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智慧城市实践总论 | 作 者 | 吴红辉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0年4月 |
页 数 | 426 页 | 定 价 | 128 元 |
开 本 | 小16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5425287 |
理论篇
第 一章 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
1.1 城市: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
1.1.1城市1.0:蒸汽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
1.1.1.1城市规模增长
1.1.1.2城市形态发生巨大改变
1.1.1.3“田园城市”的设想
1.1.2城市2.0:电气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
1.1.2.1城市基础设施极大完善
1.1.2.2城市美化运动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1.1.3城市3.0: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
1.1.3.1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启新的能源革命
1.1.3.2电子计算机技术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1.1.3.3信息时代城市的发展
1.2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和特点
1.2.1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
1.2.2 1949—1978年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
1.2.3 1978年以来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
1.2.4 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新问题一瞥
1.3.智慧城市:崛起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之下
1.3.1工业领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1.3.2社会生活将出现巨大变化
1.3.3工业4.0构筑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1.4.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1.4.1智慧城市
1.4.2智能城市
1.4.3信息化城市
1.4.4无线城市
1.4.5数字城市
第 二章 解析智慧城市
2.1智慧城市的内涵
2.1.1一个中心:城市数据的融合
2.1.1.1云计算VS智慧城市
2.1.1.2 大数据VS智慧城市
2.1.1.3城市数据融合案例
2.1.2 两个基本点
2.1.2.1以经济建设为基本点
2.1.2.2以民生服务为基本点
2.1.3 三大应用
2.1.3.1决策服务应用
2.1.3.2 产业发展应用
2.1.3.3 民生服务应用
2.2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五个影响
2.2.1 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2.2.2 有利于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2.2.3 有利于引发新一轮的科技创新
2.2.4 有利于促进商业模式的变革
2.2.5 有利于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及生活环境
2.3 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和研究重点
2.3.1 感知技术的发展
2.3.1.1 传感器技术
2.3.1.2 无线传感网技术
2.3.2 网络能力的增强
2.3.2.1 物联网网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2.2 IPv6的进一步普及
2.3.3 信息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3.1 智慧城市的五大信息安全挑战
2.3.3.2 感知平面的安全技术
2.3.3.3 网络平面的安全技术
2.3.3.4 信息平面的安全技术
2.3.4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打造
2.3.4.1云计算的工作原理
2.3.4.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2.3.4.3云计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3.5大数据应用发展
2.3.5.1大数据解决方案逻辑层和架构
2.3.5.2大数据处理基本流程
2.3.5.3大数据分析的五个基本方面
2.3.5.4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八个趋势
第三章 体验智慧城市生活
3.1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3.1.1诗意的智慧之都——维也纳(Wien)
3.1.2北美智慧城市的杰出代表——多伦多(Toronto)
3.1.3浪漫之都的智慧生活——巴黎(Paris)
3.1.4美国第 一大都市的智慧转型——纽约(New York)
3.1.5英伦雾都的华丽转身——伦敦(London)
3.1.6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东京(Tokyo)
3.1.7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德国(Germany)
