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珠海市历史建筑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珠海市 |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官塘乡主庙、鹏轩学舍、康济亭 |
从分布范围看,第一批历史建筑中香洲区有14处,斗门区6处,金湾区3处,其中单栋建筑21处,古村落1处、建筑群1处。历史建筑的建设年代时间跨度较大,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物均有入选。最古老的是位于斗门区斗门镇小濠涌村大村下十巷32号的邝氏宗祠,其建设时间可追溯到1600年。宗祠大厅内八根木柱子自建成后使用至今,用蚝壳排列成行叠砌外墙,具有典型的明代南方沿海建筑风格。其次则为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的官塘乡主庙和嗜老佘公祠,建设时间分别为1853年和1856年。
入选的23处历史建筑中,最现代的建筑则是建设于1983年的拱北宾馆和珠海宾馆。拱北宾馆具有历史上的地理标志性,见证了珠海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珠海宾馆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一座具有岭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四星级酒店,因邓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时题词的“珠海经济特区好”而闻名。
序号 |
名称 |
建设年代 |
地址 |
简介 |
1 |
官塘乡主庙 |
1853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珠海地区庙宇文化的代表。 |
2 |
鹏轩学舍 |
1935年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由官塘卓简先先生自办的私塾。是广东废除科举制度后较早兴办的民间学校之一,对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革新和历史有重要意义。 |
3 |
康济亭 |
1901年 |
香洲区前山街道南溪社区 |
珠海较早使用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的构筑物,是昔日由上冲进入珠海的地标。 |
4 |
三灶鹤舞传习展示馆 |
1960年代 |
金湾区三灶镇海澄村 |
三灶鹤舞于2010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传习展示馆是最早对鹤舞进行介绍、展示、传承的场所,突出反映珠海生活历史、民俗传统,是重要文化活动的实物载体。 |
5 |
嗜老佘公祠 |
1856年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1359年,原在香山县下恭都吉大村居住的佘氏迁居官塘,至今已有二十一代传人。“嗜老佘公祠”是佘姓族人四座祖祠中的一座,是研究珠海祠堂文化和佘氏家族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6 |
榕齐吴公祠 |
1950年 |
香洲区前山街道翠微社区 |
具有传统岭南宗祠建筑特色,是研究珠海地区祠堂建筑文化和珠海地区吴氏族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
7 |
陈氏宗祠群 |
清末 |
香洲区前山街道界涌社区下街50号 |
具有传统岭南宗祠建筑特色。是研究珠海地区祠堂建筑文化和珠海地区陈氏族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
8 |
邝氏宗祠 |
1600年 |
斗门区斗门镇小濠涌村大村下十巷32号 |
大厅内八根木柱子自建成后使用至今,用蚝壳排列成行叠砌外墙,具有典型的明代南方沿海建筑风格。能够突出反映珠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
9 |
杨绍安堂 |
清末 |
香洲区南屏镇北山社区北山北街25、26号 |
研究珠海地区传统居住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
10 |
龙舟亭 |
1962年 |
香洲区香湾街道龙舟街 |
珠海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是香洲开埠以来就延续下来的传统。1961年,县治迁至香洲,龙舟赛设在野狸岛附近海面举办。起初在海边搭一间大棚放置龙船,由于常遭浪侵袭,不够安全,1962年,县政府在龙舟街的中段集资兴建了龙舟亭。突出反映珠海地域历史、生活历史、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地处主要地段,具有历史上的地理标志性。 |
11 |
南溪谢氏祖屋 |
民国初期 |
香洲区前山街道南溪社区南安街44号 |
具有明显的岭南建筑特色。是研究珠海地区民国居住建筑和谢氏族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
12 |
卓寸业故居 |
1933年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又称“白帽子”,以青砖材料为主,建筑属中西结合式。该楼曾装有发电机和水井泵,是官塘最早有电灯和自来水之家。突出反映珠海生活历史,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
13 |
佘振棠故居 |
1940年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佘振棠,字厚爵。生于1876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京奉(北京至天津)铁路段段长,尔后升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车务处处长。民国元年(1912)奉命出任美国纽约考察,归国后被张作霖提拔为中东铁路局局长。民国十五年(1926)南北统一,时任铁道部部长孙科委佘振棠为中华民国铁道部顾问。 佘振棠热爱故土,捐资助学、修路。是官塘地区非常有名望的族人。其故居是研究官塘地区发展历史和佘氏族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
