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学科分类与代码 | 外文名 |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
---|---|---|---|
别 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分类体系与代码 | 标准号 | GB/T 13745-2009 [3] [6] |
被替代标准 | GB/T 13745-1992 [3] [7]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 A24 [3] [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 | 35.040 [3] [6] | 主管部门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6] |
归口单位 | 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8] | 发布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6] |
备 注 | 第1号修改单;第2号修改单 [3] [6] |
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所具备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应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应用需求为基本目标,列入到分类体系内的学科覆盖领域应全面、适中。
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的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6 唯一性原则
在学科分类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某学科被调整变更后,其原有的分类代码撤销,不得再赋予其他学科使用。
本标准主要依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研究的目的与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2 本标准仅将学科分类定义到一、二、三级,共设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382个三级学科。一级学科之上可归属到科技统计使用的门类,门类不在标准中出现。门类排列顺序是:A 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90;B 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 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
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
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
7 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
8 交叉或具有多重归属的学科,可在多处列类,只在一处赋予代码,其他相关位置不给代码,而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
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
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
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12.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12.2 考虑到工程与技术科学门类与自然科学及生产应用的映射关系,在该门类中设立“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等三个一级学科群,以归入基于自然科学或生产应用而派生出的各类工程技术学科或学科群,但早已形成的传统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如化学工程、矿山工程技术、测绘科学技术等)则不在此列。
12.3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群)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12.4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1 本标准的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代码结构见图1。
2 二、三级学科设“群体学科”,用数字“99”表示。
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国家标准最早于1993年7月实施GB/T13745-1992(废止),2009年进行了修订GB/T 13745-2009(现行),2011年和2016年先后发布了两项修改单。《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5方面进行划分,共设5个门类【门类不在标准中出现,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学科门类”不同】、62个一级学科【不同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一级学科”】。该标准是一项基础国家标准,在科技、教育、图书文献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科分类与代码》不同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前者(科研课题)学科分类共设5个门类,后者(高等教育)学科目录 共分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这三级。
学科(discipline):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群(discipline group):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本标准,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有区别)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CNIS) 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林、邢立强、江洲、孙广芝、刘学英、刘植婷、史立武。
本标准ICS 分类:35_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本标准总页数: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在线预览版:103 2=105页(更新到2016年7月“第二号修改单”)。也有106页版(万方数据-标准 );还有108页版(中国知网-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什么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四个层次,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1) 国家标准GB。对需要在全国...
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有很多,我替你找来几个,有地址,你可以去下载具体的资料,这方面的国家标准还有很多我没有列出来,你可以百度一下《工标网》在《工标网》搜索查找这方面所有的国家标准啊!标准编号:GB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哪个等级高
国家标准的级别要高于建筑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低级别的标准须要严于高一级的标准。否则,“低级别”的标准就没有存在...
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成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里“相对”、“独立”和“知识体系”三个概念是本标准定义学科的基础。“相对”强调了学科分类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独立”则使某个具体学科不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知识体系”使“学科”区别于具体的“业务体系”或“产品”。本标准中出现了一些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的情况,是出于使学科名称简明的目的,其内在涵义是不同的。