3.1.7.1柏林(Berlin)
3.1.7.2汉堡(Hamburg)
3.1.7.3法兰克福(Frankfurt)
3.1.7.4弗里德里希哈芬市(Friedrichshafen)
3.1.8探寻千年古城的智慧——巴塞罗那(Barcelona)
3.1.9北欧智慧城市的典范与代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3.1.10用大数据解决市民的小烦恼——首尔(Seoul)
3.1.11智慧国——新加坡(Singapore)
3.1.12战火中的智慧——以色列(Israel)
3.2 畅想未来智慧城市生活
3.2.1 花更盛树更绿,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发展绿色未来
3.2.2 人工智能的全面覆盖
3.2.3 智慧连接,全面引爆万物互联
3.2.4 2020年的电脑和人类社会
路径篇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4.1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4.1.1统筹规划缺陷的挑战
4.1.2信息孤岛的挑战
4.1.3建设空心化的挑战
4.1.4网络安全的挑战
4.2 智慧城市落脚到民生才具可持续发展空间
4.2.1智慧城市应该要惠民
4.2.1.1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之间的关系
4.2.1.2智慧民生的概念及其建设目标
4.2.1.3智慧民生的总体架构
4.2.1.4智慧民生建设的重点
4.2.2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超级应用
4.2.2.1超级应用与垂直应用的概念与特点对比
4.2.2.2 超级应用崛起与市民卡模式并驾齐驱
4.2.2.3互联网公司纷纷抢占“城市服务”平台入口
4.2.2.4智慧城市的超级应用打造四部曲
4.3服务转型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企业视角)
4.3.1 IBM的华丽转身:从产品到服务
4.3.2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向服务企业转型
4.3.2.1向服务企业转型需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4.3.2.2中国企业转型服务的关键瓶颈
4.3.2.3 服务创新的模型
4.3.2.4 向服务转型的八种创新模式
4.4服务转型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政府视角)
4.4.1地方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4.4.1.1改革的历程
4.4.1.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征
4.4.1.3新一轮政府改革的走向与挑战
4.4.2 转变政府职能海外镜鉴之一: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4.4.2.1“为与不为”——政府与市场边界动态调整
4.4.2.2“有法可依”——明晰政府权限和职能
4.4.2.3“不缺位不越位”——政府对市场监督求实效
4.4.3 转变政府职能海外镜鉴之二:发达国家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
4.4.3.1以信息公开为抓手打造“政府3.0”
4.4.3.2根据“生命周期”为民众提供定制公共服务
4.4.3.3政民互动推动网络问政
4.4.3.4整合电子政务打造“一站式”服务
4.4.3.5强化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
4.4.4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矛盾
4.4.5智慧城市时代,地方政府由职能型走向流程型大畅想
4.4.5.1五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
4.4.5.2流程式组织定义及特点
4.4.5.3流程型组织的组织要素
4.4.5.4基于流程的政府组织结构调整
4.4.5.5流程型地方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系
4.5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
4.5.1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4.5.2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几个维度
4.5.2.1城市信息化视角
4.5.2.2绿色环境视角
4.5.2.3城市基础设施视角
4.5.2.4城市人文环境视角
4.6中国智慧城市未来五年发展新趋势
第五章 智慧城市如何有效落地
5.1 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成功四要素
5.1.1 政府机构是主导
5.1.1.1 领导支持及团队
5.1.1.2 智慧城市人才建设
5.1.2 流程机制是保障
5.1.2.1 传统政府组织
5.1.2.2 流程化政府构建逻辑
5.1.2.3 政府流程化模式
5.1.3 用户体验是根本
5.1.3.1 用户类型
5.1.3.2 用户体验分类
5.1.3.3 信息交互设计对提升体验的意义
5.1.3.4 智慧城市中的信息交互设计
5.1.4 商业模式是内驱
5.1.4.1 智慧城市商业模式概述
5.1.4.2 规划——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5.1.4.3 技术——智慧城市实施产品
5.1.4.4 集成——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5.1.4.5 资本——智慧城市四种融资方式
5.1.4.5.1债券融资六种模式
5.1.4.5.2股权融资九种模式
5.1.4.5.3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七种模式
5.1.4.5.4项目融资和政策融资六种模式
