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

《中国钢铁业》杂志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主办,全国钢铁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是国内唯一全面、综合反映中国钢铁工业情况的专业期刊,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刊。

中国钢铁业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钢铁业 主管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本刊将坚持为企业服务、为钢铁产品用户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其工作导向性、政策导向性、技术导向性和市场导向性作用。努力成为在反映中国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影响力的期刊。

中国钢铁业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钢铁磷化液 品种:磷化液;规格:25公斤/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蓝帕

13% 保定市蓝帕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4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0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Upho中国 内墙砖2600×1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8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2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0年1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9年10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9年6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8年12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8年11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8年9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8年4月信息价
筋调直机 HBG-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17年9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钢铁 121521|100kg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团正贸易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7-05-08
钢铁 6m|10个人 1 查看价格 上海榕一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  上海市 2016-06-13
钢铁 螺纹|10t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诚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4-08
钢铁 25mm|0永达钢材 1 查看价格 0 广东  中山市 2009-07-27
钢铁材质无损分选仪 ZGC-02 用于磁材料混料,硬度分选|4804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5-14
钢铁回收价 钢铁|10t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1-30
河北泰钢铁轧制有限公司 HRB400 / 8mm|500t河北泰钢钢铁轧制有限公司 1 查看价格 广州铧晟贸易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市 2012-03-01
精轧钢铁PSB1080 直径36|15m² 3 查看价格 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9-01-10

主要栏目有:特别报道、专家论坛、产业动态、产业透视、热点聚焦、管理世界、改革发展、行业分析、市场扫描、市场分析、统计数据、新产品、新技术、企业介绍、经验交流、人物、产业链接、世界钢铁、综述等。2100433B

刊名: 中国钢铁业

China Steel

主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周期: 月刊编辑:从文网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672-5115

CN: 11-5016/TF

邮发代号: 80-12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钢铁业

创刊时间:2003

中国钢铁业常见问题

  • 中国钢铁业协会公布数据哪里能查

    好几套数据,不能顺便说的,有个钢铁年鉴可以查到往年的。有本杂志叫中国钢铁业 ,会有本年零散的2-3个月的数据。有个网站叫我的钢铁,可能有些数据

  • 中国钢铁厂排名

    排名仅供参考! 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 2 首钢总公司 北京 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4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 6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四...

  • 2019中国钢铁价格是否会涨

    要是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不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实行关停和项目审批,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小钢铁厂也实行同样的措施,采取强力的手段而不是躲过检查又开炉,真正淘汰3亿吨钢铁...

读者范围将覆盖行业企事业单位,包括外资、民营企业,铁合金、耐火、矿山、冶金机械、基建、工贸等产业,以及钢铁信息化企、事业单位等。读者对象为企事业领导、经营管理人员、二级单位领导,以及科技、物资采购、技术、销售等人员。

中国钢铁业文献

必和必拓老板想卡中国钢铁业脖子 必和必拓老板想卡中国钢铁业脖子

格式:pdf

大小:166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6

2010年铁矿石谈判启动后,凭借着垄断世界近七成铁矿石资源的优势,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的报价一路飙升,涨价从20%-30%到50%,再到80%-90%。他们不断坐地起价,态度十分强硬,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也一直在争辩和对峙中延续。进入4月以来,随着谈判的深入,各方压力增大。日前,中国钢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向外界证实,卖方已提出将2010年铁矿石基准价格上调将近100%。