14 |
卓肥七故居 |
清末 |
香洲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 |
具有明显的岭南建筑特色,是研究官塘地区居住建筑和卓氏族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
15 |
毓秀古村 |
1903年 |
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 |
毓秀古村是是南门村一自然古村落。对研究岭南古村落布局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
16 |
莫氏洋楼 |
1936年 |
金湾区三灶镇三灶社区 |
西洋风格建筑。1938年三灶岛沦陷后,日军残害本地居民,从日本迁移民众到此定居。莫氏洋楼曾作为日军的粮仓和兵营。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 |
17 |
就业堂洋楼 |
1908年 |
金湾区三灶镇莲塘村旭秀街一巷22号 |
美国檀香山华侨谭俊道的家祠。旨在纪念谭氏祖先的创业史。日军于1938年在三灶岛登陆,首先占据“就业堂”为军事联络点,并在此设立大日本联合陆战队本部,时有三年之久。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 |
18 |
镇边楼 |
清末 |
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 |
建设初期起军事防御作用,1950年代在此打更报警,又称“更鼓楼”。突出反映珠海地域生活历史,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其建筑样式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
19 |
定海楼 |
民国初期 |
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 |
斗门圩作为中山八区的重镇,定海楼是斗门圩水路的必经之地,又是虎跳门水道防御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守之地。和对面江门新会的静海楼,及两岸保存下来的的炮台,都说明两岸有着相同的海防设施。反映了珠海与江门地缘上的共同性。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斗门圩后,占据了定海楼,并以岗楼为中心修建了花岗岩混凝土环形工事,控制了虎跳门水道要津。抗日胜利后由国民党军队驻守。定海楼是反映珠海边防历史的实物载体,具有历史上的地理标志性。 |
20 |
五围哨所 |
1949年 |
斗门区白蕉镇灯三村 |
作为新中国首批设立的边防哨所之一,五围哨所自1954年开始已扼守西江口整整57年。管辖范围为澳门海域以西、珠海西部珠江入海口的海域。是反映珠海军事边防历史的重要实物载体。 |
21 |
毓秀洋楼 |
1830年 |
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毓秀五巷1号 |
是旅美华侨回故乡建造。建国后至1967年曾先后作为当地农会会址、中山县第九区、南门区的领导居住地,四清工作团斗门县团总部、斗门县成立当初县府办公场所、毓秀中学等。四清晚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赵紫阳也曾到过此地。是珠海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事件的实物载体。 |
22 |
拱北宾馆 |
1983年 |
香洲区拱北水湾南路21号 |
珠海拱北宾馆位于珠海市最繁华的拱北区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隔街相望。宾馆主楼采用古代阿房宫建筑改良风格设计,集古今文化于一身,充满浓厚的中国风情。具有历史上的地理标志性,见证了珠海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
23 |
珠海宾馆 |
1983年 |
香洲区景山路 |
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一座具有岭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四星级酒店。1984年1月26—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中顾委委员刘田夫、广东省省长梁灵光、珠海市领导吴健民、梁广大等人陪同下,视察了新建不久的九洲港、香洲毛纺厂、九洲直升机场、石景山国际旅游中心、珠海宾馆等设施和企业,并在视察的最后一天在珠海宾馆欣然命笔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具有历史上的地理标志性,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实物载体,见证了珠海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
历史建筑为非文物保护单位,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珠海的一些历史建筑日渐没落与残破,有的甚至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了《珠海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通过普查、各区上报、市民推荐、专家咨询以及规委会审议等,初步拟定了23处作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并向社会进行公示。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一系,是集科学、艺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有着深厚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一系,是集科学、艺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有着深厚文化...
前山 二手房:16972元/平米 拱北 二手房:15222元/平米 斗门 新房:11400元/平米 二手房:9479元/平米 横琴 二手房:30190元/平米 新香洲 二手房 13217元/平米...