由于不同的应用目的,会产生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标准建立的学科分类体系是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的,因此主要收录已经形成的学科,而对于成熟度不够、或者尚在酝酿发展有可能形成学科的雏形则暂不收录,待经过时间考验后下一次修订本标准时再酌情收录。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适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共享与交换,亦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部门应用。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本标准的分类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1992是由国家技术监局1992年11月01日批准,1993年07月01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仅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而非学科教育),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中标分类: 综合>>基础标准>>A24分类编码
ICS分类: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UDC分类: 001.2.001.3
纸质版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92, 字数:174 000
书面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年12月30日,由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计划号20062145-T-424修订《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分类号A24,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周期36个月 ,用于全部代替初代标准GB/T 13745-1992。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归口单位、执行单位: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9年05年0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国家推荐标准,于2009年11月01日实施。 新版《学科分类与代码》 由TC353(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英文名称: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3745-1992;被GB/T 13745-2009/XG2-2016代替
中标分类: 综合>>基础标准>>A24分类编码
ICS分类: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09-05-06
实施日期: 2009-11-01
首发日期: 1992-11-04
提出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起草人: 李小林、邢立强、江洲、孙广芝、刘学英、刘植婷、史立武
计划单号: 20062145-T-424
纸质版页数: 【胶订-大印张】104页 (后续更新为106页和108页)
书面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 155066·1-38409
出版日期: 2009-11-01 2012年第一号修改单 2016年第二号修改单
2011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第1号修改单,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布。
1、删除“630管理学”下的三级学科“6305520 人才学”;在“630管理学”下新增三级学科“6305521 人才开发与管理”。修改前内容见表1,修改后内容见表2。 表1 代码 学科名称 说明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0 人才学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表2 代码 学科名称 说明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1 人才开发与管理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2、在“840社会学”下新增二级学科“人才学”,并设立“人才学理论”等三级学科。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代码 学科名称 说明 84072 人才学 8407210 人才学理论 包括人才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人才学研究方法等 8407215 人才史 包括人才思想史、人才制度史、人才学史等 8407220 人才统计学 8407225 人才经济学 包括人才市场学等 8407230 人才社会学 8407235 人才地理学 包括区域人才学、人才生态学等 8407240 人才心理学 8407245 人才教育学 8407250 人才管理学 “人才开发与管理”见6305521 8407255 人才战略学 8407260 专门人才学 包括女性人才学、军事人才学、科技人才学等 8407299 人才学其他学科。
2014年12月23日,由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计划号20142089-T-469修订《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分类号A24,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周期24个月,终止于 2017年12月18日。 已终止。
2016年7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布。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代码 |
学科名称 |
说明 |
32032 |
输血医学 |
/ |
3203210 |
基础输血学 |
包括输血免疫血液学、血型群体遗传学、HLA、经输血传播性疾病、血液替代品和通用血研究等。 |
3203215 |
献血服务学 |
包括无偿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学、建立稀有血型血液供者库、咨询、管理、护理和服务等,以及后续相关配套的各方面服务工作。 |
3203220 |
输血技术学 |
包括血液采集、分离与制备技术(含单采技术和造血干细胞制备);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技术;白细胞去除技术;血液辐照技术;病毒灭活技术;血液低温冻存技术;血液冻干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血小板配型技术;组织配型技术;输血相关血栓与止血检测技术;血液保存与运输技术等。 |
3203225 |
临床输血学 |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输血等。 |
3203230 |
输血管理学 |
血站管理包括一般血站管理和特殊血站管理;血站质量管理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和程序管理;血站信息化管理等。临床输血管理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和输血科(血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输血治疗全程质量管理、输血实验室管理、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血液管理、教学培训和科研管理、输血伦理法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 |
3203299 |
输血医学其他学科 |
