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荚蒾别名枇杷叶荚蒾、山枇杷,为忍冬科、荚蒾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中国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及贵州等省。生于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林下、溪边温暖阴湿处。
中文学名 | 皱叶荚蓬 | 拉丁学名 | Viburnum rhytidophyllum Hemsl. |
---|---|---|---|
别称 | 枇杷叶荚蒾、山枇杷 | 二名法 | Viburnum rhytidophyllum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茜草目 | 科 | 忍冬科 |
族 | 荚蒾族 | 属 | 荚蒾属 |
亚种 | 无 |
产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和东南部及贵州。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海拔800~2400米。
皱叶荚蒾可栽植在背风向阳及侧方遮阴处,也可栽植在半阴处,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皱叶荚蒾能耐一定盐碱,可在轻度碱性土壤中生长,是华北地区盐碱地上良好的园林植物。早春栽植时裸根移栽,栽前最好在穴内施入2~3锹有机肥。种植后立即浇1遍透水,以后每隔7~10天浇1次水,连续浇3次,确保移栽成活。每年春季浇1次春水,秋后浇1次封冻水。以后每年或隔年秋季穴施有机肥,一般不需要特别修剪。
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繁殖均可,生产中多以扦插繁殖为主。
播种繁殖:在秋季,采集熟透的果实,去除果肉后获得纯净种子,与2~3倍体积的细湿沙混合后储存。翌年春季播种。
扦插繁殖:6月中旬前后,取一段长20cm左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减少蒸腾,插穗上部仅保留2~4片叶。插穗上端需选择在芽上2cm处平剪,下端需在叶片或腋芽下剪成马耳形斜切口。扦插前,通常采用生根粉对对插穗进行处理,以促进生根。扦插时,将插穗蘸取生根粉配置的溶液后立即插入苗床,深度保持在穗长的1/3左右为佳。扦插后,将周围土壤压实,以促进插穗与基质的充分接触。透水浇灌后即可。
扦插后,为保证插条的健壮生长,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一要结合喷水,每隔7~10d喷一次500倍液多菌灵,以防插穗感染病菌而造成皮层腐烂。要经常保持插床的清洁和通透性,防止插德幼根因缺氧引起腐烂。二要保持床面清i占,及时除草,发现有染病插条,应及时清理,防止其蔓延.如发现有虫害发生,应及时州甲拌磷或甲胺磷等防治虫害的约物进行处理。
皱叶荚蓬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米;幼枝、芽、叶下面、叶柄及花序均被由黄白色、黄褐色或红褐 色簇状毛组成的厚绒毛,毛的分枝长0.3~0.7毫米;当年小枝粗壮,稍有棱角,二年生小枝红褐色或灰黑色,无毛,散生圆形小皮孔,老枝黑褐色。叶革质,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8 (~25) 厘米,顶端稍尖或略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有不明显小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幼时疏被簇状柔毛,后变无毛,各脉深凹陷而呈极度皱纹状,下面有凸起网纹,侧脉6~8 (~12) 对,近缘处互相网结,很少直达齿端;叶柄粗壮,长1.5~3 (~4) 厘米。聚伞花序稠密,直径7~12厘米,总花梗粗壮,长1.5~4 (~7) 厘米,第一级辐射枝通常7条,四角状,粗壮,花生于第三级辐射枝上,无柄;萼筒筒状钟形,长2~3毫米,被由黄白色簇状毛组成的绒毛,长2~3毫米,萼齿微小,宽三角状卵形,长0.5~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直径5~7毫米,几无毛,裂片圆卵形,长2~3毫米,略长于筒;雄蕊高出花冠,花药宽椭圆形,长约1毫米。果实红色,后变黑色,宽椭圆形,长6~8毫米,无毛;核宽椭圆形,两端近截形,扁,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有2条背沟和3条腹沟。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喜温暖、湿润,较耐荫,不耐涝。好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皱叶荚蒾树姿优美,叶色浓绿,秋季果实累累,冬季叶片宿存,是华北地区少见的常绿阔叶观赏灌木。适于孤植或丛植于小区绿地、路边等采光较好的地方。
文章通过对皂荚形态特征及习性、分布的简单阐述,目的是分析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广阔应用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环保乡土树种应该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重视,使其能在在园林绿化设计及生产实践中发挥多种价值。
广东梅雁蓬辣滩水电站装4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4×11MW。投产不久,1号、2号机组先后多次出现水轮机桨叶无法打开故障,机组无法启动,且故障越来越频繁,使电站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未投产的3号、4号机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经深入分析该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到了故障根源,采取了简单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引起桨叶无法开启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