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烛芯效应 | 外文名 | wick effect |
---|---|---|---|
烛芯效应 | 是像蜡烛燃烧时烛芯燃烧一样 | 燃烧条件 | 可燃物,氧气,温度 |
人体被火焰焚烧,造成脂肪溶化后浸透衣物,如蜡烛一般以高温燃烧,直到人体组织彻底焚毁的奇观被称为“烛芯效应”。试验和某些“人体自燃”案例表明,这种自然界奇观会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发生,也通常被作为法医对人体在不明原因下自行起火焚毁的解释。
人体出现“烛芯效应”时就好比一个烛芯在外的蜡烛。人体脂肪在高温烘烤下融化成液态,渗入衣物当中并被点燃。这时人体开始依靠脂肪自行燃烧,直到燃料用尽。脂肪作为一种高能燃料,在燃烧时会发出极高的热量,导致肌体和骨骼被完全焚毁,如同火化一般。
在一份1965年的研究报告中,David Gee教授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烛芯效应”实验。他用一小块人脂肪包裹在布料中来代替穿着衣服的人体,并用煤气炉将其加热。一分钟后,这块包裹着布匹的脂肪开始自行起火燃烧。整个燃烧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人体脂肪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和大量的烟尘及残余物。由于人体脂肪含有较多水分,燃烧之前需要通过加热对其进行“净化”。
首先无论是可燃的固体还是液体,燃烧需要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只有这三个条件符合材料可能燃烧,在这里,又分为不燃:燃料不足或温度不够;闪燃:一定温度,充足燃料,有引火源;自燃:高温,充足燃料。需要指出的是,可燃物不是我们简单的定义。理解可燃物,需要从材料的分解来分析,可燃烧的材料除了本身是单分子(如甲醇、乙醇),其它都和聚合物类似(木材,纤维等),在高温下,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会断裂分解产生低分子量的碎片,低分子量碎片再与氧气作用,生成OH,H等自由基参与燃烧,对于单分子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聚合物中,玻纤的作用对燃烧有促进作用,可认为,聚合物表面受热熔融分解,玻纤类似一个导管,聚合物熔融分解的液体沿着玻纤向火源或温度高场移动,在玻纤顶端,熔融部分进而在分解成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物后,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燃烧的目的,一旦燃烧后,玻纤的吸管效应就更明显。燃烧提供热量,热量导致聚合物分解产生燃料,燃料维持燃烧,构成循环。而如果没有烛芯类的条件,聚合物在整个面上要燃烧,要困难的多。
很多材料里面所加入的玻纤同样具有相似作用,虽然材料本身不易燃烧,由于受到玻纤的影响,使局部高温,产生燃点,继而形成大面积燃烧,有效预防此类燃烧的方法就是将玻纤进行处理,使其作用效果降低,或者添加硅灰石针状粉可以有效降低灯芯效应。
“烛芯效应”也叫“灯芯效应”或“蜡烛效应”。在解释关于人体自燃现象方面,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一种解释。这个解释在大约100年前就已被提出,在进入21世纪以来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的支持。根据这个理论,酒醉或昏睡中的人穿的衣服被火点燃,皮肤被烧脱落,皮下脂肪融化、流出,衣服被液化脂肪浸湿后成了“灯芯”,而体内的脂肪就像是“蜡”,源源不断地提供燃烧的燃料,于是尸体就像蜡烛一样慢慢地燃烧,直到所有的脂肪组织都被烧完。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上面所归纳的“人体自燃”的特征。妇女和身材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含量高,因此容易成为“人体自燃”的牺牲品。多余的脂肪通常储存于躯干和大腿,因此这些部分的烧毁程度最严重。没有衣服覆盖的身体部分不会被烧毁,因为融化的脂肪需要有衣服做“灯芯”才能充分地燃烧,但是液化脂肪流到这部分的身体后,会将那里的皮肤烫伤,而死者残存的身体部分的皮肤的确有烫伤的症状。脂肪燃烧时会产生浓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死者房间的天花板和墙壁会被熏黑。有些融化的脂肪会流出体内,流到地板上,由于没有衣服做灯芯,它们不会燃烧,而残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死者身下的地板总能发现黄色的粘稠物质。 