/ |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研究,提出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的修订计划,加快标准的修订速度,完善标准的技术内容,大力加强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使之切实满足各行业和领域的实际应用需要。 2100433B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andcodedisciplines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11-01 批准, 1993-07-01 实施) 一、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 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2.术语: 2.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2.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3.学科分类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 ,划 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 ,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
筑神,建筑资料下载:http://www.zhushen.com.cn 通用图集,规范,CAD 图块,工程论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表格,建筑模型,全部免费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叶树锯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叶树锯切用原木的尺寸、材质指标等技术内容,并对检验方 法、产品标志和材积计量同时作出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木材生产、经销、使用各行业。 2、 引用标准 GB/T144 原木检验 GB/T155 原木缺陷 GB4814 原木材积表 3、 技术要求 3.1 尺寸、尺寸进级、公差 3.1.1 检尺长;2-8m,按 0.2m 进级,长级公差:允许±6或 2m。 3.1.2 检尺径:东北、内蒙古、新疆产区自 18cm 以上,其他产区自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能源分类与代码(GB/T 29870-2013)》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100433B
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推荐标准冠以“GB/T”。与很多ISO国际标准相比,很多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DT,identical to 其他标准)、修改采用(MOD,modified in relation to 其他标准;2000年以前称作“等效采用,EQV, equivalent to 其他标准)或非等效采用(NEQ,not equivalent to 其他标准)。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强制使用GB 18030标准,但较旧的计算机仍然使用GB 2312。
“GB”在计算机领域中常常表示GB 2312-80或GB 18030-2005。两者是汉语编码系统的标准,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用于简体中文。
国家汉字标准代码
较常见的国家汉字标准代码列表
GB 2312 - 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又称为GB0)
GB 13000 - 93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
GB 18030 - 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有关汉字标准代码列表:
GB/T 12345 - 9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一辅助集(又称为GB1)
GB/T 7589 - 87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二辅助集(又称为GB2)
GB 13131 - 91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三辅助集(又称为GB3)
GB/T 7590 - 87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四辅助集(又称为GB4)
GB 13132 - 91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五辅助集(又称为GB5)
GB/T 16500 - 1998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七辅助集
国家推荐标准以 "/T" 来表示并非强制执行。
由于GB 2312-80只收录了6763个汉字,未能覆盖繁体中文字、部分人名、方言、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所以发布了以上的辅助集。
其中,GB/T 12345-90辅助集是GB 2312-80基本集的繁体字版本;GB 13131-91是GB/T 7589-87的繁体字版本;GB 13132-91是GB/T 7590-87的繁体字版本。而GB/T 16500-1998是繁体字版本,它并无对应的简体字版本。
鉴于第二辅助集及第四辅助集,有不少汉字均是“类推简化汉字”,实用性不高,因而较少人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于2000年推出强制性的GB 18030-2000标准。于2001年8月31日后发布或出厂的产品,必须符合GB 18030-2000的相关要求。
相关标准列表(按首次出版时间排列)
标准号 |
名称 |
别名 |
汉字数 |
备注 |
GB 2312-80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
GB /GB0 |
6763 |
GB 6345.1-86 等字模集有附录对 GB 2312-80 之修订,但 GB 2312 本身一直未有更新,详见 GB 2312 条目 |
GB/T 7589-87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二辅助集 |
GB2 |
7237 |
向 ISO 10646 提交时使用繁体字版本 |
GB/T 7590-87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四辅助集 |
GB4 |
7039 |
向 ISO 10646 提交时使用繁体字版本 |
GB 8565.2-88 |
信息处理文本通讯用编码字符集 第二部分 |
无 |
636 |
主要用于电讯;GB2汉字520个、GB4汉字92个、来自《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之异体字23个及“啰”字。此字符集补充了 GB 2312,使之能包括整个《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GB/T 12345-90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一辅助集 |
GB1 |
6866 |
GB 2312 繁体版,增补103字 |
GB 13131-91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三辅助集 |
GB3 |
7237 |
GB/T 7589 繁体版 |
GB 13132-91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五辅助集 |
GB5 |
7039 |
GB/T 7590 繁体版 |
ISO-IR-165 |
通讯用中文多字节字符集 |
8464 |
集合 GB 2312-80(包括 GB 6345.1-86 新增之字符及调整)及 GB 8565.2-88 |
|
GB 13000.1-93 |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 |
20902 |
另有302个兼容汉字(当中十二个:U FA0E, U FA0F, U FA11, U FA13, U FA14, U FA1F, U FA21, U FA23, U FA24, U FA27, U FA28 及 U FA29 有独立形音义,统一码联盟建议不要视之为兼容汉字 |
|
GBK |
汉字扩展内码规范 |
21003 |
除了来自 ISO 10646-1 / GB 13000.1 之20902字,另有 ISO 10646-1 / GB 13000.1 中21个兼容汉字(包括上述十二个有独立形音义兼容字),以方便和 Big5、CNS11643、JIS 及 IBM 文件双向转换、未收入 ISO 10646 的《简化字总表》汉字52个、《康熙字典》及《辞海》汉字部件28个;后80字暂时对应 Unicode 编码之私人使用区(Private Use Area),新版 Unicode 已全部收纳。Microsoft Code Page 936 收入21个兼容汉字,未收后80字 |
