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职业卫生 [1] | 作 者 | 傅梅绮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8年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22029355 |
第一章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概述
第一节职业卫生概述
第二节职业危害概述
第三节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防治
第一节工业毒物的危害
第二节工业毒物的防治
第三章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
第四章高温、灼伤的危害与防护
第五章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第六章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第七章个体防护
第八章职业卫生管理
第九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附录
……
参考文献
……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及职业危害概述;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防治;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高温、灼伤的危害与防护;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本教材涵盖了职业卫生的内涵,包括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职业危害的防治与防护技术措施,并尽可能对产生危害、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及防治与防护危害的原理进行解释,将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工程的内容结合起来并引入案例,有利于学员对危害的认识和对防治措施的掌握。此教材的内容全面,但不烦琐,实用性突出。
该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安全技术类和存在危险隐患行业如化工业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工矿企业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用书。
广义上安全是包括职业卫生的,但是具体上,安全更多关注设备和厂区的安全,职业卫生只针对人。从评价上就看得出来,安全评估设备的安全性,针对人的话多为防护距离和比较简略的20条等,职业卫生多关注人的工作环境...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3、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
职业卫生检测需提供哪些资料: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原辅材料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车间布局图岗位定员及防护措施历年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报...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与职业卫生评价——当前,随着职业卫生法制的逐步完善,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日益加强,作为监督措施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工作得以强化。职业卫生审查中的重要依据——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在预防职业危害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各方面...
职业卫生健康技术措施 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土除尘措施 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 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卸方便。 流动搅拌机上有 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 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 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面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 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积池。 2、木屑除尘措施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面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出送管道,再 送到蓄料仓内。 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因采取的措施。 1)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3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清单及有关文本。
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
8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
七、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2100433B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向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提供的技术性服务工作。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价;
4、化学品毒性鉴定;
5、职业健康监护;
6、职业病诊断。
长期以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由各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内设的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和中介组织承担。
我国职业卫生的新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使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结合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业状态变化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1994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策略,要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应面向一切职业人群。不仅指工人、农民,也应包括服务行业的职工和脑力劳动者;不仅包括正式工与合同工,也应包括临时工、下岗工人和老年职工。鉴于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职业卫生工作的覆盖范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临时工的职业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增加,需要大量劳动力,很多农业人口由第一产业转到工业和服务业。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往往缺乏正规培训,工业生产知识贫乏,尤其缺乏职业卫生和安全知识,自我防护能力差,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一特殊人群中出现的职业卫生问题。另外,一由于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许多特殊行业和人群的职业卫生问题也需要积极研究解决。随着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用工制度也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临时工、合同工大量出现,导致工作时间不定和工种、工作单位频繁变动,所接触的职业有害因素也随之频繁变动,因而职业卫生的应有保障难以落实,这就给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迫切要求。
(2)下岗职工的职业卫生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众多中年职工纷纷下岗,由于他们曾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有害因素,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某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如以往长期接触矽尘者可能发生晚发型硅肺。对这个弱势群体的职业卫生问题,应给予足够关注。
(3)退休人员的职业卫生问题随着医疗水平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的寿命逐渐延长,他们的工作寿命也相应增加。不少生产技术骨干在超过退休年龄后仍在工作或从事新的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缺乏技术力量、职业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或个体用人单位重新就业。进入老年期后,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不但会出现一些老年性疾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抵御能力也相应降低,容易罹患职业性病变。另外,中青年时期接触的作业环境,往往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健康和生命质量。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