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质量规划 | 识 别 | 哪些质量标准适用于本项目 |
---|---|---|---|
确 定 | 如何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 应 当 | 定期与其它项目规划过程结合进行 |
质量方针指“由最高层管理部门正式阐明的、组织关于质量的总的打算与努力方向”。实施组织的质量方针往往被原封不动的采纳并使用于项目之中。但是,如果实施组织没有正式的质量方针,或者项目涉及到多个实施组织(例如合资项目),则项目管理班子就需要为项目制订一项质量方针。不管质量方针来源如何, 项目管理班子均应负责保证项目的所有利害关系者全部知晓此项方针。
范围说明书是质量规划的一项关键投入,因为它记载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以及用于确定利害关系者主要要求的项目目标。
虽然产品描述的一些内容可能已体现在范围说明书之中,但产品描述往往包括可能影响到质量规划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其它问题的细节。
项目管理班子必须考虑可能影响项目的任何应用领域的具体标准与规章制度。
除了范围说明书与产品描述外,其他知识领域的过程,也可能产生应视为质量规划一部分的产出。例如,采购规划可能会确定应当反映在总体质量管理计划中的对承包商的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计划应当说明项目管理班子将如何实施其质量方针。用ISO9000的话来说,它应该说明项目质量体系,即:“用以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计划为整体项目计划提供投入,它必须处理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问题。质量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非常详细,也可以十分概括,因项目的要求而异。
工作定义以极其具体的方式描述一件东西是什么,以及如何以质量控制过程对其进行量度。例如,只提到按计划进度规定日期完成是衡量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是不够的。项目管理班子还必须交代清楚各项活动是要求按时开始呢,还是只要求按时完成;是要求测量每项单项活动呢,还是只要求测量某些可交付成果;如果是后者,又是哪些可交付成果。工作定义在某些应用领域也称为量度标准。
核对表是一种结构工具,通常因事而异,用于核实所要求进行的各个步骤是否已经完成。核对表可简可繁。核对表所用措辞通常是祈使句(“做某件事!”)或者疑问句(“某件事完成了吗?”)。许多组织都有标准的核对表,以保证经常性的任务格式保持一致。在某些应用领域,核对表可从专业协会或商业性服务机构那里索取。
质量规划过程可能会发现在另一领域进一步开展活动的需要。2100433B
它是项目规划期间的若干辅助过程之一,因此应当定期与其它项目规划过程结合进行。例如,为了满足已确认的质量标准要求而对项目产品所作变更可能要求对成本或进度进行调整,或者所希冀的产品质量可能要求对某项已确认的问题作详细的风险分析。在ISO9000系列制订之前,在此称为质量规划的诸项活动。
质量规划技术只是在项目中经常使用的技术。 还有许多其它技术在某些项目或者某些应用领域可能十分有用。项目管理班子还应认识到现代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准则——质量是规划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请高人指点: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1. 概念性规划: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2. 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
请高人指点: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1. 概念性规划: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2. 总体规划: 是在一...
一、科学规划。决定城镇发展方向、规模和功能。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全市规划一盘棋,统筹编制城镇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健全城乡规划体系。顺应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趋势,把城乡全部纳入规划范畴,使规...
质量规划过程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两者间的权衡取舍。符合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主要效益是减少返工,它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降低,利害关系者更加满意。为达到质量要求所付出的主要成本是开展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开支。 所得效益总是大于成本是质量管理学科的一项公理。
基准对照指将项目的实际做法或计划做法与其它项目的做法进行对照,从中萌生出如何改进的思路,或者提供一项量度绩效的标准。其他项目既可在实施组织内部,也可在其外部;既可在同一应用领域内,也可在其他领域内。
实验设计是帮助确定有哪些因素影响特定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此项技术最常应用于项目的产品之上(例如:汽车设计人员可能希望确定悬架减震弹簧与轮胎如何搭配,才能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最平稳的行驶性能)。然而,实验设计也能应用于项目管理问题,比如成本与进度之间的权衡与取舍之上。例如,资深工程师的成本要比初级工程师高得多,却可以预期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指派的工作。一项设计恰当的“实验”(此处指计算资深与初级工程师以不同方式搭配时项目的成本与工期)往往可以从为数相当有限的方案中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
质量成本指为了达到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所付出的全部努力的总成本,包括为保证质量符合要求所做的全部工作,以及因质量不合要求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所涉及的成本有三类:预防成本、评估成本与弥补成本。第三类成本又进一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编号 请求名称 用户规模 日渗透率 1 用户登录 /登出 1000000 20% 2 下单 3 用户查询 4 静态资源 /页面浏览 5 后台管理操作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规划日请求总量 峰值时段 (h/day) 峰值时段渗透 峰值并发 IO流量 / 请求 (KB) 200000 2 60% 16.66666667 1 XXX系统容量规划 峰值带宽 IO流量 (KB)最高延迟 (ms) 备注 16.66666667
反求工程中曲面的测量应遵循采样点密度随曲面曲率变化而疏密不断变化原则,并应根据离散采样点的分布确定自由曲面的重建工作。基于曲面Z向细化分层的测量技术和NURBS曲面方程拟合重建,能有效获取原曲面特征的最少测量点,并进行曲线数学重建,最终获得准确反映表面特征的NURBS曲面方程。
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规划背景...........................................................................................1
第一节 发展基础.....................................................................................1
第二节 机遇挑战.....................................................................................3
第三节 重要意义.....................................................................................4
第二章 总体要求...........................................................................................4
第一节 指导思想.....................................................................................4
第二节 发展定位.....................................................................................5
第三节 主要目标.....................................................................................6
第三章 总体布局...........................................................................................7
第一节 一核引领.....................................................................................7
第二节 两翼协同.....................................................................................7
第三节 多点支撑.....................................................................................8
第四章 加快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8
第一节 改造升级“老字号”................................................................ 8
第二节 深度开发“原字号”.............................................................. 10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字号”.............................................................. 12
第四节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4
第五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5
第五章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16
第一节 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7
第二节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17
第三节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8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18
第一节 优化营商环境.......................................................................... 18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9
第三节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0
第七章 推进协调发展,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20