5.1.4.6 运营——智慧城市闭环营运系统
5.2 智慧城市运营与推进
5.2.1 以“互联网 ”为核心的运营体系
5.2.1.1智慧城市运营体系概述
5.2.1.2智慧城市组织机构与流程
5.2.1.3运营效果评估
5.2.2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5.2.2.1官办官营
5.2.2.2官管民营
5.2.2.3官办民营
5.2.2.4联合建设
5.2.2.5联合公司化
5.3基于PPP管理模式的智慧城市建设
5.3.1 PPP模式概述
5.3.1.1 PPP模式内涵
5.3.1.2 PPP模式优缺点
5.3.2 PPP模式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
5.3.2.1PPP项目发展现状
5.3.2.2 PPP项目发展空间
5.3.3 PPP运作方式分类
5.3.3.1外包类
5.3.3.2特许经营类
5.3.3.3 私有化类
5.3.4 PPP项目适用性
5.3.4.1私有化类大部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项目
5.3.4.2合作期限相对较长
5.3.4.3项目具有一定专业要求,且存在足够多的潜在社会合作主体
5.3.4.4综合评价PPP项目的交易成本
5.3.4.5 PPP项目不限于收费机制完善的项目
5.3.5 PPP模式存在的风险
5.3.5.1政策风险
5.3.5.2项目建设风险
5.3.5.3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5.3.5.4增信措施落实风险
5.3.5.5财政可承受能力风险
5.3.5.6信用风险、财务风险
5.3.5.7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
5.3.6 PPP成功的关键要素
5.3.7 PPP模式实施要点
5.3.8 PPP法制体系建设遵循四原则
案例篇
第六章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6.1中兴网信公司简介
6.2.智慧城市方案简介
6.2.1前言
6.2.2智慧城市方案综述
6.2.3中兴网信智慧城市方案整体构架
6.2.3.1两大平台
6.2.3.2四层构架
6.2.3.3六大体系
6.3 智慧城市系统应用场景
6.3.1平台先行之城市运营中心
6.3.2维稳定之应急指挥
6.3.3维稳定之平安城市
6.3.4维稳定之数字城管
6.3.5维稳定之智慧政务
6.3.6促发展之智慧园区
6.3.7促发展之智慧交通
6.3.8促发展之智慧物流
6.3.9促发展之智慧环保
6.3.10促发展之企业互联
6.3.11保民生之智慧教育
6.3.12保民生之智慧医疗
6.3.13保民生之智慧旅游
6.3.14保民生之智慧社区
6.3.15保民生之市民卡
6.4.智慧城市应用实例
6.4.1合川模式(BOO模式)
6.4.1.1项目背景
6.4.1.2项目分析
6.4.1.3项目总结
6.4.2秦皇岛模式
6.4.2.1项目背景
6.4.2.2项目分析
6.4.2.3项目总结
6.4.3济宁模式
6.4.3.1项目背景
6.4.3.2项目分析
6.4.3.3项目总结2100433B
本书分三篇:理论篇、路经篇、实践篇。第 1篇分三章,第 1章“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 主要阐述城市发展历史脉络,从而得出智慧城市为什么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 二章“解析智慧城市” 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一些智慧城市概念,把智慧城市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智慧城市。第三章“体验智慧城市生活” 了解了智慧城市是什么后,还需要让智慧城市一个个场景生动的体现出来,因此在第三章,列举了全球15个有代表性智慧城市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拉近智慧生活离与我们的距离。第 二篇,路径篇,探讨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总共分二章,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从政府前期建设智慧城市遇到的问题展开,讲解政府运营,如何从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型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突破智慧城市建设瓶颈,也从企业视角,剖析企业如何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并对未来智慧城市发展进行了展望。第五章,“智慧城市如何有效落地” 讲解了智慧城市建设成功四要素“人、机制、商业模式、体验”,并且重点探讨四要素中所包含“商业模式五要素” “规划、技术、资本、集成、运营” ,让读者全面了解智慧城市可操作性。第三篇“案例篇” 以第六章为核心,讲解“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以中兴网信为案例,通过该公司成功实施智慧城市的“合川模式”“秦皇岛模式”“济宁模式” 项目,给读者以启发!
新型智慧城市就是在一个城市中将政府职能、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企业经济通过新型智慧城市这个大平台融为一体。采用信息化、物联化、智能化科技,将城市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综合管理与社会服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充...
智慧城市的体现是借助于互联网工具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展现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一个产业链,利用互联网工具把整座城市完完整整的搬到网络上,装进每个人的手机里,利用一个软件通过手指点点,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中的所...
