了以阙端麟教授(中科院院士)为学科带头人,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
该所1959年开始,以硅材料作为主攻方向,历经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从硅烷气体-硅薄膜生长-多晶硅-单晶硅-测试分析以至器件单元工艺等配套的硅材料研究条件,在高纯硅烷的制取、高纯硅技术、探测器级硅单晶、硅单晶中碳、氧的控制以及硅单晶的电学测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曾获得三项国家发明奖,十多项省部级和国家发明专利。在1985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后,先后引进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添置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生长设备以及分析测试仪器,使得科研力量大大增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继续以研究硅、硅基半导体材料为主。近年来,先后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百篇论文。该所于硅材料方面的研究与科技生产力转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特殊的影响。该所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二十余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大直径硅单晶生长技术和理论,硅晶体加工技术及硅材料中杂质与缺陷的科学技术研究。
2、 以超高真空CVD技术为基础,开展硅基同质、异质外延研究,同时生长新颖的 硅基SiGe,GaN,ZnO等薄膜材料;开展硅基SiO2光子晶体材料及硅烷气体在有关光电子方面的应用研究。
3、 以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为新的生长点,为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奠定基石。
该所准备进一步拓宽学科覆盖面,以大直径硅单晶,硅基材料,复合半导体功能材料研究为主,同时加强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等一批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新型材料的研究。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该所是由成立于1958年的硅酸盐专业以及后来分别发展成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硅酸盐材料两个研究所合并而成的。
该所承担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主要教学和科研任务,具有一支人员配备合理、事业心强并极具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教职工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7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中青年教师中大部分有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该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了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接收博士后和国内外访问学者。近年来年均招收本科生20-25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博士研究生5-10名和接收博士后或国内外访问学者1-2名。
该所是一个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所,曾多次被评为浙江大学十强研究所。研究所以光电功能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与产业化,新型建筑材料,无机生物材料,材料工程控制,计算材料学及古陶瓷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科技计划、科技攻关及企业合作项目百余项。其中年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省部级纵向课题约1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年均科研总经费约300万元。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0-30篇,其中被SCI、EI及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约占50%。
金属材料研究所
金属材料研究所于1999年由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新材料与材料物理、铸造三个研究所合并而成,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科点单位之一。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人。每年招收金属材料、材料工程与自动化两个专业本科生约6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约30余人,并接受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及访问学者。
该所在重点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开展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并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储能材料及其装置,金属结构材料,金属功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磁性材料,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及材料加工工艺等。该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稀土储氢材料的研究,在稀土储氢电极合金成分优化、镍氢电池、镁基非晶态储氢合金、氢源合金、锂离子电池用金属间化合物负极材料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也有较大影响。在材料的耐磨损性及冲蚀机理,稀土元素微合金化及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长期积累,在国内外学术界也形成了较大影响。
该研究所已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攻关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及国家火炬计划等重点项目50余项,已荣获国家发明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专利10余项。每年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其中被SCI、EI收录数量位于全校各研究所前列。 2100433B
浙江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现隶属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建立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土木系之一,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了适应学科发展以及科研项目产业化的新思路,在其基础上成立了建筑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