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壮刺冬青 | 拉丁学名 | Ilex bioritsensis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科 | 冬青科 |
属 | 冬青属 |
产于我国台湾中部(宜兰、苗栗、南投、花莲、玉山)、湖北西南部(恩施、鹤峰)、四川大部分地区,贵州(梵净山)和云南西北部(永宁、丽江、下关、中甸)及东北部(巧家、彝良);生于海拔1800-3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苗栗 (Bioritsu)。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米;小枝近圆形,灰褐色,疏被微柔毛或变无毛,平滑,皮孔不明显;顶芽圆锥形,顶端急尖,被微柔毛,芽鳞具缘毛。叶生于1-4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卵形至菱形,长2.5-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且具1长3毫米的刺,基部圆形或截形,边缘波状,具3或4对硬刺齿,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无毛,主脉在叶面凹陷,被微柔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4-6对,上面明显凹入,背面不明显或稍凸起,细网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托叶小,卵形,急尖。花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花梗长约2毫米,小苞片卵形,具缘毛;花2-4基数,淡黄绿色;雄花:花梗长2毫米,无毛,近顶部具2卵形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裂片宽三角形,具缘毛;花瓣阔椭圆形,长约3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长于花瓣,花药长圆形;不育子房卵球形,直径约1毫米。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近基部具2小苞片,无毛;花萼像雄花,花瓣分离;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1/2,败育花药心形;子房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柱头薄盘状。果椭圆形,长8-10毫米,直径约7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花萼平展,宿存柱头盘状;分核2,背腹扁,卵形或近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背部稍凸,具掌状棱和浅沟 (7-8条),腹面具条纹,内果皮木质。花期4-5月,果期8-10月。
25cm的刺冬青报价是多2700左右的,不同的高度不同价格。刺冬青为冬青科枸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青灰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齿,老叶深绿色,新叶嫩绿色,带有红晕,清新亮丽,极为美观...
报价如下:10公分刺冬青价格1200元/棵,15公分4500元/棵,20公分9000元/棵,25公分15000元/棵 刺冬青为冬青科枸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青灰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
8000元/棵 刺冬青为冬青科枸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青灰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齿,老叶深绿色,新叶嫩绿色,带有红晕,清新亮丽,极为美观。其叶片细小而稠密,四季常青,萌发力强,耐修...
种中文名:纤刺冬青
种拉丁名:IlexciliospinosaLoes.
属中文名:冬青属
科中文名:冬青科
科拉丁名:Aquifoliaceae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最低海拔:1500
生境:山地杂木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鹤峰,利川
国内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刺冬青为冬青科枸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青灰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齿,老叶深绿色,新叶嫩绿色,带有红晕,清新亮丽,极为美观。其叶片细小而稠密,四季常青,萌发力强,耐修剪,非常适合制作盆景。
刺冬青的挖掘移栽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其根系发达,须根较多,移栽很容易成活。移栽前先把不必要的枝条剪除,将主根剪断,多留细根和须根,挖后或打上泥浆或套上塑料袋进行保鲜保湿,应及早栽植。
栽前对树桩进行一次整形,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和过长的根,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栽后浇透定根水,并对树干喷一遍水,然后用塑料薄膜罩住,以后注意土壤和棚内湿度,及时补充水分,随着天气的转暖,树桩会萌发新芽,可逐步打开塑料薄膜进行通风炼苗。当年栽种的树桩所萌发的枝条可任其自然生长,不要剪除,以使其通过光合作用多制造养分,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生长,等到第二年再进行抹芽、修剪或造型。
刺冬青树桩形态丰富,造型可根据树桩的不同形态因势利导,加工制作成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一本多干式、悬崖式、临水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树冠既可塑造成潇洒疏散的自然型,又可修剪成规整的圆片型。
造型方法以修剪、蟠扎相结合,蟠扎多在10月进行,修剪则在秋末冬初。制作好的刺冬青盆景可在春季或梅雨季节移入紫砂盆之类的细盆观赏,因其根系发达,可将部分根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以体现苍劲古朴的特色,并根据需要在盆面放置山石。
刺冬青适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耐半阴,有一定的耐寒性。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当年移栽的树桩不要施肥,盆土干燥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高温时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曝晒。第二年的生长季节可每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也不必遮光,平时保持盆土湿润,空气干燥时向叶面喷些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光亮翠绿。生长期随时除去影响树形的新枝嫩芽,以保持盆景的美观。
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除病枝、交叉枝、平行枝、枯枝,使盆景的内膛通风透光。冬季移至室内,越冬温度宜保持在0℃至 10℃,不要施肥,也不要浇过多的水。每2至3年的春季翻盆一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
深度阅读
郓城壮馍制作
其具体做法大致是:
1、先以小麦精粉为原料,凉水和面,需要越瓤越好,这和面很见功夫,面和不好,硬了、太软了都会直接影响壮馍的口味;
2、肉以牛羊肉,尤以牛腩,即牛的肋下及肚皮间的"花肉"为最佳,细细将其剁成肉泥备用;
3、配料以葱姜为主,辅以五香料粉。平常农家,因了买肉不多的缘故,往往杂以细粉之类趁数,但口味就不大好了;
4、将肉馅和配料加油、盐顺时针搅和均匀备用;
5、做时,先揪成小孩拳头般大面剂,然后揉成棒槌形,再用面轴轧成长舌状;
6、将调好的肉馅用木勺或木片抹上(面与馅成三比二),打匀,两手扯平,拉成二尺长条,然后从小头折叠,叠成方块,两头露口处用手压合,再以面轴轧成长七寸、宽四寸、厚六分的椭圆形;
7、平底锅上火加适量油,油以植物油、动物油混合为佳,烧热;
8、将面饼半浸入平底油锅中边炸边翻,炸成绛红色,捞出,控油(倘若煎炸较多,一般可将锅略倾斜放置,将面饼先从油较深处放置,逐渐向较浅处翻煎,待推转一圈,正好可出锅);
9、出锅之后,以快刀十字切开,上盘。从刀口上看,一层面夹一层肉,面如纸薄,肉如丝絮,里里外外不下十几层。
此种壮馍吃起来色泽金黄,外焦里嫩,油而不腻,香酥可口。如果再配以葱白蒜泥,更觉鲜美异常。年轻人多喜围锅抢吃刚出锅的壮馍,即便是锅周围已围了数十人,也有着十足的耐心,年纪大的人则是如果当顿吃不了,回锅一蒸,或投入米粥中稍煮,其味道又自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