立即下载
中国钢铁业宜重点发展扁平材 中国钢铁业宜重点发展扁平材

格式:pdf

大小:166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4

中国钢铁业宜重点发展扁平材

立即下载
    国际焦煤价格飞涨     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铁矿石是难以言喻的痛楚。而眼下,人们越来越担心钢铁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原料――焦煤,或将成为下一个“铁矿石”。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焦煤进口量3440万吨,同比增长402%,一跃成为净进口国;2010年焦煤进口量4727万吨,同比增长37%。在中国钢企对海外焦煤的依赖度日益增高的同时,国际焦煤价格亦不断攀升,一路上涨突破340美元/吨,目前仍在高位震荡。     日前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特殊和稀缺煤种管理办法,对炼焦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种实施保护性开发。某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这一政策得以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焦煤的供需缺口。     焦煤也将上演“饥渴症”     澳大利亚的焦煤出口量占据全球市场超过60%的份额,因此,此前市场一直担心去年年底澳大利亚产煤区发生的洪灾将影响全球焦煤供给,从而造成焦煤价格不断攀涨。不过,来自国际能源网的消息称,最新数据显示,焦煤主要出口地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虽遭水灾袭击导致煤炭减产,但2011年焦煤出口量仍增长了3%。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部分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相比水灾,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需求才是推动焦煤价格上涨的持续动力。     焦煤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与铁矿石一样,中国的焦煤需求量因此也十分惊人。据悉,2010年中国生产粗钢突破6亿吨,达到62665.4万吨。由于炼1吨铁,需要2吨左右的铁矿和1.4吨左右的焦炭,而1吨焦炭需要1.4―1.6吨的焦煤,这也意味着去年中国炼钢消耗的焦煤量超过10亿吨,与消耗的铁矿石量相近。     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优质焦煤却相当稀缺,主焦煤、肥煤资源不足,特别是具有强粘结性的炼焦煤资源更少。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1.31万亿吨,其中优质焦煤、肥煤和瘦煤(三者属于主焦煤)资源储量仅约300亿吨。     正因为资源稀缺,日前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十二五”期间,能源局将研究制定特殊和稀缺煤种管理办法,对炼焦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种实施保护性开发。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开展全国炼焦煤资源调研,其目的就是为了摸清全国炼焦煤资源的赋存、开发和利用情况,待调研完成后,能源局将结合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国家炼焦煤资源开发布局。     “如果这样的话,(焦煤供给)缺口会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再推升价格。”“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张铁山向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钢企亟需未雨绸缪     关于焦煤是否可能布铁矿石后尘的问题,河北焦煤协会秘书长张伯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存在着这个可能。”     “中国粗钢的产量增长很快,用的焦炭比生产的快。”张铁山亦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其对焦煤供应紧张问题的忧虑,“煤焦和铁矿石还有个不同的情况。就是钢铁可以重复利用,而焦煤不是,烧了,就没了。”因此,张铁山认为,如果有能力的话,国内钢企应该尽快未雨绸缪。     一向被视作行业风向标的宝钢这一次又跑在了前列。2月28日,宝钢宣布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签订焦煤合作长期协议,宝钢成为力拓在华首家焦煤长协客户。根据协议,力拓将从今年起向宝钢稳定供应优质焦煤,为期3年。不过,宝钢这次并未透露协议具体内容以及焦煤年供应数量。     除了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之外,还有一些钢企亦已以其它方式“先下手为强”。如山西焦煤就与太钢集团联合组建了山西煤钢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武钢则走出国门,与RML公司签订了一份非约束性的谅解备忘录,将认购该公司8%的股权,购买其拥有的莫桑比克赞比西煤矿项目40%股权。

中国钢铁行业重组大幕终于开启。昨天,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同时两家公司宣布今天起双双停牌。钢铁巨头重组的消息传播已久,此时拉开大幕,恰逢其时。

钢铁行业重组恰逢其时

在去年以来钢铁业巨额亏损、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国家在全力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5月23日,在武钢集团考察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现场拍板,把武钢集团纳入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试点。李克强说,武钢在历史上给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现实是,钢铁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对于武钢,从运输半径角度讲,生产一般粗钢等产品,远不如沿海地区有竞争力。因此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把过剩产能化解掉。

工信部曾在去年3月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

业内专家指出,钢铁行业作为“工业的粮食”,需要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大企业发挥“压舱石”的作用,通过重组整合可以改善如今混乱、低端的市场竞争。“日韩两大巨头新日铁和浦项制铁,在其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无人可及,这样的超强企业,保障了本国基础工业的长期稳定,并助推本国工业参与全球竞争。”

央企重组能否扭亏为盈

宝钢、鞍钢、武钢三家央企是国内钢铁行业传统意义上的“三巨头”。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不断推进央企改革及兼并重组的力度。专家认为,宝钢、武钢重组,既可以推动钢铁业去产能、稳定市场环境,也是做大做强央企、提升国企运营效率的需要。

首先,重组将有望为企业亏损下滑“止血”。去年以来,全国钢铁行业陷入巨额亏损,中钢协百家大中型会员企业主营业务全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武钢股份以75亿元的巨亏成为沪深两市中亏损额度最大企业,也成为国内钢铁行业中困难最大的企业。今年一季度,武钢股份利润再度同比下滑超过93%。

