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沙棘(学名: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turkestanica)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亚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开旷山坡、河谷台阶地或河漫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名称 | 中亚沙棘 | 拉丁学名 |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turkestanica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 目 | 蔷薇目 Rosales |
科 |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 属 | 沙棘属 Hippophae |
分布区域 |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 |
生长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开旷山坡、河谷台阶地或河漫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亚沙棘栽培技术
1、育苗方法
(1)、硬枝扦插法 大果沙棘硬枝扦插育苗,具有繁育方法简单、费用消耗少、繁殖系数高、可露地扦插等优点。但硬枝扦插育苗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2年生枝条。
硬枝扦插法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枝条的选择供硬枝扦插的枝条要在休眠期采集,即每年的2~3月份进行,选择健壮、高产、抗病性强的植株,剪取2~3年生木质化的枝条。根据试验结果,插穗年龄对成活率有很大影响,3年生插穗成活率最高,2年生次之,1年生最低。枝条要采自树冠结果区,插穗长度以20~ 22cm 为最佳。采下的成捆插条,基部应埋在粗沙中贮存,沙子温度保持 1℃ ~ 3℃ ,插条上面不需要任何覆盖物。为提高成活率,在扦插前,插穗要进行处理,在1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此外,插穗在冷水中浸泡24~120小时,生根及成活效果也很好。
扦插硬枝扦插需要肥沃的沙壤土。插前整地作床,苗床规格一般为长 10m ,宽1~ 1.2m 。每亩施入有机肥3~5立方米及磷、钾肥10~15公斤,粘重土壤要掺沙改造。做好床后,灌足底水,覆好地膜待插,扦插深度3~ 3.5cm ,株行距 5cm × 10cm ,即每平方米200株,每亩213万株左右。
插后管理当插穗上部叶芽开始生长,就说明插穗开始生根,当插条生长量达5~ 8cm 时,即可揭去地膜。到秋末冬初将苗起出,打捆埋好越冬。
(2)、嫩枝扦插法 枝条选择选择生长旺盛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这种枝条为棕绿色,柔软弹性好。 扦插插穗长度一般为 15cm 左右,茎粗0.4~ 0.5cm ,用嫁接刀或单面刀片削出斜切口,切口要平滑,在距切口上缘0.3~ 0.5 cm 处留一个芽,并将插条顶部生长点及3~5个叶片留下,其余叶片剪掉。修剪后的插条及时将切口部位浸放在盛水容器中。扦插前用每公斤含500毫克吲哚丁酸的溶液中,将插条浸泡15小时,扦插株行距为 4cm × 4cm ,每平方米扦插500条。扦插深度以 3cm 左右为宜。
(3)、根蘖分株法:每年2~3月间,把沙棘的嫩根刨出,截成10~20厘米的短节,按5~ 7cm 深度平埋,踩实即可。但应注意,要随刨随埋,不要久放。
2、栽培方法
(1)园址选择: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含盐量<0.5%、PH值7~8的微碱性的风沙土、沙壤土、轻壤土,同时要保证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整地时,5度以下的园地,用全面平整或带状整地的方式,耕翻深度大于 20cm ;坡度大于5度的采用水土保持整地措施,如梯田、撩壕、鱼鳞坑等。
(2)品种选择及栽植密度:挑选无刺或少刺,百粒重在 50g 以上的大果高产品种,要求无性系苗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苗龄1~2年生,苗高30~ 50cm ,地径大于 0.7cm ,主根长 20cm 以上,须根发达。栽植前画好配置图,一般株行距采用 2m × 4m ,以采条为目的的采穗圃,株行距采用 1m × 3m 。沙棘为雌雄异株,雌雄比例及配置方式对果实产量影响较大。如果雄株花粉量大,则雄株比例可小些,反之比例应大些,一般雄株和雌株比例以1∶8为好。
(3)栽培管理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等方面,沙棘园结果以前,可充分利用行间空地间作牧草、豆科植物等矮秆作物,以增加效益,培肥土壤。每年根据雨水条件需中耕多次,深度4~ 5cm ,以不损伤沙棘的水平根系为原则。在定植苗木时,应灌足底水,生长季节根据墒情确定浇水次数。一般每年浇水4次,分别在萌芽期、生长前期、生长后期及入冬前进行。施肥要注意生长前期需氮肥较多,要早施少施,后期则需磷、钾肥比较多,要适时适量。据试验,沙棘对肥料种类需求比例为N∶P∶K=1∶2∶1,一般每亩需磷酸二铵5~7公斤,穴施 50g 左右;钾肥每亩2.5~3公斤,穴施 25g 左右,追肥在7~8月施用,幼树喷施2次叶面肥,每次喷0.5%的尿素液100~120公斤,在无风天的下午喷施效果最佳。丰产园结果的大树每年要施3次肥,5月上旬每亩施尿素、磷酸二铵各40公斤;7月中旬每亩施尿素、磷酸二铵各50公斤。收获沙棘后的每亩施鸡、羊粪3000公斤、草木灰600公斤,以开沟深施为好。此外,为保持树势平衡,在沙棘幼树期可作适当修剪,保留萌发的三大骨干枝,疏除过多枝条。进入结果期,每年休眠期进行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然后清除徒长枝、交叉枝、过密枝等。当树龄达15年生以上、枝条老化、生长明显衰退时,进行复壮修剪,方法是保留一个轴生枝,其余枝条全部剪掉,促进重新萌发枝条,以恢复树势。
(4)平茬复壮在比较干旱的荒山荒坡或比较粘重的土壤上,沙棘林较易发生干枯等衰老现象。群众实践中总结出"黑棘不砍不长"和"及时平茬复壮,合理皆伐利用"的经验。平茬的开始年限和间隔年限依不同条件和林种而不同。一般在树木休眠期都可进行,但以早春土壤未解冻前最好。平茬方式有"片砍"、"花砍"、"带砍"等,砍时尽量降低茬口,并保持平滑不裂。其枝干风干时一般为鲜重的50%-60%,平茬一散发枝条很多,新林当年高生长可达 1m 左右。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l-5米,高山沟谷可达18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单叶通常近对生,与枝条着生相似,纸质,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0-80毫米,宽4-10(-13)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基部最宽,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柔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无星状毛;叶柄极短,几无或长1-1.5毫米。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果梗长1-2.5毫米;种子小,阔椭圆形至卵形,有时稍扁,长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中国大的新疆等地。
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