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所长、党委书记

李益农

副所长

龚时宏、胡孟、张宝忠、吴文勇

总工

丁昆仑

副总工

李久生、王少丽、刘群昌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历任领导

届次

任期

姓名

第一任

1956-1957

张子林

第二任

1958-1965

邸殿标

第三任

1982-1983

杨振怀

第四任

1983-1988

瞿兴业

第五任

1988-1994

包水林

第六任

1994-1996

钱蕴璧

第七任

1997-2009

高占义

第八任

2009-2017

许迪

参考资料来源

2100433B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1000-A,板高500mm,壁厚 27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500-A,板高250mm,壁厚1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700-A,板高35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1000-E,板高50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800-A,板高400mm,壁厚 2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1200-A,板高600mm,壁厚 3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500-A,板高250mm,壁厚12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600-A,板高300mm,壁厚 17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水电 80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水电 75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水电 80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水电 80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水电 80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水电 80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水电 75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水电 75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科学院(研究院) 520科宝布|1m² 1 查看价格 南充市华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6-10
水利水电专用聚脲抗渗涂料 A:220kg,B:200kg|7190kg 1 查看价格 广州秀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10-28
SP-7818水利水电专用聚脲抗渗涂料 |5445m² 1 查看价格 广州秀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厦门经销处 福建  厦门市 2015-04-11
水利思想牌 (1)规格:长x宽x高=1.5mx1.5mx0.1m (2)材质:304不锈钢材质|13个 2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22-09-30
水利碎石 比较大的|1m³ 1 查看价格 潮连浩江沙石场 广东  佛山市 2015-09-06
水利测功机 (含静校装置) 用于机发动机等动力机械输出功率测试 SG-400|4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7-08
水利测功机 (含静校装置) 用于机发动机等动力机械输出功率测试 SG-50|8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9-22
水利块石 1|1m³ 1 查看价格 潮连浩江沙石场 广东  佛山市 2015-09-0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形象标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统一使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形象标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精神文化

运行机制:开放、协作、流动、竞争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国家计量认证(CMA)、审查认可(CAL)和实验室认可(CNAS、ILAC-MRA)资质授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机构领导常见问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学科建设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显示,研究院设置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8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学、水信息学、水灾害与水安全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学、水信息学、水灾害与水安全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教学建设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有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16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在“十二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水利部行业公益专项等重大课题中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98项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撰写各类科研报告144篇;主编、参编各类标准15项;获得专利48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3件;出版专著14部,在中国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44篇,其中SCI收录74篇,El收录88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3项。

水利所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考虑冠层多维结构的作物群体水碳通量多时空耦合格局定量表征

面上项目

考虑干旱、温度胁迫和作物产量的灌区精量灌溉决策方法与模型

面上项目

基于冠层温度和土壤水分亏缺时空变异的喷灌变量灌溉水分管理方法

面上项目

覆盖滴灌农田水热碳协同调控机制与集成模拟

面上项目

地下滴灌开沟播种技术参数对土壤水热运移和玉米出苗的影响及调控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改进暗管排水下土壤氮磷排放机制与工程调控模式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荣誉表彰

2020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获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优秀党支部。

2021年4月,水利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农村供水室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人员编制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有职工6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23人,高级工程师22人,中级职称12人,技师1人;博士38人,硕士17人;同时聘用流动人员65人,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总数125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文勇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文勇

中国水科院“五型人才计划”人才:韩松俊、于颖多、张宝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英才:白美健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赵翠

北京市科技新星:吴文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下设7个研究室及2个试验试验机构,挂靠机构有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秘书处、中美节水灌溉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

所属科研部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作物高效用水研究室、灌溉技术研究室、灌溉水管理研究室、水土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水利信息化技术研究室

所属试验试验机构:大兴节水灌溉试验站、饮水安全实验室、运城引黄灌溉试验站

1956年,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土壤改良研究所成立,人员来自水利部灌溉总局、留学回国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编制近90人。设有盐碱地改良研究组、灌溉研究组、水文地质队、 土壤队和化验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灌区土壤和水文地质调查、盐碱地排水和种稻改良、农作物灌溉制度试验、地面灌溉技术试验、渠系水利用系数测定等方面。

1959年,由于水利部与电力部合并,水利部灌溉总局划归农业部,全所科研骨干力量一分为二:一半人员归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农田灌溉研究所,另一半留下,水利土壤改良研究所改名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灌溉研究所。研究工作主要结合群众性水利建设项目开展。

