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折梁 | 性 质 | 框架梁的一种 |
---|---|---|---|
组 合 | 可由一跨或多跨组成 | 折点处 | 可以有支座也可以无支座 |
由两段以上直线形梁相连成为一道梁时叫做折梁,分平面折梁和立面折梁两种,平面折梁是在平面形成若干个交角,立面折梁是在垂直空间形成交角,建筑工程中以平面折梁在实际应用中居多。
折梁在折点处的配筋具有特殊要求,其纵筋在折点阳角一侧应连续通过不得截断;纵筋在阴角处不得连续通过,必须经过折点延伸到梁对侧之后,顺着梁外侧弯折一定长度,当折角较小时,亦有要求在折点处按多少倍锚固长度伸入。
折梁在折角处及附近,箍筋必须加密,且在折角内要布置成放射状。在折点处无支座时,还要增加抗扭腰筋。
1.对于水平折梁,可以把它分成两段梁来布置,梁跨为1、2,注意两段梁必须成组,布置折梁钢筋时把钢筋明细中的钢筋“梁跨”改为“通跨”(跨号为0)即可。
2.对于向上或向下“折”的折梁,也是把它分成两段来布置,两段梁也需要是成组的,然后使用【构件】→〖斜体编辑〗→〖平梁变斜〗命令编辑需要向上或向下“折”的那段梁,布置钢筋时也需要把钢筋的“梁跨”改为“通跨”布置。
3.一般在建筑绘图时,分成两段处理来绘。
论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CFRP)加固技术应用于某大型公共建筑混凝土折梁加固的设计原理及施工过程 ,提出了用CFRP进行梁正截面抗弯补强的简易计算方法。实践证明该工程使用效果良好 ,显示了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的良好前景
镇 江 市 第 四 建 筑 工 程 公 司 企 业 技 术 标 准 Z4J \TJ 2KA 施工结构构件通用图集 现浇钢筋混凝土折梁住宅楼梯图集 Z4J \TJ0041 苏 G9407 2001—11-08 发布 2001-11-18 实施 镇江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发布
a. 承压水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
①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折梁断柱现象;
②底软膨胀、底膨张裂。这种征兆多随顶板来压之后发生,且较普遍,在采掘面围岩内出现裂缝,当突水量大、来势猛时,会伴有“底爆”响声;
③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④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b. 冲积层水突水征兆:
① 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②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
③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c. 老窑水突水征兆:
① 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②煤层“挂汗”;
③ 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④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征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压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⑤ 老窑水一般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蛋味。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洛阳桥缔造者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卢锡,生卒年不详,峰尾卢厝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卢锡在涂岭虎岩寺受教于其父卢仁,与他一起读书的还有他的外甥蔡襄。史志载卢锡"以处士终,生平好义,济人利物"。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建造洛阳桥。
古万安渡,在泉州城北的惠安、晋江交界处的洛阳江,是官绅商旅南来北上的必经之处。因洛阳江波涛汹涌,江流湍急,时人形容此江为"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泊宅篇》),并说"用四两纱线,系石下坠,沉入江中,尚未能测其深浅"。自晚唐始,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湾港口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云集于此。万安渡给福建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极大障碍,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四月,卢锡等人带头筹建,到嘉佑四年十二月辛末(1060年1月16日)完工,前后花费六年多时间,耗资1400万钱,这些钱都是由卢锡等人募捐集资而来,没动国库分文。更为重要的是,蔡襄、卢锡等人集思广益,科学地解决桥梁建筑及固基问题。他们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桥墩双头尖,中间大,有如船形,它可经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交互冲击。最上排的交接处,刻有凹形的榫,上置生铁以连结排石。墩两端中部稍向外弯,最上面的两层条石则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宽,以减少石梁板的跨度。这种石基的开创,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现代称之为筏型基础。其植蛎、减缓水流以助固基等科技创新方法也为人们赞叹,闽南一带宋代所造的石桥,大多仿造这种做法。
洛阳桥建成后,"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向来行人视为危途之洛阳江,自是一桥飞架,南北畅通。行人凌波而过,如履康庄。它对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桥建成时,身为泉州知府的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在蔡襄撰写的名传中外的《万安桥记》中,赫然记载职其事者第一人即是卢锡。后人感念卢锡等造桥功臣之德,曾树大理石碑于洛阳桥南蔡襄祠中,上镌卢锡等人芳名。
卢锡不入仕途,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造福地方,泽被后代,堪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