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材料标准用量,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并要说明这些材料的种类、质量以及库存情况。

其次,通过对过去用料经验的记录进行分析,采用其平均值,或最高与最低值的平均数,或最节省的数量,或通过实际测定,或技术分析等数据,科学地制订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PPr直接 2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川汇

m 13% 四川省川汇塑胶有限公司
PPr直接 3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川汇

m 13% 四川省川汇塑胶有限公司
直接 Ф2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全球通

m 13% 广东全球通管网有限公司
PVC-U直接 规格(mm):11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亚通

13%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VC-U直接 规格(mm):16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亚通

13%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VC-U直接 规格(mm):2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亚通

13%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VC-U直接 规格(mm):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亚通

13%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VC-U直接 规格(mm):6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亚通

13%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直接 Ф11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5年1月信息价
直接 Ф12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4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16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4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12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2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16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2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9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1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16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4年1季度信息价
直接 Ф11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数据格式定义工具 系统需可提供用户自定义参数设置、自定义报表、自定义数据库|1套 3 查看价格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1-16
料定量秤 250kg/批|1台 1 查看价格 牧羊集团 四川   2017-09-04
料定量秤 250kg/批|1台 1 查看价格 牧羊集团 四川   2017-09-04
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 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1个 1 查看价格 上海广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1-19
料定型板 20mm,成品PE防水排水板|43432.694m²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亮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5-27
交互模块定义工具 可自定交互工具|1套 3 查看价格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1-16
160直接 160直接|200个 3 查看价格 成都通毅管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8-20
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 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带4.3英寸全彩液晶触摸屏,支持桌面嵌入式安装,自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嵌入式软件 V1.0|1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顶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22-03-24

在消耗定额比较稳定、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实际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或成本)=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是指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为量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与按标准成本计算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耗用材料按实际价格计算与按标准价格计算之间的成本差额。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如市场价格的变动、材料采购来源的变动、订货批量的大小、运输方式与途径不同、可利用的数量折扣、紧急订货等,任何一项脱离制订标准成本时的预定要求,都将形成价格差异。因此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和责任,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有的属于外部原因,有的则属于企业本身的责任。

凡属采购工作所引起的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也有的是生产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差异,如紧急订货,则应由生产部门负责。只有明确原因,分清责任,才能发挥价格差异计算分析应有的作用。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按标准价格计算的的材料实际耗用数量与标准耗用数量之间的成本差额。

影响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术革新、综合利用、修旧利废、改进配方、合理下料等,都是降低材料用途径;而废品损失、跑冒漏滴、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等,则是增加材料消耗的重要原因。直接材料数量差异通常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但有时也可能由采购工作所引起,如购进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引起耗用量的增加,由此形成的不利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不能归咎于生产部门。对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如果存在代用材料或混合用料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与产出差异。

直接材料定义常见问题

直接材料定义文献

复合材料定义 复合材料定义

格式:pdf

大小:16KB

页数: 7页

评分: 4.4

复合材料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组 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几个发展阶段 :天然复合材料 、传统 复合材料 、通用复合 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分类 :1.按用途分类 结构复合材料 和功 能复合材料 2.按基体类型分类 聚合物基、金属基、无机非金属基 复合 材料 3.按增强体形式分类 颗粒增强型、纤维增强型、片材增强型、层 叠式 增强纤维种类 : 、碳纤维( CF)按纤维组成分类 :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 (GF) 、硼纤维( BF)、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等;有机纤维 :芳 纶纤维 KF、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等 复合材料性能 :优点:1.比强度与比模量高(有利于材料减重) 2.良好 的抗疲劳性能 3.减振性能好 4 抗腐蚀性好 5 高温性能好 6 导电导热性能 好 7 耐磨性好 8 容易实现制备与形成一体化 比强度和比模量是用来衡量

立即下载
塑料定义、性能及特点 塑料定义、性能及特点

格式:pdf

大小:16KB

页数: 7页

评分: 4.6

塑料的定义、性能、特点及常用塑料介绍 塑料的定义、性能、特点及常用塑料介绍 一、塑料的来源 塑料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经提炼、裂解成各种石化基本原料(单体)后,再经聚合反应(加成 聚合或缩合聚合)而得的高分子树脂。各类塑料经过逐步加工衍生出各种下游制品,包括橡胶、涂料、接 着剂、人造纤维、合成树脂等。 二、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合成反应而得到的高分子树脂。所谓高分子树脂是指单体化合物 经过聚合反应,聚合合成高分子聚合体,其分子量可达到数千甚至数百万。在高分子领域的分类上,分子 量未达 1000 者称为低分子,介于 1000~10000 者称为准高分子或寡聚合体( Oligomer),大于一万以上者 称为高分子( Polymer)。一般常用来做成型加工的塑料,其分子量大约在 10000~1000000 之间,而分子 量低于一万的寡聚合体则常用

立即下载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

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某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制定的计划价格。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通常是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将来各种变化情况,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的。

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数量,通常也称为材料消耗定额。材料的用量标准应根据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工艺的现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情况和降低成本任务的要求,考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损耗,并按照产品的零部件来制定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

因此,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调整分析

生产中所耗费的直接材料成本主要是从原材料存货的采购成本或者其它渠道的取得成本转化过来的。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调整主要体现在:

其一,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列入当期损益;对于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存货,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需要同时结转其存货跌价准备,即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用于销售的产品存货,其跌价准则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当期予以结转,冲减了销货成本。这样处理,保证了在对所有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销时,在会计处理手法保持了基本的统一性。

其二,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加权平均法,可以包括传统会计实务中采用的移动平均法,也可以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新准则已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直接材料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