1961年,灌溉研究所更名为水利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组和一个水工试验厅。研究工作集中在灌区盐碱地排水改良、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技术、土壤改良区划、渠道防渗和渠系建筑物工程技术(包括室内外模型试验)、北方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及井灌技术、 南方地区鼠道排水试验、室内排水模型试验和渗流理论计算等方面。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研究工作停顿,1969年水利研究所被解散,科研人员下放到各省、区和水利水电建设工地。

1978年,水利研究所在北京恢复。

1980年,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水利研究所。

1984年,水利电力部成立水质研究中心,挂靠在水利研究所。

1988年,水质研究中心独立运行;依托水利研究所自1975年以来开展的滴灌技术研究成果成立了北京燕山滴灌技术开发研究所。

1991年,经水利部科技司批准,在北京大兴建立农业节水灌排试验基地,占地250亩。

1993年6月,水利部批准成立“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该中心挂靠在水利研究所。

199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以水利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于2002年通过科技部验收。之后水利研究所与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并行运作。

2005年8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挂靠在水利研究所。

2006年9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

2011年2月,科学技术部挂牌成立中美节水灌溉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为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机构领导文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格式:pdf

大小:886KB

页数: 40页

评分: 4.7

1 1 附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在用标准目录( 2008 版) 第 1 页 共 35 页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一、国家标准 1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7027-2002 GB/T7027-1986 2002.07.18 2002.12.01 2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0113-2003 GB/T10113-198 8 2003.07.25 2003.12.01 3 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13745-1992 1992.11.01 1993.07.01 4 常用证件代码 GA/T517-2004 2004.09.16 2004.09.16 5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GB/T14885-1994 1994.01.20 1994.09.01 6 国际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GB/T16733-1997 1

立即下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格式:pdf

大小:886KB

页数: 1页

评分: 4.7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固定在岗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级高工10人,高级工程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硕士学位的9人。另有7个流动岗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水文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水资源和水利建设事业,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技术方法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富于创新、团结合作、朝气蓬勃、有竞争力的科技团队,已经成为一支理论水平高,技术全面,实力雄厚的知识型竞争性的科技团队,已经成为中国水资源及水利建设领域中的生力军,是在国内外较有良好信誉的科研机构之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2003年初,该所做为公益性研究所率先开始了申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提出了在水资源领域的科研和咨询服务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与服务一次提交合格率达到95%以上,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的质量目标。该所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向国内外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人才。自成立以来,该所培养了近80位博士、硕士,同时还接纳了国外留学生和进修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研究领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水资源形成演变中的物理、化学及生态过程的基础与应用基础;

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水价格体系与政策、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节水、水资源高效利用、供需预测与供需平衡;

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数字流域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合理调配决策支持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等的研制与开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科研队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的宗旨,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一流水平的研究所。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所共有中高科技技术人员46名,包括院士1名,教授级高工12名,高级工程师23名,工程师8人;其中获博士学位的17人,硕士学位的16人,80%的人员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该所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富于创新精神的业务骨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科研项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同时也承担了大量与有关省、部门协作进行的重大规划研究项目和咨询工作,如“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西北水资源发展战略”等,同时还参加由国家计委、水利部下达的相关论证工作和报告的编写,如塔里木河、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与论证工作、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南水北调工程论证等。此外,水资源还积极参与了相关流域规划及流域规划治理报告的编写,如海河流域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全国防洪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

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为水资源所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该所先后负责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共计10多项,利用世行、亚行、UNDP、UNEP等多渠道资金来源,与英国、瑞典、加拿大、苏丹等国开展水资源开发规划、水行业战略、水行业评价、水资源经济模式、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规划署资助项目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管理、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总体规划;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海南北部水资源开发规划、中国水行业战略研究、中国水行业评价(贵州)、中国水行业费用回收研究;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水行动计划(黄淮海流域)、苏丹水资源规划项目评估、黄河水资源经济模型和中国灌溉农业的强化(二期);中英合作中国水行业发展项目;瑞典政府资助并由中瑞双方专家合作进行的中国水库规划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研究(河南);加拿大CIDA资助的新疆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还派员参加了由中国专家组负责进行的马来西亚里瓦古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国际合作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科研水平,培养了科技骨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在国际水资源咨询领域已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也是水资源所长期致力的一项工作,水资源研究所作为我国开发水资源数据库系统最早的单位,配合国家“七五”至“十五”科技攻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水资源信息库。同时开发研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数据库、全国灌溉面积及灌区数据库、全国防洪规划信息系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水利发展规划信息系统以及全国、流域、省、地、县不同级别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大型数据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投入运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所积极开展数字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水资源合理调配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科研成果