1998年4月,加州犯罪学学院的约翰·德·哈安(John De Hann)博士做了一个实验首次验证“灯芯效应”。他从屠宰场买了一头死猪(猪的脂肪含量与人体相当)裹上毛毯,放进一个模拟房间中,房间里有一个木架,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他往毛毯上浇上少量的汽油后将之点燃。猪油流出后浸泡毛毯,使之成了灯芯,火焰便以猪油为燃料持续燃烧了7个小时。大约5小时后,猪骨头被烧裂,流出了骨髓,骨髓大约含有80%的脂肪,因此继续燃烧,直到把骨头烧成了灰烬,甚至比火葬炉烧得还要彻底(火葬炉焚烧后,还会残留一些骨头)。而猪身体没有脂肪的部分,像脚的下部,则保存完整。周围的家具都没有着火,只有电视机受热融化了。这一结果与所谓的“人体自燃”完全相同。星火可以燎身,一点小火的确可以把人烧得粉身碎骨,并无神秘之处。
1991年2月,美国俄勒冈州Medford市附近的一座树林中,两名步行者发现一具正在燃烧的女尸后报警。这具女尸“营养良好”(换句话说,就是肥胖),胸口和后背有多处刀伤,手臂向外展开,小腿和颈部有燃烧迹象,右臂,躯干及大腿的软组织被燃烧殆尽。大部分骨骼仍然完整,但已经在高温中变脆。从胸部至膝盖的大部分肌体组织已被焚毁。办案人员表示脊椎和盆骨已被烧成灰烬,无法收殓。凶手在尸体上喷洒了将近一品脱(略小于半公升)的barbecue starter fluid(一种引燃烧烤碳的油料,类似煤油)。由于被衣物包裹的尸体含有大量脂肪,被喷洒了助燃物并在富有氧气的环境中固定燃烧,因此发生了“烛芯效应”——在高温状态下缓慢地燃烧了将近13个小时。
1998年,John De Haan在BBC的帮助下用猪演示了“烛芯效应”。一头包裹着毛巾的猪被油料引燃。由于温度过高,这头燃烧着的猪烤化了楼上的一台电视机。由于燃烧产生了很小的火焰,附近的摆设没有遭到焚毁。将火焰熄灭后,调查人员发现被焚烧部位的肌体和骨骼已被完全焚毁。2100433B
烛式过滤器 (滤饼层过滤器 ) 主要特征 XL-ZL 烛式过滤器 是完全密闭过滤,无泄漏任何的环境污染;滤芯采用复式梅花结构设计(内部不 锈钢骨架,外部滤布) ,并可实现一次性全过程自动化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同时采用气体反吹排渣, 速度快 .干净,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适用范围 精细化工 .塑料 .燃料 .电镀 .油脂 .润滑油 .陶瓷 .玻璃 .制药 .制糖等行业 .以及贵金属 .催化剂等固体回收的 应用。 工作原理 烛式过滤器 在一密闭的容器里,组合多根多孔滤芯,在滤芯外套上过滤滤布(或其他过滤介质) ,过滤 时用泵将料浆送入过滤器内,料浆中的液相穿过过滤介质进入多孔滤芯的中心汇总到清液出口排出,在 滤饼层未形成前,排出的“清液”再回到原料浆进口送至过滤器作循环过滤,直至滤饼层形成(能达到 过滤要求),提供一信号控制清液不再循环,清液通过三通阀送至下道工序使用,进行正常过滤。 正常过
SM7523 芯片 LED 蜡烛灯方案 LED 电源方案 应用 器件 输入范围 输出电压 拓扑结构 LED蜡烛灯 SM7523 90-265VAC 12V , 210mA 反激 图 1. SM7523(12V/210mA) 系统板正面 电气参数性能测试数据记录 一、 测试仪器 交流电源: AC POWER SOURCE APS-9501 电子负载: PRODIGIT 3311D 示波器: TEKtronix 3012B 功率计: WT210 DIGITAL POWER METER 二、 测试参数及数据(室温) 2.1 基本参数测试 (单位: mA) 表 2-1. 基本参数测试数据 90Vac 100Vac 110Vac 220Vac 265Vac CV=8V 208 207 207 212 214 CV=9V 206 206 206 211 214 CV=10V 202 205 206 2
词语: 烛芯相关词语
当风秉烛 风烛之年 灯烛辉煌 西窗剪烛 风中秉烛 盲人把烛 洞房花烛 秉烛待旦 犀角烛怪 飞蛾赴烛 扣盘扪烛 洞隐烛微
丁谓:烛鲁交:烛李峤:烛穆修:烛贺铸:烛蛾孟郊:烛蛾释智圆:烛蛾诫洪咨夔:烛下次海棠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杨万里:烛下梅花二首杨万里:烛下梅花二首杨万里:烛下瓶中江蜡二梅长筌子:烛影摇红仇远:烛影摇红陈著:烛影摇红陈著:烛影摇红陈著:烛影摇红陈著:烛影摇红程珌:烛影摇红邓剡:烛影摇红方岳:烛影摇红鼓峰:烛影摇红高观国:烛影摇红贺铸:烛影摇红
拼音: zhú xìn
壁效应是指各类化工设备器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靠近器壁的空间结构与其他部分有很大差别,器壁处的流动状况、传质、传热状况与主流体中也有很大差别。当采用实验规模的小型设备研究传质、传热、反应的规律时,器壁的影响远比大型设备为大。
壁效应可根据对象分为:岸壁效应、斜壁效应、端壁效应、附壁效应等,其中岸壁效应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