|
GB/T 15564-1995 |
图文电视广播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香港子集 |
111 |
所有字皆来自 GB 13000.1 |
|
GB/T 16500-1998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七辅助集 |
3778 |
其他 GB 未收录之 GB13000.1 汉字 |
|
GB 18030-2005 |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
70244 |
首版本 GB 18030-2000 |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SO/IEC 2022
注释
^ ISO 10646 收录的是其非简化形式(unsimplified forms),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字源
^ 向 ISO 10646 提交汉字时称为 G8
^ 一说8443(Ken Lunde, CJKV Information Processing, 1999, O'Reilly & Associates, Inc., P.82)
^ 4.0 4.1 简体中文版 Windows 95 “GBK 内码输入法”帮助文件,1995年
^ 在 ISO 10646 文件中称为 GE;本应称为“GB7”,但中国向 ISO 10646 提交汉字时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称为 G7
^ 在 ISO 10646 文件中称为 G9
信息处理国标码
下表是一些与信息处理相关的一些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推荐标准冠以“GB/T”。
标准号 |
采用程度 |
中文名称 |
强制标准 |
||
GB 2312-80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
|
GB 3100-93 |
EQV ISO 1000:1992 |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
GB 3101-93 |
EQV ISO 31-0:1992 |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
GB 3259-92 |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
|
GB 3304-91 |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
|
GB 5768-1999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
GB 6513-86 |
文献书目信息交换用数学字符编码字符集 |
|
GB 8045-87 |
信息交换用蒙古文七位编码和八位编码字符集 |
|
GB 12050-89 |
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编码图形字符集 |
|
GB 12052-89 |
信息交换用朝鲜文字编码字符集 |
|
GB 12200.1-90 |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
|
GB 12345-90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一辅助集 |
|
GB 13000.1-93 |
IDT ISO/IEC 10646.1:1993 |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
GB 14887-2003 |
道路交通信号灯 |
|
GB 16959-1997 |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
|
GB 18030-2005 |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
|
GB 21669-2008 |
信息技术 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编码字符集 |
|
推荐标准 |
||
GB/T 148-1997 |
NEQ ISO 216:1975 |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
GB/T 1988-1998 |
EQV ISO/IEC 646:1991 |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
GB/T 2311-2000 |
IDT ISO/IEC 2022:1994 |
信息技术 字符代码结构与扩充技术 |
GB/T 2260-1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
|
GB/T 2260-2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
|
GB/T 2261-80 |
无,但与ISO 5218类似 |
人的性别代码 |
GB/T 2659-2000 |
EQV ISO 3166-1:1997 |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
GB/T 4880-91 |
EQV ISO 639:1988 |
语种名称代码 |
GB/T 4880.2-2000 |
EQV ISO 639-2:1998 |
语种名称代码 第2部分:3字母代码 |
GB/T 4881-85 |
中国语种代码 |
|
GB/T 5795-2002 |
EQV ISO 2108:1992 |
中国标准书号 |
GB/T 7408-94 |
EQV ISO 8601:1988 |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
GB/T 7589-87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二辅助集 |
|
GB/T 7590-87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四辅助集 |
|
GB 10001-94 |
NEQ ISO 7001:1990 |
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 |
GB/T 12200.2-94 |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2部分:汉语和汉字 |
|
GB/T 12406-1996 |
IDT ISO 4217:1990 |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
GB/T 12406-2008 |
IDT ISO 4217 : 2001 |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
GB/T 13131-91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三辅助集 |
|
GB/T 13132-91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五辅助集 |
|
GB/T 13134-91 |
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 |
|
GB/T 15273 |
IDT ISO/IEC 8859 |
信息处理 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 |
GB/T 15834-1995 |
标点符号用法 |
|
GB/T 15835-1995 |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
|
GB/T 16159-1996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
GB/T 16831-1997 |
IDT ISO 6709:1983 |
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 |
GB/T 16683-1996 |
信息交换用彝文字符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rar |
|
GB/T 19000-2000 |
IDT ISO 9000:2000 |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
GB/T 24001-1996 |
IDT ISO 14001:1996 |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