第一节 加强区域协调互动.................................................................. 21
第二节 强化沿海 6 市协同发展.......................................................... 21
第三节 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 22
第八章 推动绿色发展,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23
第一节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23
第二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24
第三节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4
第九章 加快开放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25
第一节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25
第二节 深化东北亚经贸合作.............................................................. 26
第三节 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26
第十章 促进共享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26
第一节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27
第二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8
第三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28
第四节 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29
第十一章 实施保障.....................................................................................30
第一节 组织保障...................................................................................30
第二节 人才保障...................................................................................30
第三节 政策保障...................................................................................31
前 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沿海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 6 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 5.65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2920 公里,海域面积6.8 万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良。2020 年,该地区常住人口 1849.6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1.2 万亿元。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东北亚地区极具潜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是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区域。为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为 2021—2030 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2009 年,国务院批复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产业转型升级、体制创新、开放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20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 6 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 万亿元,较 2008 年增长 119.6%,年均增长 6.8%,占全省比重为 48.9%,较 2008 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实现进出口总额705.3 亿美元,占全省比重为 74.7%;沿海 6 个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8.2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1311 万标箱,较 2008 年分别增加 3.3 亿吨、567.1 万标箱,分别占全国 5.6%、5.0%。沿海 6 市对全省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升,成为引领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对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加强。恒力石化(大连)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实现产值超 900 亿元。东北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综合节点在营口落地运行。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重大装备产品涌现,国产首艘航母、30 万吨超大智能原油船等大国重器在大连问世。重点领域改革得到深化。全面优化涉企服务,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优化上线,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深入,稳妥推进国企交叉持股、民企入股等混改实现形式,大连机床完成重整,中央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沿海 6 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到位,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营口、盘锦等地民营经济贡献度超 80%,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开放合作持续推进。辽宁自贸试验区 123 项试点任务落地实施,其中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集装箱码头股权整合新路径等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营口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大连金普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建成投产,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 1/3。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和辽宁省内“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辽宁—江苏、大连—上海等对口合作深入推进,在理念互鉴、平台共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务实成效。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升。港口资源整合实现突破,辽港集团挂牌运营,以大连港为中心、营口港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沿海港口群基本形成,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交通运输国际通道开通运营,全长 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全线贯通,哈大、盘营、沈丹高铁及丹大铁路建成通车,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0 万人次/年,锦州、营口机场投入使用,大连新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点击参考链接阅读全文
国务院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
国函〔2021〕91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
你们关于报送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增强竞争力,以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三、辽宁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沿海各市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继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实施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按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实施、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辽宁省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21年9月8日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作物产量、水源和土壤有效水分、营养源和营养物有效量、根层的氧气有效量、根系发育的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苗床和发芽条件、土地的耕作条件(适耕性)、土壤的盐化度和碱化度、土壤毒性(酸性过高)、与土地有关的病虫害、土壤抗蚀性能、洪泛灾害(包括频率及淹水历时)、气温类型、辐射能及光周期、影响植物生长的灾害性天气(风暴、霜、冰雹等)、空气湿度、作物成熟所需的干燥期。②与牧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放牧草地的生产率、影响牲畜的灾害性天气、地方性虫害及流行病、牧草的营养价值、牧场的毒性(毒草)、植被抗拒退化性能、在放牧条件下土壤抗拒侵蚀的性能、水源距离及饮用水可获量、与根据地(定居点)的距离。③与林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木材年平均增长量、本地树种的类型和数量、影响幼树生长的环境条件、病虫害、火灾危害。④与采集副业有关的指标有:树木品种、药用植物、果类、野味、山珍、与根据地(村庄)的距离。⑤与农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指标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可能规模、征用土地的便利条件、与市场及物质和劳动力供应有关的地理位置、由生产单位到田地或作业区的交通、影响道路修建和维护的地形因素(可进入性)、机械化的可能性和影响机械化的地形因素(可通行性)、自然植被、防止土壤侵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