宝钢股份去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虽然仍领跑国内钢铁行业,但也比上年大幅下降82.51%,为18年来的利润新低。不过在今年一季度,宝钢股份利润达到惊人的21.8亿元,比去年四季度增加超过32.8亿元。

宝钢和武钢的现状,反映了当前钢铁行业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证明了重组的必要性。

成本更高还是收益更大

宝钢与武钢的重组是两大巨头企业的整合,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过去的重组项目。同时,武钢至今仍深陷亏损泥潭之中,企业去产能、就业安置等负担很重,这些都将成为重组整合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

在困难市场环境下的重组整合,必然付出高昂成本,但在重组之后,如果能尽快跨过磨合期,重组带来的规模效益、协同效应等红利,将远远超过成本付出。

武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强在今年年初对媒体表示,武钢和宝钢投产时间相差30年,导致武钢负担比宝钢重,负担一方面来自低自动化程度带来的大量人员成本,以及产品结构带来的盈利能力差别。而且从产品上看,两家企业绝大部分相同,但在汽车板等盈利能力最高的产品上,宝钢技术领先于武钢。

两者重组整合,如果可以妥善解决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可以带来诸多好处,比如武钢可以迅速提升技术能力,两家企业在相同产品上竞争可以得到避免。

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两者整合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布局北部湾的武钢广西防城港项目和宝钢广东湛江项目几乎同时获批开建,目前正在同步推进。一旦宝钢武钢重组完成,两大项目将自然从竞争转向协同,成为引领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

    众所周知,国内钢铁业因长期粗放发展积累下不少问题,其中,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尽合理可以算是主要顽疾。2010年,面对疯狂的铁矿石价格以及市场需求的疲弱,中国钢铁企业似乎只能选择抱团取暖。     前11月国内进口铁矿石同比减少600多万吨,前11月国内进口铁矿石花费同比增257亿美元。今年中国钢铁业利润率仅为3.5%     组建航母型企业迫在眉睫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大小钢铁企业1000多家,其中大中型钢企约70家。2009年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为提高产业集中度,2010年成为钢铁业的并购之年。     今年5月,历时近两年的攀钢与鞍钢重组方案终获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在这之前,本钢和北台钢铁集团联合重组也基本落定,有消息称,重组之后的两家将一起纳入鞍钢集团。如果上述整合重组进展顺利,以产能计算,合并后的集团公司总产能将达5500万吨,预计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钢铁航母。    此外,在跨所有制重组方面,河北钢铁集团成为试水者。11月中旬,河北钢铁集团通过“渐进式股权融合”,与河北敬业、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永洋钢铁、吉泰特钢5家民营钢铁企业签署联合重组协议。未来几个月内,还将有一批民营钢企进入该集团。     在看到钢铁行业整合大戏不断上演的同时,业内专家也提醒说,这样的重组速度远不能根治行业散乱的弊病。即使是新鞍钢集团成立后,其产能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全国产能的10%左右。而一个行业如果没有真正的领军者,在遇到如铁矿石谈判这样的难题时,往往会出现一团散沙的局面。我国钢铁行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还只是刚刚起步。     摆脱三大矿压制遥遥无期     围绕矿价,国内钢铁业与国际三大矿商的博弈今年仍在继续。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三大矿的垄断地位并未因中国这一全球最大买家的抗争而被撼动,实行了20多年的长协价被三大矿执意用季度定价取代,矿价更是一路走高。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年1-11月份,国内累计进口铁矿石同比减少了600多万吨,而花费却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57亿美元。对于居高不下的矿价,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忧虑地称,今年中国钢铁业利润率在国内工业行业中是最低的。各行业平均利润为6%,钢铁行业仅为3.5%。    眼看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一点点被进口铁矿石榨干,中钢协会长罗冰生于10月份公开表态:“2011年铁矿石谈判已经开始,如此高价的铁矿石不能继续下去了。”     但就在中钢协慷慨陈词后不久,淡水河谷公司执行总裁马定思表态,由于当前季度定价机制运行良好,明年不再需要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于是,2011年的铁矿石谈判从开始就火药味十足。     其实,2011年谈判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钢企必须尽快通过海外找矿以及加大国内矿开采等方式摆脱仰人鼻息的境况。
中国钢铁业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