你好,据我了解: 1、智慧城市展厅设计的水平个人感觉是挺好的,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 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 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 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 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 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 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 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 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 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 用智慧技术, 建设智慧城市, 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 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 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
膂智慧城市概念普及 肁构成智慧城市的核心有哪些? 袈 1、指挥交通 2、智慧医疗 3、智慧教育 4、平安城市 5、智慧物流 6、智慧社区 7、智慧环保 膃 8、智慧政务 9、应急联动 10、智慧社区 11、智慧园区 12、数字城管 袄模式分类 螀构建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 PPP模式,可以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四种不同类型出发,探索 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 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 袈 1.已有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薄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 (O&M) 、转让 —运营—移交 (TOT) 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 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 让民营企业进来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民营企业可以 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 节 2.基础设施维修扩建改造的合作模式 蕿对于需要维修或需要扩建或改造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政府可以通过租赁 -建
《智慧高速公路理论与实践总论》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智慧高速公路概述、智慧高速公路发展需求、智慧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平台总体设计、智慧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平台建设技术要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办法。
《智慧高速公路理论与实践总论》可供从事智慧高速公路管理、设计、建设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工作研究人员参考。
《智慧城市诊断评估模型与实践》针对我国城市在资源禀赋、信息化发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的差异,立足于城市特定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智慧城市诊断评估工作,结合国内外建设评估经验,提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力量模型及实践方法。
罗文:历任电子工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市场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赛迪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中国电子报社社长。
《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
第1章 智慧城市的内涵 1
1.1 什么是智慧城市 2
1.2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 5
1.3 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 6
第2章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12
2.1 智慧城市规划 13
2.1.1 智慧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关系 13
2.1.2 智慧城市规划需要回答的问题 14
2.2 案例分享 20
2.2.1 北方某省会城市智慧新区战略规划 20
2.2.2 华东某城市智慧城区顶层设计与规划 21
2.2.3 华南某特区城市智慧城市战略规划 23
2.2.4 西北某市智慧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25
2.2.5 华南某特区城市智慧新区五年建设规划 26
2.3 小结 27
民 生 篇
第3章 智慧的水管理 32
3.1 城市水管理的挑战 33
3.2 城市水管理的内涵 35
.3.2.1 管理范畴 35
3.2.2 绩效指标体系 35
3.2.3 发展动态 37
3.3 智慧城市水管理 38
3.3.1 背景与理念 38
3.3.2 关键技术 40
3.3.3 系统架构 52
3.4 案例分享 54
3.4.1 水环境安全评价与预警综合管理平台 54
3.4.2 爆管预测 58
3.4.3 泄漏检测 60
3.4.4 维修调度优化 61
3.5 小结 62
参考文献 62
第4章 公共安全之犯罪管理 65
4.1 城市公共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66
4.2 城市犯罪管理的智慧解决方案 67
4.2.1 总体架构 68
4.2.2 犯罪情报分析解决方案 69
4.2.3 犯罪预测和预防解决方案 72
4.2.4 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79
4.3 案例分享 82
4.3.1 美国某警局破获连环抢劫案 82
4.3.2 某保险公司揭发巨额汽车保险欺诈 85
4.3.3 某保险公证人公司防范保险金诈骗 87
4.3.4 其他经典实践案例 88
4.4 小结 90
参考文献 91
第5章 智慧交通 93
5.1 当前的交通管理挑战 94
5.2 智能交通系统成熟度及增强建议 98
5.2.1 its成熟度 100
5.2.2 增强its的建议 102
5.3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慧交通 110
