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花莸形态特征
攀援或披散灌术,高1-3米,多分枝,小枝方形,植株被柔毛或近无毛。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9-14厘米,宽3-6.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具疏齿,两面密被金黄色腺点及疏被柔毛,侧脉通常5对,在叶表面明显,在叶背面突出;叶柄长0.5-1厘米。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通常腋生,长1-7厘米,花序梗密生柔毛;花萼杯状,有腺点和柔毛,长约3毫米,结果时长约4毫米,顶端5或6深裂,裂片锥形;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花冠管长约2-3毫米,外面具毛和腺毛,顶端5裂,裂片全缘,其中1片稍大,倒卵形;雄蕊4枚,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被柔毛和腺点。蒴果球形,直径约2毫米,成熟时橙黄或橙红色,疏被微毛和腺点。花果期3-9月。
本种外形似紫珠属Callicarpa Linn.植物,但其4裂的蒴果及圆锥花序甚易区别。
生于海拔650-2300米的山坡、路旁、疏林或杂木林中。生长于海拔650-2300米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箐沟疏林林下,也常见于林缘、路旁、石灰岩山干草地以及荒地等群落中。
产广西、四川、贵州西部、云南。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不丹、缅甸北部、泰国也有。
产云南东南、中南、西南及南部。我国广西、贵州也有。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不丹,缅甸北部,泰国。
蕙兰兰花的形态特征: 蕙兰地生草本;假鳞茎不明显。叶5~8枚,带形,直立性强,长25~80厘米,宽(4~)7~12毫米,基部常对折而呈v形,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 蕙兰的花葶从叶丛基部最外面的叶腋...
红花满天星株高0.5米左右,冠径0.5米左右,生长速度快,分枝力特强,株型矮壮紧凑,枝条叶片小,分枝多,开花密,犹如孔雀开屏一样,花朵红色。
我知道是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厘米,宽8-28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稀混有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
贵州用根入药,有清热止痢之效。
假莸组Sect. Pseudocaryopteris Briq. |
单花莸Caryopteris nepetifolia (Benth.) Maxim. 三花莸(变种)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 var. terniflora 短梗三花莸(变型)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 form. brevipedunculata C. P'ei & S. L. Chen 金腺莸Caryopteris aureoglandulosa (Vaniot) C. Y. Wu 莸Caryopteris divaricata Maxim. 腺毛莸Caryopteris siccanea W. W. Sm. 锥花莸Caryopteris paniculata C. B. Clarke 香莸Caryopteris odorata (D. Don) B. L. Rob. |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通过对湖榕(Ficus sp.)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花形态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湖榕和小叶榕的花果形态结构有较显著的差别。湖榕雌花的萼片数多为4片,萼片顶部都有毛,花粉位为精园形,花粉壁较薄,其结实率较低,只有0.1%;小叶榕雌花的萼片数多为3片,萼片顶部光滑无毛,花粉粒为圆形而壁较厚,其结实率较高,为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