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作 者 | 成升魁 |
---|---|---|---|
类 别 | 图书 > 经济 > 行业经济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年02月01日 | 页 数 | 389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精装 |
ISBN | 9787030175830 | 版 次 | 1 |
总序
前言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
第三节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历史
第四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态势
第五节 中国土地政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六节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耕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耕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域特征
第三节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第四节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五节 耕地资源二级类型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 中国园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园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园地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地域特征
第三节 园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园地资源二级类型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章 中国林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林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林地资源区域分布与地域特点
第三节 林地生产力
第四节 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中国草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草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草地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地域特征
第三节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中国湿地资源(水域)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湿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地域特征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功能及其评价
第四节 湿地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第五节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第七章 中国交通用地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交通用地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交通用地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特征
第三节 交通用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中国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基本特点
第二节 区域分布与区域特征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中国未利用土地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未利用土地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未利用土地资源二级类型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利用土地的利用与保护
下篇 区域分论
第十章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分区的必要性及在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第三节 区划的原则、依据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区划方案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十二章 华北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第十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第十四章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第十五章 川陕盆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十六章 江南丘陵山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十七章 云贵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十八章 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第十九章 内蒙古高原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第二十章 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二十一章 青藏高原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其合理开发途径
第二十二章 藏东南-横断山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参考文献
彩图2100433B
《中国可持发展总纲(第5卷):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5卷。《中国可持发展总纲(第5卷):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从总论和区域分论两个层次上全面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及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若干战略对策。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总论,包括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等土地资源8个一级类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9章。下篇是区域分论,包括全国土地利用区划及12个分区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分论等13章。
《中国可持发展总纲(第5卷):中国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可为各级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以及从事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各类国际组织、有关科研院所、企业的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提供参考。同时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大型文献集成之一,将成为国内外图书典藏的理想选择。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由不协调剑协调、由非可持续剑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和手段十分的落后,使得土地资源出现大量的流失情况,土地利用的质量也不是很高,还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使得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日益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工作也日趋科学化和合理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还远未达到彻底完善,如何加强科学认识和正确管理,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目录
引言
一、土地和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土地资源的概念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
三、保卫人类生存家园的呼唤
第一章 中国土地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分布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
二、土地开发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公社和奴隶制社会时期
(二)封建社会时期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
三、新中国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土地资源调查与开发概况
(二)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成就
第二章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
一、耕地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数量的演变特点
(二)耕地分布与耕地质量变化及其特点
(三)耕地利用、保护现状及问题
二、林地利用与保护
(一)林地资源概况
(二)林地开发、利用、保护现状及问题
三、草地利用与保护
(一)草地资源概况
(二)草地利用、保护现状及问题
四、建设用地持续增长
(一)城镇、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数量演变
(二)各类建设用地增长情况的地域分布
(三)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综合评论
第三章 中国土地荒漠化发展与防治
一、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概念
(一)荒漠化概念的内涵
(二)荒漠化与沙漠化、水土流失的区别
二、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严峻形势
(一)土地荒漠化概况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四)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
三、防治土地荒漠化是跨世纪之策
(一)土地荒漠化危害严重
(二)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
第四章 中国土地开发利用前景与对策
一、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一)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二)待开发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三)土地开发潜力的利用前景展望
二、21世纪初土地利用与保护前景展望
(一)土地利用、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二)土地利用需求变化总趋势展望
(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展望
三、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哲学思考
(一)对土地开发利用的辩证思维
(二)统筹协调土地多种用途的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小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100433B
内容介绍
本书集中从“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国际环境合作”三大方面,比较系统地总结和阐释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30余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总体概貌和系统进展,借此向世界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事业的认识,将这些认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将认识进一步升华的发展过程。本书分为三篇十四章。第一篇总结了中国在环境方针与政策、环境法规、环境管理三个方面了取得的显著的历史进步;第二篇概述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特别是环境污染状况,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等方面总结了中国污染治理的发展历程,并从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噪声与辐射污染治理四个方面总结介绍了中国污染治理的技术概况和主要技术成果;第三篇则展示了从1972年派团出席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努力失去和参加国际环境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