5.3.1 基于物联网的its参考体系 110
5.3.2 ibm倡导的智慧交通 112
5.3.3 智慧交通总体逻辑架构 114
5.3.4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示例 116
5.4 案例分享 122
5.4.1 公交线网的适应性滚动式调整 122
5.4.2 交通流预测工具有效防止交通堵塞 124
5.4.3 智能道路收费系统助力交通堵塞治理 125
5.5 小结 127
参考文献 128
第6章 智慧医疗之慢性病管理 130
6.1 慢性疾病的挑战 131
6.1.1 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 131
6.1.2 我国慢性病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庞大 131
6.2 政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133
6.3 慢性病管理生态系统 135
6.4 慢性病管理流程——以患者为中心 137
6.4.1 建立个人健康数据库 139
6.4.2 个人健康风险评估 141
6.4.3 设计个人慢性病管理计划 141
6.4.4 执行个人慢性病管理计划 142
6.4.5 分析个人和人群慢性病管理效果 143
6.4.6 慢性病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146
6.5 案例分享 149
6.5.1 韩国gmu &美国merck 149
6.5.2 北京某权威三甲医院 150
6.6 小结 151
参考文献 151
经 济 篇
第7章 智慧教育之职业人才培训 154
7.1 教育面临的挑战 155
7.2 智慧教育的解决方案 155
7.2.1 什么是智慧教育 155
7.2.2 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 156
7.2.3 中国软件开发中心的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159
7.2.4 软件开发中心软件职业人才培养计划 164
7.2.5 实现智慧教育需要全新的技术支撑 165
7.2.6 web 2.0技术推动智慧教育的实施 166
7.2.7 教育云助力教育应用的推广 167
7.2.8 ibm随需应变的学习模型 169
7.2.9 软技能的培养规划和技能持续提升解决方案 172
7.3 案例分享 174
7.3.1 高端人才培养计划(utp)成功案例 174
7.3.2 软件职业人才培养计划(sct)成功案例 174
7.4 小结 176
第 8章 智慧商务 178
8.1 令人心潮澎湃的中国消费与智慧商务 179
8.2 智慧商务的构想 180
8.2.1 智慧的采购 181
8.2.2 智慧的营销 182
8.2.3 智慧的销售 183
8.2.4 智慧的服务 184
8.3 智慧商务的解决方案 185
8.3.1 产品与内容管理 187
8.3.2 市场营销 187
8.3.3 贸易管理 188
8.3.4 订单管理 188
8.3.5 成员管理 189
8.3.6 后台系统集成 189
8.3.7 报表和电子商务智能 190
8.3.8 运维管理 190
8.3.9 开发环境 190
8.3.10 多商业模式支持 190
8.4 案例分享 191
8.4.1 李宁公司 192
8.4.2 国内某大型家电连锁企业 193
8.4.3 索尼公司 194
8.5 小结 195
参考文献 195
第9章 智慧港航 197
9.1 智慧港口的一天 198
9.2 智慧港航应具备的关键要素 200
9.3 港航的业务范围 202
9.4 港航管理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205
9.5 智慧港航的解决方案 206
9.6 智慧港航的业务创新 208
9.6.1 智慧港航指挥调度中心 210
9.6.2 智慧港航公共服务平台 213
9.6.3 智慧港航综合业务系统 216
9.6.4 智慧港航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 221
9.7 最佳实施路径 222
9.8 案例分享 224
9.8.1 新加坡港务局 224
9.9 小结 225
参考文献 226
第10章 智慧建筑 228
10.1 智慧建筑面临的挑战 229
10.2 智慧建筑的内涵 232
10.3 智慧建筑的解决方案 233
10.3.1 能源与环境管理方案的意义 236
10.3.2 运营管理方案的意义 236
10.3.3 空间管理方案的意义 237
10.3.4 智慧的楼宇管理平台(iibm) 237
10.3.5 智慧楼宇管理平台的价值 239
10.4 案例分享 240
10.4.1 新奥尔良智慧重建项目 240
10.4.2 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的智慧园区项目 243
10.4.3 ibm的总部智慧建筑项目 243
10.5 小结 247
参考文献 247
实 践 篇
第11章 智慧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250
11.1 城市领导者的挑战 251
11.2 智慧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解决方案 253
11.2.1 智慧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总体架构 255
11.2.2 智慧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核心能力 259
11.3 案例分享 269
11.3.1 巴西-里约热内卢 269
11.4 小结 271
第12章 智慧的分析、优化与预测 272
12.1 获得前瞻性思维的能力:是挑战,更是新的机会 275
12.1.1 对新方法的需求 275
12.1.2 当前业务挑战 276
12.2 智慧的分析、优化与预测的用武之地:行业应用 277
12.2.1 银行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277
12.2.2 保险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 279
12.2.3 电信业:提升城市效率的网络 281
12.2.4 零售业: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 283
12.2.5 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关键所在 286
12.3 案例分享 288
12.3.1 银行:rabobank 288
12.3.2 保险:l"para" label-module="para">
12.3.3 电信:xo communications通信服务提供商 293
12.3.4 零售:neck & neck童装零售企业 294
12.3.5 制造业:菲亚特汽车公司 297
12.4 小结 300
参考文献 300
第13章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302
13.1 展现层 304
13.2 应用层 307
13.3 集成层 307
13.4 外部资源层 310
13.5 云计算平台 311
13.6 应用支撑共享平台 315
13.6.1 应用管理 315
13.6.2 平台管控 316
13.6.3 统一数据管理 317
13.6.4 共享引擎 320
13.6.5 决策分析 323
13.6.6 安全管理 325
13.6.7 运维管理 327
13.7 基础数据平台 331
13.8 智慧城市实施参考路线图 331
13.9 小结 333
参考文献 333
后记 335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