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可反映两种情况:一般按矿化度分为淡水(1g/L)、微咸水(1-3g/L)、半咸水(3-10g/L)、咸水(大于10g/L)分布区,在盐卤水分布区增加大于50g/L一级;二为污染和天然的有害例子或化合物分布情况。对于热泉和人工揭露的热水,可根据温度按规定划分。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个亚类,每个亚类又可按照单井涌水量划分为若干个富水等级,并圈定其界限。
(2)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指分布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内比较稳定的裂隙孔隙水。
(3)岩溶水或裂隙溶洞水:图上应分别表示出由分布较均匀、相互连通的网(脉)状溶蚀裂隙或蜂窝状溶孔构成的统一含水层和由溶蚀管道发育而成的暗河水系,还应表示出岩溶均匀发育带和汇流富集带。
(4)基岩裂隙水:一般可以分构造裂隙水(指层状、似层状裂隙水)、脉状裂隙水、风化网状裂隙水和孔洞裂隙水等亚类。
(5)冻结层水:可以分为松散岩类冻结层水和基岩类冻结层水两个亚类。
指控制水点(井、泉、孔)及地表水系;地下水流向,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水源地的开采量,海水入侵界线,下降漏斗范围等。
地下水受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的程度比较少。
基础施工图和地勘报告结合看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
地质界线与地层符号同于地质图,但地层系统可简化,各种构造及其水文地质性质也要表示出来;第四系地质和地貌、第四系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及分布,重点地貌现象,如阶地、溶洞、暗河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中应附区内典型剖面上的水文地质剖面图,某些内容可编织成镶图。 2100433B
实习 V 读水文地质图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初步熟悉阅读水文地质图的方法。 2.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二、有关基本知识 1.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情况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因素相互关 系的图件。它是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绘制的。 通常由一张图 (主图 )或一套相 同比例尺的辅助图件来表示含水层的性质和分布、 地下水的类型、 埋藏条件、化 学成分与涌水量等。主图是为对区域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建立总的概念而编制的 反映主要水文地质特征的综合性图件 , 即综合水文地质图。 辅助图件则包括基 础性图件 (如地质图、地貌图、实际材料图等 )、地下水单项特征性图件 (如潜水 等水位线及埋深图、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水化学类型分区图、 地下水储量分区图 等 )以及专门性水文地质图 (如供水水文地质图、 矿区水文地质图、 环境水文地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1、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 及水利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作为编图基础。它们是: (1)松散 岩类孔隙水(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或称岩溶 水);(4)基岩裂隙水(包括断层脉状水) ;(5)冻结层水。 任何一个含水岩组,在不同情况下可归属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根据不同 情况划分若干亚类。 以上五种地下水类型, 分别采用五种规定的普染色表示, 亚 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 并按色调深浅反映其富水等级 (参阅“综合水文地质 图编图方法与图例” 之第三部分:综合水文地质团色标) 。 2、在划分地下水五大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水文地质图突出表现以下三个内 容: (1)富水性:按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2)埋藏条件:重点反映潜水位或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各类双层结构下 部含水层组的顶板埋深
国际上较早出版的水文地质图是1923年苏联的伊利因编制的《苏联欧洲部分潜水图》(1:2500万)。1960年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的水文地质图常委会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编制欧洲水文地质图,并于1962年开始编图工作。1962年9月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发表了《水文地质图国际图例》,196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自1970年开始按国际分幅陆续出版。
中国第一幅《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1:300万)》于1957年由地质部编制出版。50年代以来,先后编制了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约500余幅。1979年由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其中包括全国性图﹑地区性图﹑分省性图等68幅;并附有剖面图﹑立体图等。1987年该所又编制出版了《中国水文地质图(1:400万)》,并附有说明书。
水文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料的主要手段。水文地质调查的成果,总是由水文地质图、相应的文字报告及附录所组成。通过对水文地质的调查,用图形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规律;地下水与自然地理和地质因素相互关系的图件称之为水文地质图。以作为利用、防范或进一步调查地下水的科学依据。地下水是一种变动的天然资源,受到各种随着空间与时间变化着的因素的影响,其水质、水量及其他要素,不但在空间上发生变化,而且在时间上发生变化。各种变化着的水文地质要素,采用一系列平行图件——水文地质图系加以反映。这一类水文地质图称为系列图或分析图。
通常用一张图(水文地质图)或一系列平行图件(系列图或分析图)来表示含水层的性质和分布、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化学成分与涌水量等。最常见的为概括反映主要水文地质特征的综合性图件是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水化学图、地下水储量图等。在实际应用中,把综合水文地质图看作为主图,而平行的系列图则是辅助图件,配套使用。
水文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情况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因素相互关系的一种专题图件。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绘制而成。常见的有综合性水文地质图、等水位线图、水化学图、地下水动态图及储量图等。按图面上突出反映的内容,可分为:(1)以突出地质基础为主的图件,图上用颜色表示地层和岩石成分并用一系列等值线表示水压面的起伏变化;(2)以突出岩石某些水理性质为主的图件,图面上表明地下水总矿化度数据,并用一系列等值线表示地下水水位和水压线等;(3)以突出水质为主的图件,亦称“水化学类型图”,图上以颜色标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用等值线表明地下水的矿化度、水化成分离子等值线图等;(4)以突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为主的规划性图件,图上圈出有用水的分布区或地下水的各种开采层和远景层分布区;(5)以突出含水岩组为主的图件,根据地质剖面划分出含水层和隔水层;(6)突出水文地质分区的图件,在综合考虑地质、地貌条件和岩石含水性等基础上,划分出各种分区。水文地质图通常由一套比例尺相同的图件构成,表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性质和分布、埋藏条件、化学成分与涌水量以及运动规律、地下水周围介质的相互联系等。是地震地质、地震预报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