在大量成果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所已出版了专著20部,各类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论坛上发表的40余篇,完成个各类中英文研究报告1200余篇(册)。

水资源所还负责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地区委员会、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全国水资源信息网等五个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日常工作。同时承担具有重大意义的《全国水资源公报》的编辑工作,和在学术界及水利界产生很大影响的《水问题论坛》杂志的编辑工作。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所通过与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长期协作,与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和20多个国家的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进行经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该所已经有一个初具规模的资料室,并建有全国最大的水资源信息库,在河北保定地区建有冉庄水文水资源观测实验站,已运行1年,积累大量野外观测资料。在位于半干旱地区的黄土高原南部的陕西省淳化县建立人工植被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实验站,已正常运转19年,在此开展了“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西部之光”项目等一系列重大(点)研究项目,研究了有关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土壤侵蚀规律、“SPAC”系统水分迁移生理生态模型及调控机理、不同尺度“五水”(大气、地表、土壤、地下和植被)水量平衡要素和水分循环模式等,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植被恢复等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成果获奖

国家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等级

获奖人员

2004

南水北调节水规划要点

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甘泓、汪党献、汪林、许新宜、徐子恺

2004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 浩、陈敏建、何希吾、秦大庸、汪党献、唐克旺、尹明万、王 芳、王 研、甘 泓

2003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王浩、陈敏建、何希吾、秦大庸、汪党献、唐克望、尹明万、王芳、王研、甘泓、 朱延华、李令跃、顾定法、马静、王建华

2003

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空间信息共享应用网络

国家科学技术进行二等奖

陈蓓玉

2003

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司先进集体

贺伟程、马滇珍、卢琼、张象明

2001

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王浩、马滇珍、张象明

1992

中国水资源评价

国家三等奖

1991

黄龙滩水电厂水情测报和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

国家三等奖

1991

水电站群优化补偿调节

国家集体荣誉证书

1990

华北地区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可利用量的研究

国家三等奖

1989

中国水资源利用

国家二等奖

省部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等级

获奖人员

2002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可利用量及其分布研究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应用二等奖

谢新民

2000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研究

部一等奖

马滇珍、王浩、张象明

2000

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

部三等奖

甘泓、李令跃、汪林

2000

华北地区枯季水资源实时预报试点研究

部三等奖

谢新民、李传军

1999

三峡梯级水电站群峰作用优化

部三等奖

1997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研究

部一等奖

1997 年获国家二等奖

1997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综合治理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论文获部三等奖"

1995

授予水资源所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水利部

1995

新疆头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自动测报系统研究

新疆自治区三等奖

1994

承德市武烈河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部三等奖

1993

华北地区及山西能源基地水资源研究

部一等奖

其它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等级

获奖人员

2004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王浩、许新宜、秦大庸

2002

南水北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附件六: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院科学技术应用一等奖

王浩、秦大庸、裴源生、罗琳、王建华、于福亮、陈蓓玉、汪党献

2002

全国灌溉发展“十五”计划及 2010 年规划

院科学技术应用一等奖

裴源生、于福亮、罗琳

2002

基于 RS 技术的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反演研究

院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二等奖

王建华

2002

汛期描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院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三等奖

蒋云钟、赵红莉、韩素华

2001

全国水资源综合数据库空间集成

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蓓玉、朱星明、秦大庸、雷晓辉、赵红莉

2001

利用遥感信息系统进行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关系的研究

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敏建、唐克旺、王研、王芳、王浩、秦大庸、于福亮、蒋云钟、陈蓓玉、韩素华、赵红莉、马静、张云辉、王建华、雷晓辉

2001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院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

王浩、陈敏建、秦大庸、李令跃、汪党献

2001

南水北调工程节水规划要点

院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

甘泓、汪党献、汪林、马静、秦大庸

2001

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研究

院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

甘泓、李令跃、汪党献、韩素华、王研、于福亮、马静

2001

安阳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院科技进步应用二等奖

谢新民、尹明万、唐克旺、李令跃、王芳、马静、甘泓、张春玲、汪党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