珠海市工程质量监理手册——1、为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水平,规范监理行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手册; 2、本手册适用于珠海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理行为; 3、工程质量监理除应执行本手册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
历史建筑相关资讯
文化专家鼓励村民入住历史建筑 有利维护
2012年11月13日,由禅城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刘芳带领,佛山祖庙和梁园修缮顾问、著名文物专家霍爟祥,等组成的文物保护专家组来到南庄,对紫洞村三华祠堂和紫洞古墟大街善庆堂等历史建筑进行考察,并给出了维护、修缮的建议 。
长春:立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2012年11月20日,《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进行审议。条例提出,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
武汉第七批历史建筑名录公布 叶蓬公馆入选
2012年12月4日,武汉市公布了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英国领事馆、顺丰茶栈、叶蓬公馆等20个建筑将挂牌保护 。
武汉规定擅拆历史建筑可罚款50万元
擅自迁移、拆除优秀历史建筑的,单位最高罚款50万元,个人罚款10万元至20万元;有关部门滥用审批权限、不履职、违法不纠的,责任人轻则处以行政处分,重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2013年2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
港一级历史建筑难逃清拆命运 三级建筑拆剩幅墙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的何东花园终难逃清拆命运,有团体发现,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的土瓜湾东方纱厂旧址,竟已被拆剩一幅立面。东方纱厂业主2011年仍表示押后清拆工程,并研究"寓保育于发展" 。
武汉:大学生宿舍首次入选优秀历史建筑
2012年武汉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华师大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西区六栋宿舍楼三处建 筑被列入一级保护范围,这是大学生宿舍首次入选武汉优秀历史建筑。该校历史文化学院姚伟均教授表示,历史建筑要活态保护,不需要限制学生居住 。
福州上下杭片区采峰别墅等4处历史建筑试点修复
新出炉的《详细规划》提到,实施的方案包含了街区学校整合、街区基础设施更新、街区文物修缮以及重要节点塑造。记者从福州市文物部门了解到最新进展:该区域已启动对文物保护的修复工作,上下杭地区的规划保护范围内文保建筑的摸底调查和价值、现状的评估工作已初步完成。结合实际踏勘情况,初步意向是选取上下杭地区的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采峰别墅、高氏文昌阁、建宁会馆等4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作为保护修复试点项目 。
香港旧政府总部西座列一级历史建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因保育问题而争议不断的香港旧政府总部西座,17日获古谘会成员投票通过评级,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
中法专家联手把脉武汉法国历史建筑保护
2012年12月19日,武汉法国历史建筑保护研讨会在汉举行。中法两国建筑、规划领域的专家联手为在汉的法国历史建筑保护出谋划策。从1862年法国在汉设立总领事馆,到2012年正好150年。法国企业家、银行家、建筑师在汉建了近百栋建筑,其中以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东方汇理银行等最为著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军侵占武汉的7年里,法国租界区入住了数十万市民和各国华侨 。
天津融资22亿活化70余处历史风貌建筑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示范点及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28日在天津庆王府举行。签约仪式上,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行、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与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为期12年、资金总额为2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用于推进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整修和活化 。
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不得拆除迁移
国家高度重视在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的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目前有的地方存在违法转让、抵押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过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导致文物破坏或损毁,甚至擅自拆除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历史建筑等问题 。
广州立法保护"历史建筑" 分四个级别保护
酝酿多年之后,广州市首度为历史建筑立法。今起,《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正式向市民征求意见。《办法》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有以下关键词:"建成50年以上","反映地方城乡发展历史"、"重要名人故居"、"著名建筑师代表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
江西公布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 庐山等上榜
江西省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正式公布。这批公布的优秀近现代建筑共有包括江西宾馆在内的156处,其中庐山46处老建筑上榜。在江西省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当中,半数以上为清末及其后期的建筑,其中九江市占据58席座位居第一,其次为赣州市25处、宜春市21处、南昌市15处。而位于吉安市青原区的"景山堂"于1856年建设,年代最为久远。
据新华社媒体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10部门《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以自建、租赁、承包、转让、出借、抵押、买断、合资、合作等形式设立私人会所。规定自11月1日起实施。
近日,荔湾区领导与市国规委进行座谈,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并一同对拟选取的修缮试点进行实地考察。座谈会上,荔湾区国土规划局对荔湾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及历史建筑修缮试点方案进行具体介绍。荔湾区领导肯定了荔湾区局在名城保护方面的工作成绩,以及历史建筑修缮试点工作的意义,并表示将对该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最新出台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条例》已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建筑文化,市国规委计划组织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为以后民间修缮利用历史建筑起示范作用。本次拟在荔湾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作为试点,由政府出资修缮并活化更新,起到突出亮点、辐射带动的作用。前期,荔湾区局结合区“最广州”文化品牌打造及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会同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筛选提出了选点方案。下一步荔湾区局将积极配合名城处工作安排,密切跟进选点进展,对条件成熟的历史建筑优先开展修缮工作,逐步探索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